誰來拯救簡單粗暴的執行方式?
作為互聯網圈少數不多能有閑工夫更新公眾號的 CEO, @Fenng 馮大輝又發了條小道消息,大意講的是企業管理和公共事務管理方面的簡單粗暴執行問題。轉眼畢業也快半年了,在體制內部日復一日的工作也讓我對文章中的一些問題產生了許多共鳴,不妨和大家一起談談其中的一些感悟。
記得上政府預算這門課時,老師引用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德曼曾說過的一句話:
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最為經濟;花自己的錢給別人辦事,最有效率;花別人的錢為自己辦事,最為浪費;花別人的錢為別人辦事,最不負責任。
我覺得這句話可謂道出了公共管理方面的根本矛盾,政府行為很大程度上就屬於後者的範疇,在效率上存在先天不足。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不能指望政府買到的東西,比你自己在淘寶上比價半天買到的東西還要便宜,這是不現實的,因為政府是花別人的前為別人辦事,這不是政府的長處。如果沒有合理的制度設計,矛盾就很容易激化。當然,世界各國的政府一直在改進這一問題。從某種意義上,我國政府已經不完全是規則的制度者,還是遊戲的積极參与者,通過私有化和參股,政府利益與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愈發深度地捆綁在一起。
另一個矛盾,則是體制的新陳代謝問題。一切問題,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上述所說的矛盾,倘若有了人的智慧也一定能得到改善,反之,再好的一鍋湯也容易被煮壞。體制的另一個明顯的特性,是它的新陳代謝較慢。我們單位的平均年齡將近40歲,領導歲數都偏大。雖然我無法得出論斷,表明年齡和思維方面的質量的絕對相關,但是和老一輩談話,你能夠明顯地感受到他們在一些問題上的思維和處事方式的差異,而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許多判斷都得緊跟時代。最明顯的反映,莫過於許多學習任務上,老一輩由於體力和基礎較差,許多標準在執行上都只能下降一級。
要想在公共事務上達到精細管理,一個是動機,另一個是能力,上述兩個矛盾分別闡述了政府在改革過程中所面對的挑戰,絕非如大家想的那樣輕鬆。沒有什麼簡單的理論能夠解決這些難題,唯有日復一日的適應、接受與改進才能破解這些難題。當然,還需要我們這些獻身到公共事務的年輕人不斷的與各種困難作思想上的纏鬥,才有可能迎來真正令人民滿意的政府。
政府內部有人在休息、在偷懶,外部就會有人受煎熬,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權利與義務的平衡不論何時對於關係的雙方都是很重要的。
推薦閱讀:
※大清朝廷做過哪些溫暖人心卻又鮮為人知之事?
※香港警務處長到底是什麼級別?
※將不動產納入增值稅抵扣範圍,對地方政府和經濟實體意味著什麼?
※愛國是不是只聽政府的話?
※「大樹底下好乘涼」:中國的政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