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品牌其實無處不在,卻往往被人忽視

(1)

這周連續七個晚上,我跟一些學生講個人品牌,其中大部分學生都是二三本大學的,作為過來人,我非常希望能夠通過做個人品牌來幫助到他們。

大學生就業的壓力,我在此就不用老生常談了,而其中絕大部份人不被錄用,並不是因為能力,而是由於學歷問題,簡歷直接被電腦過濾掉,壓根不會呈現到面試官的眼前。

那些普通高校里,本就能力不行者,我在此也就不表了,畢竟沒人能夠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但那些具備不錯能力的學生,卻受限於學校的層次不高,就非常可惜了。

而個人品牌的效用,在此就可以很好的顯現出來,通過當下各種社交媒體,優秀的學生,有渠道將自己的能力展現在企業管理者面前,最終被錄取進入。

職場人士也是如此,有些人五年、十年工作經驗,還在擔心被老闆fire掉,但有些人工作三年就被獵頭追著跑。

這其中能力當然是核心,可我們也需要將自己的能力展現於人前,這就是職場里的個人品牌了。

(2)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名人才有所謂的品牌,這是一個特別大的錯誤。

其實我們每人無時無刻的都在透露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條微信朋友圈,一條微博,或是一條空間說說,這些無意識的流量,都是品牌露出。

而將個人品牌換個生活點說法,那就是希望別人認為我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我們展現自己的方式,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寫作,另一種是演講(或是叫公開分享),通過分享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

正如企業佔領用戶心智,需要造出一個細分類目,並且使用長期的廣告,如聽到香飄飄,大多人會聯想到小餓小困,這無疑給奶茶增加了更多的飲用場景。還比如腦白金,在前幾年成為了春節給老人拜年,攜帶禮物之首選。

我們做個人品牌,也需要找到個人的定位,並且進行長時間的輸出。而這裡的技巧是通過多個標籤,讓自己定位到足夠小的一個點上,這樣你將很容易的脫穎而出。

請記住,做個人品牌,很重要的就是先輸出價值,並且輸出的價值要盡量稀缺、有用、惠及更多的人數

(3)

有人質疑我們不應該刻意做個人品牌,更應注意內在能力的提升

這句話,我認為只有一半是對的,那就是後半句。

首先,當下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互聯網時代,我們需要讓自己儘可能的被他人給檢索到,這才不會錯失機會。

其次,做個人品牌的基礎是學會表現自己,但更為重要的是讓自己匹配的上對外打出去的品牌。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成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這就反過來逼著我們去進化自己。

一個做個人品牌的人,會去保護自己的品牌,因此不會讓自己輕易犯錯。打造一個品牌千辛萬苦,但是想要毀掉一個品牌,不過是一個剎那的瞬間。

昨天我看吳曉波老師回顧我國近十年經濟大事件,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讓三鹿集團直接倒閉清算。企業尚且如此,娛樂、創業圈的那些人物,名聲一毀,則東山再起難。

所以做個人品牌的過程,實則是逼著自己更加優秀

(4)

正如微信公眾平台界面的那句話,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我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決定著他人如何看待我們。

當下,再談個人隱私實則有些可笑,我們的各種數據,早已被有心之人能夠隨意獲取。想著遮蔽隱瞞,還不如更加坦然面對,勇於將自己展現於人前。

最後我以微信舉例,說下在社交媒體上的五點注意事項

1.盡量將頭像、昵稱換成自己本人真實的,尤其是那些昵稱裡面帶有電話號碼or首字母為A的,基本不是微商就是推銷的。(做微商沒問題,但要找方法,不要做的那麼low)

2.使用微信的時候,儘可能的用文字輸入,少用語音,文字是方便他人閱讀,而語音不過是方便自己,做人別太自私。

3.千萬別群發一些無意義的騷擾信息,尤其是什麼清殭屍粉的,好友又沒到5002人,不知道為什麼要作。如果真的想作,花個兩三塊錢,就可以購買到不騷擾好友的清粉服務。

4.不要在不打招呼的情況下,就把相互陌生的人拉微信群;慎用語音和視頻請求,請先跟對方確認當下時間、環境,是否均允許。

5.發起話題聊天時,請不要只是問一句,在不在?問完後,可以直接說具體的事情。尤其是在回復「在」了之後,對方卻沒了後續,這是最讓人討厭的。

-作者-

孫凌,某上市公司校園&海外事業部執行總監,終身學習者,曾連續創業獲得多輪融資,以創業心態去生活。


推薦閱讀:

Evernote 省流量嗎?
北京移動4G套餐大變動哦~
說說大佬們那麼關注的「用戶池打法」到底是怎麼回事
做用戶增長/增長黑客的同學,請拜這個神.

TAG:個人品牌 | 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