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重啟是解決系統問題的萬金油
飛機這種交通工具總是要比其他交通工具多很多繁榮紛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包括機場安檢、起飛降落前的關掉電子設備、調正座椅和桌板和打開遮光板,似乎顯得尤為多餘,因為是來自空姐的提醒和安撫,所以也不至於讓人心中煩躁,這恐怕也是需要空姐顏值較高的緣故。
機場安檢在不同國家不同機場,檢查的措施也不同,同一個機場,可能這次檢查只要過行李箱,下次堅持擦可能就要脫外套皮帶,相比國內的機場安檢,美國機場安檢還要拖鞋,所以沒有一雙臭腳在美國顯得尤為重要。
花樣繁多的安檢措施,或是防止重蹈覆轍,或是防止潛在風險,比如根據民航總局規定,嚴禁攜帶三星Note7手機登機……
1955年,11月1日下午6點52分,美聯航629號航班從丹佛的斯泰普爾頓機場起飛,11分鐘後飛機在科羅拉多州朗蒙特農場上空發生爆炸,造成至少44名乘客遇難。飛機殘骸後來被放置在丹佛一家倉庫中。
弄出這個大新聞的是一個叫Jack Gilbert Graham的男子,他在自己母親的行李箱中放置了炸彈,只為獲取他老母37,500美金的人身保險賠償。
這是第一起確認的針對美國商業航班的襲擊事件,在此之前商業航班都沒有什麼安全控制措施,能否安全到達目的地一靠飛行員水平到不到家,二靠乘客心裡想不想到家。
這件事件之後航空業的安全措施才逐漸誕生,當時的措施有兩點:一是行李箱檢查,二是在航班上布置航班執法人員。
1970年的道森機場劫機事件(KB分子帶槍了)後,機場安檢增加了金屬探測門;
1988年的洛克比空難(KB分子沒登機,在託運行李中放炸彈了)後,機場安檢增加了對託運行李的X光掃描;
2001年12月21日,一個叫Richard Reid的人將炸彈放置在鞋裡,企圖在巴黎飛往邁阿密的美國航空63次航班上引爆,但由於衣衫不整被盤問,和巴黎天氣潮濕以及自己的汗腳,導致火柴無法點燃藏在鞋裡的引信,以失敗告終。之後機場安檢增加了脫鞋的步驟;
2006年,一起跨大西洋航機KB襲擊陰謀被英國警方挫敗,KB分子企圖用一次性相機的乾電池引爆隱形眼鏡清潔液裝液體爆炸物,後來機場安檢增加了禁止攜帶100ML以上的液體的規定。
此外,把相機、電腦拿出單獨安檢,是為了X光掃描時避免電路板影響識別其他行李中的危險物品;起飛降落前調正座椅、收起桌板和打開遮光板,是為了期間發生以外時能夠讓乘客即時發現,並意外發生時不會因座椅和桌板影響內側乘客逃離(乘坐高鐵上也是一個道理)。
至於關閉電子設備,西雅圖某飛行學院首席飛行員John Fiscus在Quora上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大意是:
帶有Wifi功能的電子設備在開啟時會在飛行耳機中聽到刺耳的聲音,導致無法聽清地面塔台的指令。雖然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在2011年根據75起電子干擾事件的報告顯示,當機組人員要求乘客關閉電子設備後,干擾現象即消失。John同時認為這種干擾是由於老飛機沒有安裝屏蔽裝置或新飛機沒有正確安裝屏蔽裝置所致,甚至是正確安裝屏蔽裝置無法屏蔽新技術的干擾,比如iPhone4會影響飛機的G1000系統。
另一個原因是在飛機上使用電子設備會分散乘客注意力,導致聽不到或忽視機艙廣播。
空姐們不必花費大量時間向乘客解釋這些安檢措施和注意事項,為了大家的安全照做就是了。同理,多數系統問題不必花費大量時間研究這些問題是怎麼來的,為了自己的時間照做就是了——就像下面這樣。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邊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