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百寧 | 如何擁有「把握本質」的強大能力?

大千世界,紛繁複雜。世間萬物,變化多端。

  • 千百年來,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不斷地探索真相。每時每刻,也在被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問題所困擾著。

    物理學中,研究者在不斷思索,為什麼水往低處流,東西丟掉後會往地上掉,而不會「掉到空中」?為什麼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所有這些地上、天上的現象背後,是否有關聯?
  • 工廠里,一台機器出故障停機。工作人員查看原因後,發現是保險絲燒斷了。於是立即更換保險絲,但沒多久,同樣的故障又出現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只有掙大錢才是成功的人生」。於是,在辛苦打拚的歲月里,整日嫉妒富人,患得患失、鬱鬱寡歡。即使有一天他發財了,也發現有錢的生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那如何才能擁有美好的人生?
  • 職場上,有的人進入任何一個全新領域,三兩年就能成為專家;到一個新的公司和單位,幾個月就能脫穎而出。相比之下,很多人默默耕耘十年八載,還是菜鳥一隻。人與人之間,為何有這麼大的差異?
  • 營銷中,在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很多企業以為自己掌握了「互聯網思維」,於是起早貪黑、風風火火地做海報、借勢營銷,動員全部員工發朋友圈。但忙完之後,卻發現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 ...

所有這一切困擾、苦惱、差異背後的原因,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是否掌握本質」。

所謂本質,在詞典上是這樣定義的:

本質,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

事物的本質是隱蔽的,是通過現象來表現的,不能用簡單的直觀去認識,必須透過現象掌握本質。

可見,本質的確很重要,而且隱藏得很深。

因此,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道理似乎都懂,說起來很簡單,但現實是,大部分人並沒有這樣的能力,甚至是,人們通常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沒有掌握本質。

那怎麼才能知道,我們自己是否掌握了本質?如果沒有的話,那如何才能擁有直達本質的思維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下這個重要的話題。

沒有找到本質的表現

1、對遇到的問題只有淺層次思考,即思維深度只有一兩層。

比如,在前面工廠的例子中,當發現機器停機是保險絲熔斷引起的,就認為自己找到了故障原因。

於是,簡單更換保險絲了事,殊不知深層次的問題是"潤滑泵沒有過濾網,混入雜質導致潤滑泵失靈」。機器則是因為潤滑不足而過載,從而熔斷保險絲引發停機的。

所以,解決問題的方法是為潤滑泵加裝過濾網,而並非是更換保險絲。

再比如,我在舊文 《以「滴滴車票」,談談產品的「需求、體驗和自傳播」》中談到的老人打車需求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大部分人的思維只有一層。即,一聽到滴滴新出了個「車票」的產品可以「不用下載App、註冊帳號、付款就能方便地打車」,便得出或者認可「這個產品非常適合老人打車」的結論。

殊不知,這個問題的背後,還有「老年人出行路線固定、生活節儉不願意/不需要打車」等用戶需求問題,以及「以當前的車票產品設計很難實際操作」等深層次的問題。

2、把表象當成本質,把手段當成目的。

如今,各種借勢營銷、朋友圈營銷可謂婦孺皆知、鋪天蓋地。

這並沒有錯,但問題在於,這只是表象,只是手段,而很多人卻把這個表象和手段當成了本質和目的。

如果把握了做品牌營銷的本質是「將差異化的品牌信息通過合適的渠道傳遞給潛在客戶」,那麼你就能發現錯誤所在。

  • 差異化的品牌信息:如果每次都是PS一張毫無創意的「粽子、滿月」圖,寫上「端午節/中秋節快樂」、加上品牌角標就發出去,這並不是在傳達什麼「品牌信息」,更談不上「差異化」。
  • 觸達潛在客戶:如果你的潛在客戶並不在你的朋友圈裡,那整天發那些爛大街的海報圖,只能是擾民,毫無價值。在這一點上,很多企業都不如那些做「安溪鐵觀音、XX補水面膜」的微商們——儘管他們發到朋友圈的營銷圖片粗製濫造、沒有創意,但他們卻知道「觸達潛在客戶」的道理。因此,他們會冒充美女,不斷瘋狂地加好友,這其實是在「導入潛在客戶」。

找到本質是怎樣一種體驗?所謂的本質有什麼特徵?

下面,我們從本質的「表述、時效以及深度」等三個方面,來談談本質的特徵。

1、在表述上,本質是簡單的,而不是複雜的

愛因斯坦有這樣一句名言,「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如果不能言簡意賅地闡述,那說明你理解得不夠深入)」。

這句話高屋建瓴、充滿智慧,簡單而有力地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相反,如果某些所謂的大咖、專家,終日都是滿口晦澀難懂的術語,那說明他自己就沒有搞懂。

具體來說,這個能否「言簡意賅地闡述」,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文字描述(一句話說清)、一種是圖表展現(一張圖講透)。

a、一句話說清

無論是多麼複雜的事物,都可以也應該用一句通俗的話來闡述和解釋。

水往低處流、蘋果往地上掉、日月星辰、斗轉星移,所有這一切現象,都可以用簡單的「萬有引力」來統一地、完美地解釋。

無論是新潮的借勢營銷、事件營銷、新媒體營銷,還是傳統的線下活動、硬廣投放,其本質都是「將差異化的品牌信息通過合適的渠道傳遞給潛在客戶」。

要做到「一句話說清」,一方面,需要不斷去翻經典著作,反覆揣摩關鍵術語的概念和定義,這樣有助於深刻地理解本質。

另外一方面,如果遇到的是新問題,經典理論並沒有涵蓋,比如「如何打造刷屏H5」,則需要總結和分析,從而接近本質。

簡單地說,如果你把這一兩年來達到刷屏效果的所有H5列出來,分析每個H5成功的原因。然後,將同樣的原因歸納合併,就能找到某些共性和本質——即要麼模擬出眼前一亮的場景(天貓穿越宇宙的邀請函、模擬來電/視頻通話/微信聊天/朋友圈場景),要麼引入非常有趣的互動(「1步1步看清韓寒」的打字機效果、穿上軍裝的互動)。

b、一張圖講透

眾所周知,一圖勝千言。

圖形、圖像既是直觀易懂、包含信息量大的表達方式,也是釐清迷霧、探索本質的思維方式。既是思維的結果,也是過程。

常見的圖形思維,包括「金字塔」和「四象限」模型

前者適用於表達具備層次、層級關係的概念,後者適合於用某些維度將複雜的事物進行分類,找到重點。

金字塔模型:用金字塔的形式,將問題分解成層次。

比如,大家熟知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就用包含五個層級的金字塔模型,將人類多樣的需求總結得很透徹。

四象限模型:對於任何問題,都可以挑選兩個重要的維度,用四個象限的形式,將其分成四類。

比如,時間管理四象限。在這個模型當中,用「重要度、緊急度」兩個維度,就將每天要做的各種事務做了分類。從而有助於找到工作效率低、時間不夠用的根源,抓住工作重點,實現有效的時間管理。

再如,波士頓矩陣。這個模型,用「市場佔有率、增長率」兩個維度,來分析各種不同類型企業的產品業務結構。

2、時效上,本質是永恆的,而不是暫時的

本質往往與具體時代、社會條件、科技水平無關。

比如,人生的本質意義是追求快樂。這個本質就與社會發展水平無關,無論是古代、近代和現代社會,均是如此。

前面提到,品牌營銷的本質是「將差異化的品牌信息通過合適的渠道傳遞給潛在客戶」,無論是報紙廣告、電視廣告盛行的時代,還是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主宰或流行的今天,都不會變。如果你違背了這個本質,不管你採用的是哪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做營銷,那都是錯誤和徒勞的。

同樣,營銷人常說的「洞察」就是對人性的理解,這才是本質的東西,這也是與時代和外界因素無關的。

再比如,所謂真正的好書,就是那些探究到本質問題的好書。

諸如孫子兵法、論語、資治通鑒之類的大作,都能經受住千百年歷史的洗禮。這些思想之所以流傳至今,那是因為其觸達了本質,因而對於各個時代和領域的問題,都有指導意義。

3、深度上,本質是終極的,而不是中間的

保險絲熔斷是機器停機淺層次原因,而不是本質原因。

朋友圈營銷只是營銷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掙錢是獲得幸福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終極目的。

那麼,如何才能抓住本質?

首先,我們要有「本質意識」。

即,針對各種重要的問題,都要先問自己,我真的掌握了本質嗎?

如果是「自我感覺良好或者懵懵懂懂、馬馬虎虎」,這都不可取,而要按照上述「掌握本質的表現和標準」來仔細界定。

如果明確感覺到自己並沒有掌握本質,那就需要去探索。

具體包括「五個為什麼、一句話說清、一張圖講透」等三種方法。

用「五個為什麼」刨根問底

「五個為什麼」方法,最初是由日本發明家豐田佐吉提出。後來,豐田汽車公司在發展完善其製造方法學的過程之中加以採用。

對於文首提到的「機器停機」的根源,通過連問「五個為什麼」,就能找到「潤滑泵沒有濾網」這個本質原因。

Q1:為什麼機器停了? A1:因為機器超載,保險絲燒斷了。

Q2:為什麼機器會超載?A2:因為軸承的潤滑不足。

Q3:為什麼軸承會潤滑不足? A3:因為潤滑泵失靈了。

Q4:為什麼潤滑泵會失靈?A4:因為它的輪軸耗損了。

Q5:為什麼潤滑泵的輪軸會耗損?A5:因為雜質跑到裡面去了。

「五個為什麼」這個方法簡單而有效,是發現真相、找到本質的好方法。

嘗試「一句話說清」

對於任何複雜的問題,如果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撥開迷霧穿透表象、對核心進行描述,則說明我們還沒有掌握本質。

比如,對於一個產品的定位或者一個營銷策劃的創意來說,都是如此。如果不能「一句話能說清、一聽就感興趣」,那這個產品或營銷八成要失敗。

詳見舊文:產品定位:你是釘子,還是棒槌?

嘗試「一張圖講透」

遇到任何複雜問題,除了「一句話說清」,還可以嘗試用金字塔、四象限等簡單而有效的模型來分析。

前面提到的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時間管理模型和波士頓矩陣」,都是金字塔、四象限模型的典型應用。

不僅是那些專家學者和機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使用這樣的模型來分析問題、逼近本質。

比如,我在研究自傳播時,就用這兩種模型對產品、營銷和自傳播等問題將進行了分析,得到了「營銷金字塔模型和產品金字塔模型」。

這兩個模型,既能幫助我們看清紛繁複雜的產品和營銷實踐/方法論,也指明產品和營銷人的職業發展方向。

結語

本質掩藏在層層的表象之下,尋找本質的過程是艱辛的,需要智慧的。

然而,一旦掌握了本質,你就找到了終極目標,就會豁然開朗。你的思維和判斷,就會比其他人高出很多。當遇到問題時,就能做到迎刃而解。在職業生涯中,也能迅速成長,甚至一騎絕塵。

因此,無論做什麼行業,什麼崗位,都要有本質意識——時刻反問自己,是否掌握了本質。

比如,我們做了幾年的產品/運營/市場/人力/財務等工作,真的掌握了這項工作的本質嗎?

如果沒有,那就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在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去努力搞清楚本質。本質就是目標,如果我們不了解該工作的真正目標,那每天在忙什麼呢?

掌握本質的方法:

  • 連問「五個為什麼」,來不斷逼近真相,找到本質;
  • 嘗試「一句話說清、一張圖講透(金字塔和四象限)」。這既適用於對某個學科、行業和崗位的本質進行探索,也適用於對閱讀一本書、一篇深度文章的總結。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即使我們很厲害、很慶幸,已經掌握了某個問題的本質,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也經常會出現偏離本質和目標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有經常總結、反思的習慣,看看過去一段時間的實踐是否「跑偏」。

Ok,現在想想,你掌握本質了嗎?

=====

關於作者:朱百寧(微信公眾號:自傳播實驗室),前百度品牌總監,著有《自傳播》一書,現為多家知名企業培訓導師及品牌顧問。


推薦閱讀:

呂生榮:財商思維
如何像高手一樣思考,擊敗99%的同齡人?
[德州撲克]有效加註的考慮
以自我中心的人,將困於人生最大的陷阱

TAG:本質 | 產品經理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