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反應了什麼社會現象?

這是一部讓人心酸心悸的電影。

二戰時期,軸心國佔領了西西里,伴隨著盟國的節節勝利,最終美國部隊開進,軸心國敗退。

一個美麗動人的瑪蓮娜,丈夫在前線參戰,隨著他的戰死,被整個西西里覬覦的瑪蓮娜步步淪落,成為妓女,在勝利日被積怨已久的女人們殘暴的圍毆,不得不出走他鄉。

一個青春懵懂的少年,性的悸動,身體的誘惑,對瑪蓮娜的愛與恨。隨著成長的結束,瑪蓮娜成為他成人的印跡,不僅僅是身體上,更是情感與理智。

當丈夫死去的噩耗傳來,當鑰匙再不能打開親情之門,當少年初次召妓,當瑪蓮娜被男人們當作消遣,被女人們嫉妒毆打,她失去了一切,她遭到了背叛,沒有了依靠和支柱,像柳絮在風中搖擺不定,像浮萍於水中起伏,漂泊無依。

一切都有存在的理由:她太美麗,是性感的化身,是完美的夢中情人。

當丈夫死去,她沒有了強有力的社會符號的庇護,當父親離去,她徹底成為了社會的弱者。

男人們想佔有她,就像動物中的雄性佔有美麗的雌性,以此來宣示自己的強大,滿足生理的欲求。不齒的是,他們卻不能對她提供實際的庇護,因為社會道德的制約。

女人們嫉恨她,因為皮囊對男人們的吸引影響到了她們的家庭,她們的切身利益。戰爭給了她們一個崇高的借口,她是陪德國人睡覺的妓女,是賣國賊。

社會道德把她禁錮在一個不道德的位置,因為她的美麗,雖然她不能選擇,這是原罪。

當整個環境都蜂擁而至,個人意志就不存在了,因為人是社會的群體,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誰都不願意被看成異類,而被孤立。

可笑的是,她的丈夫沒有戰死,不過失去了一條臂膀,活著回來,尋找已經去往異國的她。她的苟且往事給他帶來了恥辱。

但是,他不是一個庸俗的男人,原來上帝始終沒有拋棄她,給了她一個再次新生的機會。

當他尋回了她,他們溫順卻驕傲的走在西西里的街頭,女人們再次承認了她,紛紛討好般的問候示好。

多麼諷刺,可憐又可笑。她依舊美麗,卻不再張揚,但是她的心千瘡百孔,歷經滄桑。

人心是醜惡卑劣又崇高美好的東西,所謂紳士所謂美麗所謂善良所謂愛情所謂青春。

「多少人愛過你曇花一現的身影,

愛過你的美貌,以虛偽或真情,

惟獨一人曾愛你那朝聖者的心,

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


推薦閱讀:

羅爾事件會影響互聯網慈善的信任度嗎?
當懂得反省。
看到的那些字(三)
不喝酒的人在中國的人際交往中有哪些困難?
【辯論】18歲獨生子被逼相親報警是不是小題大做?

TAG:社會 | 社會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