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更幸福?

一個能讓人感受到幸福的家庭,如同溫暖的港灣,無論我們走到哪裡,在做什麼,抑或遇到了多大的困難,在心底都會有「家」的支持,正因如此,才會所向披靡、勇往直前。可如果連家,都不能讓人感受到幸福呢?

1、好家庭:積極的對話,有效的溝通;壞家庭:消極的對話,溝通不順暢

好好說話,到底有多重要?積極的語言讓人如沐春光,時刻洋溢在幸福的海洋中。而消極的語言,讓人如墜冰窟,時刻臨身於無邊的黑暗裡。然而總有那樣一些人,他們的眼中全是別人的缺點,社會的醜惡,你從他的嘴裡感受不到世間的美好。每天聽著這樣的話,著實是一種摧殘和折磨。

語言能愛人,也能傷人,願我們做父母的學會好好說話,不要實施軟暴力,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也不要讓孩子周身負能量爆棚。

2、好家庭:感到安全和舒適;壞家庭:感到緊張和害怕

家是人們心底最柔軟的港灣,是當全世界都拋棄你的時候,他依然選擇相信你,支持你的避難所。

可我曾見過一個整天看父母臉色行事的孩子。一個孩子天真爛漫,淘氣搗蛋是他的天性,如果連在家裡都不能放任自己的本性,他活的該有多壓抑。

我們提倡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我們更反對壓抑孩子的天性。家就是要讓孩子覺得安全和舒適,家就是要讓孩子覺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3、好家庭:很多讚美表揚;壞家庭:太多批評指責

不要再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要用「亮點法則」,你越表揚孩子的長處,他會讓長處更長。養育孩子,我們應該「揚長避短」,而不是費盡心力的去幫孩子改正缺點,這樣的人生吃力而不討好。倒不如,緊著孩子的天性,讓長處更耀眼,讓短處不至於阻礙長處的發展就好。

你想要什麼,你就表揚什麼。相反,過多的指責,就會把孩子變成你最不想成為的樣子。養孩子,不要太挑剔,要珍惜,老天賜給你的那個獨一無二的寶!

4、好家庭:經常表達愛;壞家庭:把愛藏起來

孩子是很單純的,他們往往會更相信那些你說出來的東西。當你說「我不愛你了」,「我不要你了」時,他們會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相反,當你不停地說「我愛你」的時候,他們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美好的。

不是所有的「我是為你好」,都是對方想要的好。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愛,而不是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這樣孩子是不知道你愛他的。

當一個孩子感受不到愛時,很多問題就出來了。

5、好家庭:教育孩子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傳;壞家庭:用怒吼、大呼小叫的粗暴方式管教孩子

教育的極致是影響教育。身教總是大於言傳,孩子的很多行為就是大人的一面鏡子,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時,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不要怒吼,咆哮,甚至打罵孩子。最難改變的是自己,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你變了,孩子跟著就變了。

6、好家庭:父母傾注時間,給孩子高質量陪伴;壞家庭:很少互動

沒有真心的陪伴,哪來的親密無間?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日子也就這幾年而已,等過了這個時間段,你想陪孩子,也不一定能把人家叫到跟前。

如果你能活到80歲,算算能夠陪手機的日子還要50年,可孩子又願意我們陪伴他幾年呢?

高質量的陪伴,能夠治癒孩子的很多行為問題,因為孩子需要積極關注和愛。

7、好家庭:公開談論自己的感受;壞家庭:感受和想法不能表達

都什麼年代了,別再想著成為權威式的家長。不是你說的都是對的,不是你認為的我是為你好,就是真的好。

真正的愛,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你期望孩子有主見、在課堂上敢於積極發言、能夠表達自我、成就自我,可你卻不願意讓孩子能夠按自己的想法來,時刻想著控制他,壓制他,這怎麼能行呢?

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是個獨立的個體。請允許孩子成為他自己,讓他變得有主見,有自我意識。

8、好家庭:鼓勵為主;壞家庭:懲罰為主

我們是父母,不是警察。只顧著懲罰別人的錯誤,卻看不到人家沒有違規的那些行為。

想要什麼,就鼓勵什麼,你的鼓勵能夠讓孩子的好行為變成好習慣。相反,你的懲罰,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從而真正做不好這件事。

正所謂關注什麼,你將獲得什麼。所以孩子試著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吧,而不是盯著缺點一味地想著去懲罰。

什麼樣的家庭造就什麼樣的孩子,原生家庭影響著孩子的一生,甚至會影響著孩子以後當父母的模式。

真正的愛,是要讓孩子感受到幸福,愛需要大聲說出來,更需要能夠讓對方感覺得到。

沐浴在愛中的孩子,是積極的,陽光的,充滿力量的,有足夠的安全感的。幸福就是能夠感受到愛!



推薦閱讀:

那些含著奢侈品出生的明星小孩啊,嚇得我不敢生小孩
【溝通技巧】親子溝通:如何讓孩子願意和你溝通
39歲,老公剛查出癌症,結婚多年也沒要孩子,現在是不是該要個孩子?
文藝老油條們的狂歡:「有本事沖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