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圍繞荊州的勾心鬥角

一部三國,浩浩蕩蕩,最精彩的是哪部分?

以我個人的口味,以為是赤壁之戰以後、夷陵之戰以前的故事。這段時期內,曹操窺視江南欲雪前恥,孫劉聯盟利益糾紛開始破裂,三方誰都不信任誰,誰都想損人利己,誰都希望其他兩家相鬥而自己坐收漁利,所以明爭暗奪,所以勾心鬥角,所以各逞智術,於是天下漸呈鼎足三分之勢。

在這些故事中,尤其以發生在荊州的故事最精彩。

為什麼三方都要逐鹿荊州?荊州是戰略要地,對曹操來說這裡是南下基地,對孫權來說這裡是長江天險的上游門戶,對劉備來說這裡是實現實現隆中對戰略的根據地。所以說,荊州是三國地理之眼,安能不爭?


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之後,吳國想要重整人馬,復奪荊州,但又怕曹操乘虛來攻,這時孫權採納了顧雍的計謀。

顧雍:許都豈無細作在此?若知孫、劉不睦,操必使人勾結劉備。備懼東吳,必投曹操。若是,則江南何日得安?為今之計,莫若使人赴許都,表劉備為荊州牧。曹操知之,則懼而不敢加兵於東南。且使劉備不恨於主公。然後使心腹用反間之計,令曹、劉相攻,吾乘隙而圖之,斯為得耳。

華歆出使魏國,當時銅雀台竣工不久,曹操在此設宴、比武、演講,還準備寫詩,正在其下筆之時,忽報:東吳使華歆表奏劉備為荊州牧,孫權以妹嫁劉備,漢上九郡大半已屬備矣。操聞之,手腳慌亂,投筆於地。程昱卻看穿了吳國的詭計。

程昱:丞相在萬軍之中,矢石交攻之際,未嘗動心;今聞劉備得了荊州,何故如此失驚?

曹操:劉備,人中之龍也,生平未嘗得水。今得荊州,是困龍入海矣。孤安得不動心哉!

程昱:丞相知華歆來意否?

曹操:未知。

程昱:孫權本忌劉備欲以兵攻之;但恐丞相乘虛而擊,故令華歆為使,表薦劉備,乃安備之心,以塞丞相之望耳

曹操(點頭):是也。

程昱:某有一計,使孫、劉自相吞併,丞相乘間圖之,一鼓而二敵俱破——東吳所倚者,周瑜也。丞相今表奏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留華歆在朝重用之;瑜必自與劉備為仇敵矣。我乘其相併而圖之,不亦善乎?

程昱使用的就是二虎競食之計(荀彧曾用過),可卻被孔明一眼識破。

諸葛亮:孫權表主公為荊州牧,此是懼曹操之計。操封周瑜為南郡太守,此欲令我兩家自相吞併,他好於中取事也

魯肅去討荊州未果,周瑜想出了假道伐虢之計,要為劉備攻取西川。這當然難逃孔明的法眼。

諸葛亮: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虛名西川,實取荊州。等主公出城勞軍,乘勢拿下,殺入城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也。

蜀國將計就計,誘敵深入,於是三氣周瑜。


周瑜死後,魯肅接任大都督,邀請駐守荊州的關羽來付鴻門宴,但被關羽單刀赴會戲耍一番。魯肅死後,呂蒙繼任。當時關羽雖然離開荊州北上攻打樊城,但已在江邊築起密集的烽火台並嚴加防範,他尋思無計,擔心孫權施加壓力,於是託病不出。

只有陸遜洞察到了呂蒙是詐病,他給呂蒙帶去了藥方。

陸遜:雲長倚恃英雄,自料無敵,所慮者惟將軍耳。將軍乘此機會,託疾辭職,以陸口之任讓之他人,使他人卑辭讚美關公,以驕其心,彼必盡撤荊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荊州無備,用一旅之師,別出奇計以襲之,則荊州在掌握之中矣。

這是一個精巧的雙層陰謀,可謂外恭而內詭。識破外層尚且不易,遑論隱藏更深的內層。在我看來,這恐怕是三國中最為詭譎最為隱蔽的陰謀了,也直接影響了三國的歷史進程。

呂蒙繼續裝病,陸遜代替了他的職位,兩人一個在明一個在暗,一個幣重言甘一個白衣渡江。

這個詭計的前提是,曹仁要死守樊城,拖住關羽。其實當劉備奪取漢中自立為王的時候,魏吳就開始勾結了。這就是三國的規律:當一方過於強大時,另外兩方就會聯手制衡這一方。在呂蒙白衣渡江之前,孫權寫信給曹操讓他出兵夾攻關羽,而且叮囑不要泄露機密。這封信當然對對孫權十分有利,曹操會按照他說的來做嗎?曹操最終只做了一半,因為他採納了主簿董昭的建議。

董昭:今樊城被困,引頸望救,不如令人將書射入樊城,以寬軍心;且使關公知東吳將襲荊州。彼恐荊州有失,必速退兵,卻令徐晃乘勢掩殺,可獲全功

董昭在三國不算熱點人物,但他這一招卻非常老辣。泄露吳國最高軍事機密,可以極大地振奮樊城內低落的士氣,同時惑亂關羽軍心,甚至直接在心理上擊潰對方,等對方撤退時乘勢掩殺,可謂不戰而屈人之兵。此外,還可能給孫權製造麻煩,讓吳蜀在荊州儘可能地相殘,以待魏國渾水摸魚。

最終,關羽進退失據,敗走麥城。值得一提的是,關羽派廖化向劉封請求援兵,劉封因為關羽以前的一句刻薄之言而作壁上觀。從此,吳國復奪荊州,全據長江。


以上這些計謀,都極為勾心鬥角,把三方玩家能牽扯了進來。

顧雍,程昱,諸葛亮,周瑜,呂蒙,陸遜,董昭……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關羽失荊州以後,三國的星空就逐漸開始黯淡了。關羽死後不久,呂蒙和曹操緊接著掛了。劉備因失去荊州發動了夷陵之戰,張飛和他也先後死去。從此,蜀國進入了諸葛時代,吳蜀重新和好,主要戲份就是諸葛亮悲壯北伐,六出祁山,和司馬懿鬥法,這期間吳國徹底淪為配角。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後,精彩的看點就少得可憐了……

PS:以上原文引用出自毛本《三國演義》第56、75、76回。


推薦閱讀:

」佛系青年「後評
《論語》鉤沉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待四(失蹤)
子不語 - 第五節·杜康私語

TAG: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