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十年前,看看當時吃過的那些零食,依然津津有味記憶猶新!

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共和國剛剛成立不久,多年戰亂加上落後的生產方式,百姓缺吃少穿,糊口成了一大社會問題。那時,我剛好上小學,雖然沒有現代孩子的口福,但孩時吃過的那些零食,嚼著津津有味,如今依然記憶猶新。圖片中顯示的是當年集體挖井取水的情景。

喝井水,看似不貼題,但水是生活之源,那個年代我們吃的都是地下水。每個村子都有幾口這樣的土井,天熱的時候人們提著雙耳罐子打上一壇冰涼的井水,喝上一碗全身涼爽特知足。

吃冰凌,寒冬臘月,院子里的水缸都結了冰,小夥伴們找個硬東西把冰面砸破,用小手撈出來跑到外面吃,咬一口嘎嘣脆冰涼透心,還挺享受。

炒黑豆,當時我們叫料豆。農忙時節生產隊把黑豆炒熟給牲畜增膘,小夥伴們趁飼養員不注意就去偷,然後藏進柴火堆里嘎嘣嘎嘣嚼料豆,那個香啊。

西瓜子,那時候一個夏天也吃不上幾次西瓜,除非生產隊種了西瓜可以多分幾次,吃過的西瓜子可捨不得扔,洗凈晾乾磕著吃。

純水冰棍,用純水加糖精製作的冰棍,一分錢一根,咬半天也啃不下來多少,小夥伴們依然樂此不疲。

伏天吃炒麵,家庭婦女用玉米面、紅薯面、胡蘿蔔面摻在一起炒熟,倒上涼水和糖精伴著吃,又香又甜還消暑。

大鍋炒花生,這個只有過年才能吃到,臘月二十九下午,父母開始給孩子們准張羅過年零嘴,大鐵鍋里倒進沙土燒熱,然後分別倒進花生、玉米粒、胡蘿蔔乾,趁熱翻炒,鍋灶前塵土飛揚,這才有了過年的氣氛。

古巴糖,一分錢兩塊,酸裡帶甜還有點巧克力味。估計當年是友好國家,時不時都能買到。

伊拉克蜜棗,價格很貴,這個棗個頭很大,介乎新疆大棗,大概用白糖腌制,很甜很好吃。

紅薯干,那個年代紅薯為主食,大人們經常把煮熟吃剩下的紅薯晒乾給孩子當零食吃,很甜有嚼頭,孩子們都喜歡。

薑糖,這是當年特有的民間甜點,賣薑糖的老漢推著太平車,車上掛著針線頂針等其他小百貨,小孩子們看到薑糖饞的直流口水,就纏著大人給買,一分錢三到五塊。

茅草根,去地里打草,只要看到茂盛的毛草地,就用鐮刀挖下面的茅草根吃,甜絲絲的也可以解渴。

柿餅子,這是奢侈品,只有供銷社裡才能買的到,吃在嘴裡軟乎乎甜滋滋,咬一口久久捨不得下咽,生怕吃完沒有了。

糖葫蘆,這是冬天裡的美食,二分錢一串,吃在嘴裡酸酸甜甜挺過癮。

糖精,五分錢兩包,一包大概有三到五克,買回家倒進涼水裡攪勻,一碗接一碗的喝,灌的小肚肚都脹大了還想喝,因為是甜的。

菱角和荸薺,可能是「瓜菜代」的緣故,那幾年經常吃到這兩個零食,後來就很少見了。還有仁丹和寶塔糖,其實仁丹是降暑葯,寶塔糖則是驅蟲葯,因為都是甜的,價格也便宜,孩子們經常拿它當零食吃。


推薦閱讀:

老愛情的味道
怎么用阴历知道现在是公历多少年?
長白時區、隴蜀時區、新藏時區、崑崙時區究竟用到哪一年?
以前沒有手機電腦的時候大家都在做什麼?

TAG:童年回憶 | 零食 | 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