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431.讀書13~《論語譯註》

2017.04.13

圖片來自亞馬遜

這本《論語譯註》讀起來非常友好。

每篇文章都分為原文、詞語註解、譯文、譯文分析、朱熹集注和時代背景分析。

簡單的一句論語,也能結合歷史背景進行分析。

完整讀一邊論語,還是聽驚訝,原來孔子的很多觀點也是很靈活的,並不是一定要殺身成仁。

評價管仲,就認為輔佐齊桓公匡扶天下,要比為公子糾隨便自殺在山溝里要強很多。

一下是一些書摘,包含了論語里誕生的我們熟悉的辭彙和典故。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為人家謀劃有沒有不忠誠?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守信?教別人有沒有自己學習?

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謹慎處事而有信用,節約用度而愛護他人,按時令役使民眾。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賢賢易色

敬重德行,輕視容貌

君子不重則不威,無友不知己

君子不莊重則不威嚴,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往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則可謂好學也」

吃不要求飽,住不要求舒適,處事機敏,出言謹慎,請有道的人來匡正,可以說是好學。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明白了樂道,學習要不斷深化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耳順,是說自己聽什麼都能領悟,這個境界很高啊。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偷偷觀察顏回,看來不傻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忠信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忠信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由(子路),我叫你什麼叫「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知。

實事求是的態度

季康子問曰:「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使民眾恭敬、忠誠並努力,怎麼做?用莊重來對待他們,他們就恭敬,孝順長者,愛撫幼小,他們就忠誠,舉用善者而教誨無能的人,他們就努力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不是自己的鬼神,去祭拜,是諂媚,見到合乎義的事不做,是沒有勇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季氏就是魯國的亂臣賊子。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怎麼對待禮,怎麼對待樂?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正直困難啊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相互之間都要對對方著想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過去的事就過去吧。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與仁相處是完美的,不選擇與仁相處,怎麼能明智?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要知道父母的年齡,一方面是高興,一方面是擔心。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聽其言觀其行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吳亦於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孔子說子貢做不到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知者和仁者的不同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仁者不能被愚弄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道、德、仁、藝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西周初年,「儒」是幫人家處理喪事的,懂各種禮法,孔子年輕做過這個,所以人們把他的學派成為儒家。

子不語怪、力、亂、神。

怪異、勇力、悖亂、神鬼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一定是孔子愚民,也可以理解為,百姓可以在使用中遵守,但是不能自己領悟,應該加強教育。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狂放而不正直,無知而不謹慎,樣子誠實而不能相信,我不明白這種人。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任意、不專斷、不固執、不自大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有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君子需要這樣多技能嗎?不需要

要專註於仁德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正反終始兩端推究講解

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栽!沽之栽!我待賈者也。」

美玉是存著,還是賣了?賣了賣了,我也能者買主呢。

要出世為官,但也要挑選明主。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底,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以堆土山作比,差一筐土就完成,卻停下來了,那時我自己半途而廢;以平整土地作比,即使只倒下一筐土,卻在進行,那時我自己在不斷前進。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無視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

後生可畏,怎麼知道將來不如現在呢?四十、五十沒有名聲,也就不足懼了。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疾風知勁草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學的不同境界,靈活運用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人最重要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和我受困於陳蔡的人,都已經不在我門下了。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比較反感鬼神,先弄明白陽間的事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

孔子不太滿意仲由,但認為也入門了。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過頭和不夠不相上下,體現中庸之道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子對仁的權威論述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孔子對仁的論述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信最重要,食次之,兵最次。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百姓第一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什麼時候直言直行,什麼時候直行慎言。

孔子也是有策略的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君子的思慮,不越出自己的職位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和老子不一樣,以正直來回報怨恨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看門人都知道孔子是知道行不通卻要去做的人。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以一個道理貫通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什麼該說,該和什麼人說要弄清楚。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小處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遇到行仁的事,不向老師謙讓。

子曰:「有教無類。」

進行教育沒有對象的區別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根本的方向不同,就不用商量了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

虎兕出於柙,貴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

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冉有,季路是季氏的家臣,來告訴孔子,要對顓臾下手。孔子認為是冉有的錯,沒有規勸。

冉有認為,顓臾挨著季氏很近,以後也是禍患。

孔子說,遠人不服要修文德來讓他歸附,現在季氏的問題也不在外部,而是蕭薔之內。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天生就懂得的人最優秀,通過學習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難才去學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還不學習,就是最下等的愚民。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神色嚴厲而內心虛弱,用小人來做比喻,大概就像鑽牆洞的盜賊吧。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親近了就放肆,疏遠了就抱怨。

這裡的女子可能是說某些婢女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變。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下期預告:同里古鎮

個人微信公眾號,請搜索:摹喵居士(momiaojushi)


推薦閱讀:

約翰·伯格這個人,和他的一本不那麼常見的小書
遇上一本好書——《蠅王》
2016 年 8 月份閱讀記錄
七分鐘看完《習慣的力量》|如何改掉睡前玩手機的習慣?
夜讀書|四月十八日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