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周公制禮

周公制禮

周公制禮的核心,是要把天下變成姬姓的家天下。

周公的禮制是文王宗法制度的延伸,依然基於嫡長子繼承製。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周公制禮的核心,就在祭祀,周公規定了不同的人祭祀的權利。

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長子不僅繼承家業,而且只有嫡長子才有祭祀先父的權利。

其他的兒子想要祭祀先父,只能到嫡長子家,陪著嫡長子祭祀。

換句話說,只有嫡長子一系才有祭祀祖先的權利。

以周王室爲例。

周人本是夏人,周人的祖先當然是夏人。

但是,周公把祖先都追封爲周人。

同時,周公還追贈列祖姬姓。

周太王有三個兒子,但是太伯和虞公是周太王遷岐之前生的兒子。

而周王季是遷岐之後,和姜氏族聯姻,由太姜生的兒子。

周太王以太姜爲正妻,周王季當然就是嫡長子。

小說家司馬遷根本沒有必要編造什麼太伯和虞公斷髮文身的故事。

周王季的嫡長子是周文王,毫無問題。

但是,周文王的嫡長子是姒姓的伯邑考,怎麼辦?

對於伯邑考的後人,要承繼夏祀。那就封一個杞國,讓他們到那裡憂天去好了。

至於伯邑考,本來也沒有成就什麼事業,從歷史中抹掉也不會是什麼大事。

周人的歷史當然是周人的史官記錄的,伯邑考只是個邊緣人物,不記也無所謂。

這樣,周武王就得以遞補升任周文王的嫡長子了。

只是這段歷史沒有抹除乾淨,後人還是把伯邑考當作文王的嫡長子。

也給周公的禮制添上了一個小小的瑕疵。

但是周武王的嫡長子可是小子誦。

從現實來看,小子誦無德無能,不讓他當周王,並不會有太多阻力。

但周公的禮制基於嫡長子繼承製,不讓小子誦當周王,周公的禮制就說不通了。

只有把武王也從歷史上抹掉,周公才能成爲文王的嫡長子。

但是武王克商,天下皆知,這樣操作難度太大了。

於是,周公毅然決定讓小子誦繼位。

這樣,才能保證周公的禮制在理論上的完美運行。

小子誦雖然無德無能,但是治理天下依靠的是制度,而不只是個人能力。

只要小子誦不去破壞,這套制度就能順暢地運行,他就能夠成爲一個合格的周王。

而西周王朝的衰敗,也是始於後世周王破壞了周公制定的制度。

周公建立周朝,並且自立爲王。

但在讓位給小子誦之後,連周公本人都要刻意去抹掉這段歷史。

按照周公的禮制,周公既然不是周王,當然也不是周文王的嫡長子,當然就沒有祭祀周文王的權利。

只有周王室的祖廟供奉周人列祖,周太王、周王季、周文王、周武王。

周公作爲魯國的始封君,魯國祖廟供奉的列祖只能始自周公。

周公祭祀周文王,只能到鎬京,跟著小子誦,在周王室的祖廟中祭祀。

在周公身後,伯禽可以在魯國祖廟祭祀周公。

但伯禽想要祭祀周人列祖,只能千里迢迢,到鎬京去了。

而且伯禽作爲周朝諸侯國的國君,不管他想不想,都是必須要定期去鎬京祭祖的。

這樣,通過祭祖,周王就和各個諸侯國的國君有機地聯繫在了一起。

周公通過祭祀權的分配,建立起一個金字塔結構的神聖王權。

爲了把天下變成姬姓的家天下,周公對文王的姓制也進行了改進。

上面提到,周人的列祖全部追贈姬姓。

同時,凡是出自太王一系的氏族首領,也都賜予姬姓。

例如,虞國以及出自虞國的吳國。

虞國是太王之子太伯和虞公所建立的國家,彼時夏人並無文字,更無姓可言。

此時,其國君一併賜予姬姓。

至於文王諸子,嫡子姒姓。

武王、周公、康叔,皆文王庶子,同母,姬姓。

召公,以及三監中被赦免的蔡叔,也是文王庶子。

此時,除姒姓之外,也被賜予姬姓。

同時,此後,凡諸姬氏族中可以得姓立宗的諸子,也就是出自諸姬氏族的小宗,不會得到新的姓,而是全部姬姓。由諸姬氏族只能產生新的姬姓氏族。

這樣就可以保證姬姓勢力的不斷擴大。

至此,太王一系,除承繼夏祀的姒姓之外,都是姬姓。

而周王朝分封的主要諸侯國,與周人世代婚姻的齊國姜姓,由被嚴重削弱的商遺組成的宋國子姓。除此之外,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都是姬姓。

周王姬姓,天下成了姬姓周人的家天下。

家天下也可以稱之爲宗姓集權。

用生物進化的觀點來看,周朝已經再不是一個單細胞生物,也不是一群單細胞生物,而進化成一個由眾多諸侯國組成的多細胞生物。

推薦閱讀:

西天取經,究竟是不是天地諸神的一次陰謀?
中國古史-商前往事-四海一家
百年老視頻:1930年代的北平風光和北平女學生日常生活
2018,第四個戊戌年,歷史在輪迴中前進!
中國古史-商前往事-史前時代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