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最簡單解釋牛鞭效應及預防措施
第一部分 成品採購之路
第三節 最簡單解釋牛鞭效應及預防措施
我們經常聽到一個名詞,叫做「牛鞭效應」,新人小白一開始進入公司,就有供應鏈管理部門的老員工告訴他,採購和供應商,都非常害怕牛鞭效應。
那麼什麼又是牛鞭效應呢?早在1960 年代,MIT 的 Sloan 管理學院所發展出來的一種類似「大富翁」的策略遊戲。每次玩這個遊戲,下游零售商、中游批發商、上游製造商,起初都嚴重缺貨,後來卻嚴重積貨。
這就是著名的可以角色扮演的「啤酒遊戲」,每一個模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可以連接上游和下游,消費者的設定是遊戲本身。這個遊戲的規則非常繁瑣複雜,經歷過許多輪,我自己玩起來也嫌麻煩,不如直入主題,來最大化簡化這個牛鞭效應的遊戲。
我們來做一個假設,某著名公司A,生產一種手機配件,在第一季度賣的相當好,銷售量預測驚人,手機品牌公司預測後,需要多加100萬的採購,配件公司A得到消息,為了防止波動,覺得備一些安全庫存比較好,於是生產計划下達訂單110萬個。
然後到了原材料公司B,配件公司A告訴B,這個配件賣的非常好,我要追加採購110萬個配套原材料。
這個時候B公司根據預測,覺得正好生產110萬個存在風險,如果備一些安全庫存比較好,不然後面訂單變成零星訂單,反而浪費了產能。於是生產了120萬套原材料。
這個時候,手機公司在第二季度銷售量下滑,只有90萬部,這樣一來,配件公司A有了20萬的庫存,原材料公司也有了10萬的庫存,如果A公司拒絕收貨,原材料公司B可能要承擔30萬套的庫存。
這個極簡的故事說完了,現實中不會這麼誇張簡單,但也好不到哪裡去。我有一個朋友以前在服裝廠幹活,沒日沒夜,從不缺料,原因是庫存簡直可以堆滿了工廠,這個我們以後再分析,紡織行業的庫存,簡直可以賣個五年都賣不完。
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類似的情況呢,本來只缺了10萬台手機的銷售,為什麼供應鏈的距離拉開,有這麼多的波動呢?(圖片來自百度)
就像一條鞭子,甩出去了,就會有一個波。
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又有什麼樣的關注點呢?
【1】 信息溝通的時效性
現在有很多的軟體來及時溝通,傳遞信息,供應鏈主要的三個流,產品流,現金流,信息流。可見信息流通是多麼重要的一個環節。
雖然最靠近客戶的那一端,並不能非常精確的分析出客戶需求的數量和產品,甚至有些時候,客戶自己的都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如果每一個構想都來自客戶,那麼產品線將會十分混亂,供應鏈的複雜度也會十分折磨人。
更多的是考慮到用戶的心理,讓他們買一種感覺,而不完全是一個產品。
【2】 信任與期望
有人說,除了惡意操縱市場,沒有人知道股票明天是漲還是跌,就算華爾街的經紀人也不知道,他們只知道拿到熱乎乎的傭金,其他的只是一個數字,還讓客戶以為發了大財。
但是這個和股票,確實有一點接近,也接近期貨這一類的東西。為什麼會有波動?這本質來源於期望,供應鏈的環節上,對於這些波動擁有不確定性和相應的恐慌,一切的行為基於信任這樣的模式,就像金融系統一樣,基於大眾建立好的信任秩序。
溝通雖然不能完全預測到趨勢的漲跌,或者知道大行情的波動,也不能完全避免損失,但是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恐慌與不確定性,建立相互長期合作的信任,這一點,在採購和供應商之間的合作,甚至比利益關係更要重要。
【3】 減少不增值的供應鏈的模塊
一條供應鏈,現在很多噱頭說工廠直銷,工廠直接對接終端消費者,縮短供應鏈的中間商環節,減少差價,利用成本節約和信息技術,打造全新的模式。其實這只是改善了供應鏈的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一個模塊,如果說是顛覆,那就有點言過其實了。
供應鏈的鏈條不在於長短,現在講究的點對點對接,不是適用於全部的商業模式和產品特性。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混淆了終端客戶的概念,很多時候,我們的產品只能通過貿易商分發到各個終端,我們無法直接建立點對點的聯繫。比如吸管,工廠直銷完全就是扯淡了,只能是貿易商到商超或者小型個人連鎖店。
那我們這裡說的不增值模塊,正是核心所在。你所處的供應鏈的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位置上,你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價值。這是生存的核心。對於不能提供價值的模塊,要盡量全部去除,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波動存在。
差不多這就是簡要的說一下牛鞭效應,下次可以和老員工們吹牛了,說一說你獨到的見解吧。任何的模塊,都要建立在自己的公司所處的模式上,否則就容易是空中樓閣,讓人覺得你在異想天開了。
小白的職業病,就是以為採購就是客戶,客戶就是上帝,上帝一旦沒有愛護自己的子民,那麼下面真的非常煎熬了哦。
推薦閱讀:
※這個副總水平高,作為日產和海馬的供應商,「日產汽車降價,砍掉海馬汽車的訂單」
※2.02-簡單理解供應商規模的邊際效應
※《卓越供應鏈》導讀|(二)SCOR應用ABC模式
※半成品拉動生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