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他在「九一八」踏上救國路,辦兩家銀行交國家,去世後李嘉誠扶靈

作者:華商韜略丨華商名人堂 畢亞軍

來源:華商韜略微信公眾號(hstl8888)

周恩來總理曾評價,潮汕為中國革命貢獻了兩個經濟人才,其中一個就是庄世平。

庄世平先生,1911年1月20日生於廣東省普寧縣果隴村一個世代飽讀詩書的殷實僑商之家,2007年6月2日,以「社會活動家、愛國愛港人士的傑出代表、香港知名銀行家、僑界愛國領袖」的身份告別人世。

庄世平在廈門雲梯中學讀書時,就已親眼目睹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率領的「八?一」南昌起義軍的風采,也受到了革命的洗禮。

從上海浦東高中畢業後,庄世平來到心儀已久的古都北平,就讀於中山先生創辦的中國大學經濟系,師從第一個把《資本論》翻譯到中國的陳豹隱教授,以及施存統、侯外廬、杜國庠等學界名家,並在此親歷了「九一八」事變後北平支持東北抗日鬥爭的愛國抗日活動,從此走上抗日救國的道路。

1933年大學畢業後,庄世平南渡泰國省親。應友人之邀,先後在曼谷華僑學校崇實中學、新民中學、以及泰國中華總商會的中華中學擔任教師、教務主任、訓育主任、校長,數年嘔心瀝血,培養華僑子弟,宣傳抗日救國,直至學校封閉。

離開學校後,庄世平加入泰國《中原日報》擔任編輯,並在中華總商會,潮州會館兩大社團兼做一些社會工作。1936年「西安事變」後,他參與到組織泰國愛國華僑響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並擔任泰國華僑抗日聯合會常委,主持商、學、青等幾個方面的抗日愛國活動,大力支持國內抗日。

1937年,日軍進攻上海後,庄世平又在新形勢下,積極推動泰國華僑抗日聯合會與國內地下黨的聯繫,進一步為國內抗日貢獻力量。這個過程中,他的夫人林影平則始終作為堅定的後盾,在後方主理家政、扶老攜幼、克勤克儉。

1938年及後,庄世平組織僑胞捐款支持八路軍、新四軍,引導大批華僑青年回國參加革命隊伍。這些青年回國後,有的參加東江縱隊,有的參加新四軍,有的到延安參加了八路軍,為壯大國內抗日隊伍貢獻了力量。

期間,庄世平還以《中原日報》記者身份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和緬甸採訪,考察滇緬公路,並在發表了《滇緬公路考察報告》、《中國得道多助,抗戰必勝》等數萬字的抗日愛國文章,鼓舞華僑支持抗戰。

這個過程中,庄世平發現滇緬公路通了,有了汽車,但卻缺少司機,於是又專程到馬來西亞找到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說明情況,請陳先生想辦法發動華僑司機投身到滇緬公路這條中國抗日的戰略路線上。

在庄世平的配合與推動下,陳嘉庚發表了《南僑總會第六號通告》,號召華僑中的年輕司機和技工回國服務,與祖國同胞並肩抗戰。這個通告很快就傳遍了東南亞各地,一個由3000多東南亞華僑司機和修理工組成的「南僑機工歸國服務團」也隨之誕生,並分九批前往祖國投身到抗日救國。

1941年底,日軍南侵佔領泰國,大舉搜捕當地抗日組織成員,庄世平也被通緝。此後,他經組織安排,前往寮國他曲市避難,並在當地愛國僑領佘金記,林德長的支持下,創辦了「他曲公學」、「合盛商行」等事業,一邊為戰時的華僑子弟提供學習的機會,一邊把「合盛商行」的分支縱橫拓展到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及國內的柳州等地,並使其連成一線,繼續為抗日戰爭服務。

1942年初秋,日軍入侵寮國,庄世平被迫先後轉移廣東和廣西,並最終落腳柳州,創立「德泰公司」,以商貿作為掩護,把國內從事愛國運動的進步人士轉移到東南亞,也把在東南亞日佔區國家受日偽追捕的進步人士轉移到西南後方。

長沙失陷,柳桂危急後。庄世平再次轉移,在前面是難民,後面是追兵,頭上是飛機扔炸彈的顛沛中,歷經將近半年的輾轉來到重慶,向八路軍辦事處經濟組長,也是他在汕頭讀小學時的恩師許滌新和主管統戰工作的陳家康,彙報了東南亞各地華僑抗日愛國活動的情況,並了解了國內的新形勢。

重慶期間,庄世平還與蘇聯駐重慶代表處簽訂了蘇聯影片在東南亞和港澳地區的總代理放映權,以及蘇聯輕工,化工,醫藥,食品等商品在東南亞的總經銷合同。有了這個新身份後,他又及時再下越南河內,聯繫愛國進步人士,創辦「安達公司」,招募華僑集資入股,全面開展對蘇聯影片和蘇聯商品的代理經銷業務,並迅速在西貢、曼谷以及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地設立了分公司。

日本戰敗撤出泰國後,安達公司將業務重點放在泰國,庄世平又重返曼谷,擔任分公司經理,並在那裡為無法在國內立足的郭沫若及其組織的抗戰演劇隊和宣傳隊,提供了長達8個月從演出到生活費的全面照顧和掩護。

1947年至1949年,安達公司被壓迫與清洗,海防、河內、曼谷等分公司相繼被封,庄世平又前往香港主持香港安達的業務,並在中共華南分局負責人方方的領導下,參與了南方人民銀行的創辦工作,發行南方券,設立地下錢莊溝通僑匯。

那期間,庄世平還參與或主持了對香港中國銀行、香港中國航空公司等國民黨政權在港金融及商業機構的起義,並組織物資支持解放軍解放海南島,掩護華僑進步人士北上參加首屆全國政協會議,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庄世平的經濟才能和對國家的貢獻,也讓他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周恩來總理生前就曾經稱讚:潮汕為中國革命貢獻了兩個經濟人才,一個是理論的許滌新,一個就是實踐的庄世平。

新中國成立後,西方國家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大陸實行經濟封鎖政策。香港具備溝通國際貿易,聯繫各地華僑的有利條件,於是成為內外團結,衝破西方封鎖的前沿陣地。

學經濟出身的庄世平,又第一時間投身到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1949年12月14日,他用1萬美元起家,在香港創辦了南洋商業銀行,肩負起積極服務新政權,聯繫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溝通國內外經濟活動,打破西方國家對新中國經濟封鎖的光榮歷史使命。

南洋商業銀行(下稱:南商)是港澳地區第一家同新中國建立金融業務往來的銀行,也是第一家在香港高掛五星紅旗的銀行,庄世平親自出任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從零開始,艱苦創業。

銀行成立之初,庄世平把港澳及海外僑胞作為主要客戶對象,以經營僑匯為業務重點啟動了業務發展,既架起溝通內地與港澳及海外的橋樑,解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向國內匯款的困難,也為國內提供發展經濟急需的外匯資金。

為切實做好服務工作,庄世平領導南商專門成立了華僑服務部,凡是華僑委辦的事情,都有專人跟進辦妥。這讓南商迅速成了家喻戶曉、名符其實的「華僑之家」,生意也蒸蒸日上,為創業打下了穩固的基礎。1950年,庄世平還在澳門創辦了南通銀行,仿照南商的業務模型,拓展澳門業務。

全國形勢逐步穩定,工農業生產恢複發展後,庄世平又抓住機會,帶領南商成為獨家經營內地僑匯和結匯業務的銀行,服務香港商家與國內進出口公司的經貿往來,既發展了一大批企業客戶,也讓南商的業務再上新台階。

到1969年建行20周年之際,南商已擁有總、分行7家,員工305人,總資產近5億港元,成為一家提供包括存貸款、匯款和進出口押匯等服務的綜合性銀行。

20世紀70年代,西方經濟出現周期性危機,香港也受到衝擊。尤其1973年,香港股市暴漲暴跌,變幻莫測,給金融工商界和市民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重重挑戰下,許多銀行大力壓縮業務,而庄世平卻認為困難只是暫時的,這是南商發展的好時機,不但沒有跟風壓縮業務,相反還加快發展步伐。

他帶領南商趁著低迷陸續增設分行15家,新設美元和其它外幣存款、外幣兌換、外匯買賣、保管箱,旅遊等業務,並於1977年以5000萬港元購買了德輔道中151號的整棟大廈作為南商總行行址,讓南商在香港金融界脫穎而出。至1979年,南洋商業銀行創立30周年時,全行員工已增至近800人;分行和附屬公司增至25間,資本從125萬港元增至一億港元,資產總額高達32億港元。

庄世平堅信,南商的發展與祖國的發展和香港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內地實施改革開放以後,他又第一時間在南商成立了中國投資諮詢部,為有意前往中國投資的人士搭橋鋪路,提供諮詢及金融服務。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他個人和南商的主要精力也都集中轉移到支持內地改革開放和四個現代化建設上。

南商也在改革開放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引領和支持海外工商企業家到內地投資興業的中堅力量,並為一大批項目在內地的發展提供了金融服務與支持。上海希爾頓飯店、北京假日酒店、杭州黃龍飯店、廣東浮法玻璃廠,大連富麗華酒店,北京長城纜車系統等許多重大項目的落成,都有庄世平的推動與南商的支持。

1982年,庄世平還帶領南商同仁加入到特區建設的開荒牛行列。於同年2月1日設立了南商深圳分行,成為深圳特區內的第一間境外註冊銀行,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進入內地市場的第一家外資銀行。

而早在1981年,南商就衝破條條框框,在中資銀行系統中率先發行了首張信用卡——「發達卡」,並加入Mastor Card國際組織,成為可在中國境內外通行的支付工具和內地最受商戶歡迎的信用卡,並被外國通訊社稱為中國共產黨國家機構發行的第一張信用卡。

1986年,75歲高齡的庄世平光榮退休。到他退休前的1985年,南商的員工人數已增至1383人,在香港設有分行39間,內地設有分行3間,美國舊金山設有分行1間,資本金增至4億港幣,總資產達219億港幣。由他創辦的澳門南通銀行,到1987年,也已發展到分行15間,總資產約100億元的規模。

退休後,庄世平依然積極關心和參與著南商的發展。只要在香港,他每天都會到自己在南商的辦公室工作,並為南商的發展繼續貢獻經驗和力量。

新中國成立後,除創辦並領導南洋商業銀行、澳門南通銀行,庄世平也一直在更廣層面積極服務著新生政權和國家經濟發展。他長期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和全國僑聯副主席,積极參与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和重要事務的協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建言獻策,建樹良多。

1978年9月,庄世平擔任港澳同胞國慶旅行團團長,率領團員李嘉誠、胡應湘、利銘澤等香港60多位各界知名人士,到北京參加了國慶觀禮。從此之後,他一直在動員廣大僑胞支持祖國的改革開放和四化建設。

除了通過南洋商業銀行、社會活動促進海外華僑與祖國的聯繫,庄世平還在古稀之年,不辭勞苦地參與到經濟特區的創辦。他系統地研究和借鑒香港、台灣地區的經驗,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墨西哥創辦特區的做法,對特區的規劃、建設甚至法律法規的制定,都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深圳經濟特區初創伊始,中央和廣東省只是給政策,沒有給建設資金。時任深圳市市委書記兼市長的吳南生深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難,並曾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庄世平說:你辦銀行有大把錢,深圳特區政府要向南商銀行借錢搞建設。

庄世平聽了,對吳南生說:你向銀行借錢是要付利息的,期到就要償還的。其實你自己就有大把錢,比銀行還要富,只是有錢不能用,無法用而已。

吳南生好奇地問:錢在哪裡?庄世平說:錢在你的腳下,特區327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何等珍貴的金子資源啊!後來,深圳謀划了通過轉讓和開發土地籌集建設資金的方略,並得到中央的批准,一下子就把整盤棋都下活了。

或許是因為這個背景,吳南生後來曾說:「辦特區,他(庄世平)是我的老師」。

除了通過激活土地的價值為深圳特區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庄世平還衝破當時的思想束縛,大膽提出了經濟特區要搞市場經濟、要與國際市場相聯繫、要實行低稅制、等一系列重要意見,也都受到中央以及地方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其中很多意見被採納並付諸實施,對特區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改革開放的春風喚起了海外華僑港澳同胞被壓抑已久的愛國愛鄉熱情,紛紛投入到支援家鄉和祖國的建設中。已是古稀之年的庄世平,對這項事業同樣充滿熱忱,並在此間促成了很多重大公益及慈善項目的實施。

庄世平1960年代即與李嘉誠相識,並多次找李嘉誠支持內地的公益項目,而且每次都超出期待的得到李嘉誠的支持。1976年,他找李嘉誠捐100萬支持一個醫療項目,李嘉誠說,「百萬不夠啊,醫療是重要的事情,我要多捐四倍的錢至五百萬元。」於是給他一張500萬的支票。看到這個老鄉如此大方之後,庄世平便凡遇大事就找李嘉誠商量,並最終商量出一件更大更好的事。

在潮汕地區興建一所高水準的大學,是海內外潮人由來已久的夙願,然而自上世紀二十年代起,一次次努力都因種種不可抗拒的原因而付諸東流。1978年,鄧小平、廖承志接見泰國潮汕籍僑胞,對在潮汕興辦一所大學的願望表示了堅決的支持。1980年5月24日,汕頭大學籌委會經中共廣東省委批准正式成立,省委書記吳南生任籌委會主任,庄世平任籌委會副主任。

之後,庄世平和吳南生把這個計劃告訴給了李嘉誠。聽完情況的李嘉誠激動不已,當即答應要捐建這所大學,並且第二句就問:「究竟要多少錢呢?」庄世平回答,3000萬。李嘉誠回憶說,雖然他「當時心裡就想:『三千萬?三億都可能不夠啊!』」但還是在10秒之內就做出最終決定:馬上籌備並捐建汕頭大學。

之後,庄世平陪同李嘉誠就學校選址、找教師、學舍設計等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的商討,兩人也在此期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到今天,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持續資助的公立大學——汕頭大學,已是全國知名學府。根據規劃,到2018年,李嘉誠基金會對汕大(包括長江商學院)的支持款額將超過80億港元之巨。

▲庄老生前為華商韜略題詞

1997年7月2日,香港回歸祖國的第二天,特別行政區政府隆重舉行首屆授勛儀式,表彰對香港及香港回歸做出貢獻的人士,87歲的庄世平被特區政府授予了最高級別的榮譽獎勵——「大紫荊」勳章(GBM)。

2007年6月2日2時29分,97歲的庄世平在香港逝世。時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高祀仁在致悼辭時讚揚他:在將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中,每一個腳步都與國家民族的利益緊密相連,他愛國堅定,愛港真誠,愛鄉情深,畢生為祖國的富強、民族的復興、香港回歸祖國和繁榮穩定勤奮工作,嘔心瀝血,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一生的業績、奉獻和品格,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董建華、高祀仁、李嘉誠扶靈送別莊世平

對普通市民而言,大家對庄世平的敬仰,更來自他的卓越成就和他對自己、對家人的「嚴苛」所形成的鮮明對比。

他從零開始創辦了南洋商業銀行和澳門南通銀行,並一手將兩家銀行帶到80年代即已雙雙資產過百億的規模,但他卻在自己退休後,將兩家銀行統統無償交給國家作為在港澳的金融平台,自己和家人在其中一張股票,一點特權,一個職位都不留。到今天,他交給國家的這兩家銀行,其價值早已超過千億之巨。

在創辦和發展兩家銀行的過程中,身為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庄世平,則拿著比一般幹部還低的工資,住在跟一般幹部一樣的公寓樓。一輩子走完,他沒用自己的權利和條件給任何一個子女或親屬謀取任何的好處,甚至反倒因為自己的身份,限制了子女去做很多事,去獲得很多唾手可得也絕對正當的利益。

直到去世時,庄世平都還是一個無產者。衣櫃里沒有一件名牌,手錶是老掉牙的「精工」,坐飛機都是經濟艙,住的是獻給國家的南洋商業銀行提供的宿舍,吃飯基本上是大排檔,出行連輛私家車都沒有。他的家人,也在香港這個浮華的社會過著底層市民一般的生活,其長子庄榮敘退休前還在以開出租為生。

新中國成立不久,庄世平就把6名子女全部送回內地。三年困難時期,被發配到邊遠山區的大兒子因為得了水腫病無法在當地治療回到香港,結果卻被庄世平當面訓斥:「全國人民都活得下去,你嬌貴什麼!」然後被要求回到內地。

庄世平逝世後,與夫人林影平女士合葬在深圳大鵬灣的華僑墓園。他16歲與林影平結婚,兩人攜手走過一生的恩愛也被傳為佳話。

林影平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只有庄世平喂飯才肯吃,90高齡的庄世平則細緻入微地照顧著她的每一頓飯。因為經濟能力有限,沒有醫療保險,又不願給國家添麻煩,為節約醫療成本,庄世平悄悄將她轉到深圳住院,最後在深圳過世並就地安葬。

即使李嘉誠多次要求庄世平說,庄老,有什麼事需要幫忙一定告訴我,他也是半句困難話都不會講,因為他可以降尊為國家和公義求人,但絕對不會為自己個人的任何事去找人幫忙。

包括素來愛唱反調,堅持認為庄世平是中共"地下黨"領導人的一些港媒,也都一致地給予庄世平崇高的評價。

庄世平生前曾說,自己追隨共產黨,並不是為官為利,而是因為小時候就覺得中國人太受氣,洋人看不起中國人,所以,「我們的使命就是帶領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強盛,有地位、有尊嚴,這個目的達到了,我都不捨得死了,但是我也死而無憾了」。

有媒體因此發表評論文章感嘆道:這就是庄世平跨越兩個世紀的人生目標。在中國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官場盛行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社會,他依然一身正氣,正是因為他有生命宗旨的支撐,考慮的是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這些挑剔的媒體稱讚庄世平一生所關注的,只是讓中國人在國際上站起來,以及如何使中共在時代的變幻中加速改革。甚至謳歌他:去世後並沒有被冠以「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的帽子,也沒有「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名號,但卻留下了以一生誠實寬容、正直正義鑄就的「鏡子」,照亮了一個共產黨員的理想。他的一些當年下屬及同志應該都不會忘記,他真正偉大而崇高的一生。

文章轉載自華商韜略,禁止私自轉載!!

歡迎訂閱華商韜略公眾號(id:hstl8888),閱讀更多華人商業領袖精彩人物與故事。

推薦閱讀:

TAG:九一八事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