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你美而不自知:中美時尚報告
文/雅意君 (公眾號:culturalbeauty)
Rihanna在獲得2014年CFDA獎的時候,穿著一身特別帥的衣服,微微一笑,說了一句:」You can beat me, but you can』t beat my outfit.(你可以打敗我,但是你不能打敗我的穿著)」。(特別帥。真的好喜歡Rihanna那股「你管老娘穿什麼」的勁兒。而且什麼奇奇怪怪的,她穿上都顯得特別正常和好看。)這是我最喜歡的對時尚的解讀之一。誠然,穿什麼樣的衣服無形中體現著你的階級和品味,我最欣賞的還是這種「是的,我就是愛美」的勁兒。無論長相、年齡、階級,每個人都有這個權力追求美,並藉此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獨特和對美的永恆追求。
(我們女生就是這樣的呀~多可愛~是吧~)
在這裡,我想通過中美兩國的時尚報告,來認真討論時尚和美這個事情。
概論
在中國,時尚主要被歐美影響,偶爾因為某部劇的盛行被日本和韓國影響。(你們都懂的,對吧~)
隨著微博和微信的興起,尤其是微信,誕生了很多優秀的時尚類KOL,比如石榴婆報告,gogoboi, sofreshtowear,作勢等公眾號。其中收入最高的當屬微信公眾號「石榴婆報告」。
根據公眾號Ladymax2015年12月31日的推送,「石榴婆報告」2015年整年的收入為1200萬,這些收入大致包括:廣告、品牌合作、銷售分成和出場費用。
(「石榴婆報告」的公眾號頁面)
在美國,時尚是非常重要的商業事業。
美國國會經濟聯合委員會的報告顯示:時尚是一個價值1.2萬億的全球性行業,然而美國每年就佔了2500億。
談到美國時尚行業高度商業化特點,則避免不了要談到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APP——Instagram。
http://digiday.com的一篇題為「為什麼時尚和美妝品牌喜歡Instagram」的文章中,雅詩蘭黛的發言人見證了在宣布Kendall Jenner為品牌代言人後Ins平台粉絲的暴漲:「顧客在哪我們就在哪,而且我們的顧客和美妝愛好者喜歡Ins的視覺感和消費的簡單。」
(圖片來源:http://digiday.com)在很多品牌的官網,還附有一個Like2buy的網頁,顧客看到感興趣的圖片之後可以直接點擊購買。
(貝玲妃在每個國家都要開個官網Ins,可見其戰略意義咯。)
另一個比較特別的App則是Pinterest,通過它你可以隨時儲存和傳播圖片,不僅僅是時尚行業。所以很多國內外設計行業的人都會在這個APP上尋找靈感。
審美與文化中美在審美上的差異主要分為三個層面。
一是中國幾乎是完全以白為美,而很多美國人喜歡to be sun-tanned(俗稱「美黑」,在海灘邊曬日光浴晒成黃褐色)。
因為在美國,以加州文化為代表,黃褐的膚色就意味著家有餘財,經常在海灘上曬日光浴。(所以電影《天才瑞普利》中,代表著窮人形象的瑞普利在海灘上脫光外套,露出過白的皮膚時非常尷尬。)
(美國雜誌《體育畫報》,在美國,上這個雜誌意味著性感美麗的形象被承認。)
二是服裝和化妝風格的差異。中國女性的服飾和化妝風格更偏保守、端莊,而美國的服裝風格則敢於性感。從如何用V領勾勒出優雅的脖頸和事業線,到如何上提和突出腰線,到下擺的建材如何露出美腿,如何「花式鏤空」。美國的女性顯然更敢於購買這類衣服。但是另一方面,美國似乎也有點過於強調女性的性感這一特徵。
(某歐美快時尚品牌的衣服。拿本人最近最喜歡的一件舉例,略微的性感+俏皮+灰白條紋的端莊+剪裁突出脖子、鎖骨、腰線、美腿。)
三是顯然美國對於不同種類的美有著更高的包容度。在中國,美麗的標準過於嚴苛,而且有著非常刻板的範式,如白皮膚、小臉、大眼睛等。
很多人平常總有一種誤解,認為美國人喜歡中國的醜女。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他們只是對於女性的美有更高程度的包容性而已(原因之一就是美國本身是一個民族大熔爐國家),不一定要有怎樣的五官、怎樣的膚色,一個人自然的、自信的姿態顯然是美麗的。
(拿你們最喜歡用來說事的模特呂燕舉例。我真的抱著電腦問了超過20個年齡的美國朋友,他們都說挺好看的。個別還會說,哇她的笑容很美。但是美國人的會說話,你們懂的,所以我再三強調了說真話,不要客氣。)
另一個例子,本人特別喜歡的澳大利亞華裔博主,Margaret Zhang(章凝)。因為不是中國式審美下典型的美女,常常被國內的時尚自媒體形容為「長得比你丑混得還比你好」的典型(當然了,說不定是標題黨)。但是我覺得她真的很美。而且她原本是悉尼大學商業與法律雙學位的高材生,後來學攝影也很有天賦。Brainy is the new sexy對吧?
(和名模Kerr合作施華洛世奇的廣告。話說,以她混得好的程度,根本不那麼在乎國內人士對她的看法吧?)
真誠地希望,女生們有這個權力,覺得黑還不錯就不用一味追求白,想穿得性感就穿得性感,不用為了追求刻板範式去削臉。
當然了,你如果真的喜歡小臉,我只會叮囑你,要慎重,要注意安全。
時尚的意義我在美國交換學習的時候,有一次遇到一個氣質很端正的女教授。原本她是口語課上帶我練口語的客人,我們那天的話題不知怎麼就轉到「時尚」了,結果兩個人都很激動,聊了很久各自喜歡的博客、博主、品牌信息,非常相見恨晚。
我還特意找到了她很早之前寫的關於時尚行業的文章,順便發現了,嚯,人家本科在普林斯頓。
時尚,這個話題一瞬間屏蔽了所有外界的雜音,讓我們兩個人如同萍水相逢的知音。你看,我們女人就這樣,無論怎樣的兩個女人,聊時尚肯定是聊得下去的~
作為一個時尚愛好者,她在那篇文章中提到自己的奶奶如何通過賣化妝品掙錢,然後慢慢存錢買下一間賣裙子的小店,因此避免了去工廠辛苦的工作。她提到作為一個女性,如何在和奶奶和媽媽一起購物的過程中,學會了色彩的搭配、織物的種類、不同季節的銷售政策,甚至數學。
當然,她還提到了作為一個老師和學者,有的同事如何隱約說出的「穿得漂亮暗示著學術能力低下」。在一個名為Academichic(academy+chic)的博客中,那些熱愛時尚的、能寫出極精彩文章的老師,大部分都會選擇匿名。
原來無論國籍和身份,對於時尚,我們有著同樣的戰戰兢兢。
不過沒關係的,在這種戰戰兢兢中,我們達成了共識:時尚有著巨大的商業潛力、時尚體現了審美和文化、時尚是高貴的自我認知。
放棄時尚是一種自由的個人選擇,但是你會錯過很多。其中我最擔心的是,你美而不自知。
(版權聲明:本文系原創稿件,未經本人同意請勿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非商用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推薦閱讀:
※談女權時為何中槍的總是男性
※「女性安檢通道,我看見了只是不想走進去而已。」 | 請別給我名叫「保護」的束縛
※加繆講座 · 講稿 | 劉滿新——我是清醒的厭女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