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稱食品藥品案報道未經核實不得用「毒」等字樣是何用意?

日前,11部門聯合發文規範食品和藥品重大違法犯罪案件信息的通報與發布工作。通知指出,新聞媒體關於食品和藥品違法犯罪案件的報道應實事求是、表述嚴謹、措辭準確。未經核實,不得使用「毒」、「致命」、「致癌」等字樣。


確認
取消
邀請回答

我來回答

6條回答
時間排序
|
熱門排序

平民愛說話

,此愛隔山海,山海不可阻。微信 LL4LGP

日前,11部門聯合發文規範食品和藥品重大違法犯罪案件信息的通報與發布工作。通知指出,新聞媒體關於食品和藥品違法犯罪案件的報道應實事求是、表述嚴謹、措辭準確。未經核實,不得使用「毒」、「致命」、...
查看全部

日前,11部門聯合發文規範食品和藥品重大違法犯罪案件信息的通報與發布工作。通知指出,新聞媒體關於食品和藥品違法犯罪案件的報道應實事求是、表述嚴謹、措辭準確。未經核實,不得使用「毒」、「致命」、「致癌」等字樣。

對此,普通市民可能會覺得是不是在封閉正常的新聞媒體渠道,禁止公布不安全食品。

在信息快速傳播的當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類似於柿子酸奶吃死人、西瓜打針、紙餡包子等食品謠言在社會上「興風作浪」。而與此同時,則更有諸如螃蟹注膠、麵條燃燒、塑料紫菜等具有「科學含量」的食品謠言不斷被炮製出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健康觀念的不斷增強,食品領域謠言頻繁出現,造成恐慌,嚴重威脅社會安全,治理食品謠言已刻不容緩。

作為一個在食品安全領域工作了有些年的從業人員來說,其實這個通知,是要規範新聞媒體的信息發布,報道必須符合事實,不要老是想嘩眾取寵,做標題黨,引起市民關注,製造恐慌引起轉發。

舉兩個近期的例子。

  • 塑料紫菜視頻。

3月在網上熱傳一段視頻,視頻中的人將某品牌紫菜放入水中泡發,隨後撈起撕扯。泡發後的紫菜較有韌性,這個人因此判定紫菜是黑色塑料袋做的,「紫菜是塑料做的,吃了有毒、致癌,大家千萬不要吃」這樣的說法成了人們聊天的熱門話題,紫菜也成了眾矢之的,許多商場、超市的紫菜都紛紛下架。一些地方的食葯監部門來到超市、市場等對在售的紫菜進行多批次的抽樣檢查,並沒有發現所謂的「塑料紫菜」,監管部門、專業機構等也都進行了闢謠。

然而,相關統計顯示,全國60%~70%的紫菜產自福建,「塑料紫菜事件」對福建紫菜產業將造成近億元的損失。

  • 皮皮蝦注膠視頻

有網友曝光其買的皮皮蝦被注膠,並拍攝了視頻以佐證。視頻中的這位大姐義憤填膺地譴責注膠皮皮蝦。注意:真相其實是這樣,她所說的「膠」是皮皮蝦的籽,現在正是皮皮蝦準備結籽的時候,所以母蝦身體里會有未成熟的蝦黃,並不是什麼膠。

但是這個視頻已經在網上已經大量傳播,視頻里的大姐,說的「黑心商人,是想把人吃死……」

而想要闢謠的人,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無法把謠言完全平息……

造謠者利用誇張、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實本質和全貌,頻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語言,愚弄公眾。這屬於偷換概念,混淆視聽。此類謠言因為與事實真相『魚龍混雜』,較難甄別,也不易取證,闢謠難度較大。每當西瓜上市季節,有關西瓜打針的謠言就會出來;而草莓上市季節,草莓有激素的謠言則開始泛濫。這都屬於老謠言貼上新包裝,重新炒作。

所以,這個規範勢在必行。大家也不用擔心以後遇到真正的毒大米、毒奶粉會無法報道。只要核實了,還是可以發布的。



日前,11部門聯合發文規範食品和藥品重大違法犯罪案件信息的通報與發布工作。通知指出,新聞媒體關於食品和藥品違法犯罪案件的報道應實事求是、表述嚴謹、措辭準確。未經核實,不得使用「毒」、「致命」、「致癌」等字樣。

對此,普通市民可能會覺得是不是在封閉正常的新聞媒體渠道,禁止公布不安全食品。

在信息快速傳播的當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類似於柿子酸奶吃死人、西瓜打針、紙餡包子等食品謠言在社會上「興風作浪」。而與此同時,則更有諸如螃蟹注膠、麵條燃燒、塑料紫菜等具有「科學含量」的食品謠言不斷被炮製出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健康觀念的不斷增強,食品領域謠言頻繁出現,造成恐慌,嚴重威脅社會安全,治理食品謠言已刻不容緩。

作為一個在食品安全領域工作了有些年的從業人員來說,其實這個通知,是要規範新聞媒體的信息發布,報道必須符合事實,不要老是想嘩眾取寵,做標題黨,引起市民關注,製造恐慌引起轉發。

舉兩個近期的例子。

  • 塑料紫菜視頻。

3月在網上熱傳一段視頻,視頻中的人將某品牌紫菜放入水中泡發,隨後撈起撕扯。泡發後的紫菜較有韌性,這個人因此判定紫菜是黑色塑料袋做的,「紫菜是塑料做的,吃了有毒、致癌,大家千萬不要吃」這樣的說法成了人們聊天的熱門話題,紫菜也成了眾矢之的,許多商場、超市的紫菜都紛紛下架。一些地方的食葯監部門來到超市、市場等對在售的紫菜進行多批次的抽樣檢查,並沒有發現所謂的「塑料紫菜」,監管部門、專業機構等也都進行了闢謠。

然而,相關統計顯示,全國60%~70%的紫菜產自福建,「塑料紫菜事件」對福建紫菜產業將造成近億元的損失。

  • 皮皮蝦注膠視頻

有網友曝光其買的皮皮蝦被注膠,並拍攝了視頻以佐證。視頻中的這位大姐義憤填膺地譴責注膠皮皮蝦。注意:真相其實是這樣,她所說的「膠」是皮皮蝦的籽,現在正是皮皮蝦準備結籽的時候,所以母蝦身體里會有未成熟的蝦黃,並不是什麼膠。

但是這個視頻已經在網上已經大量傳播,視頻里的大姐,說的「黑心商人,是想把人吃死……」

而想要闢謠的人,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無法把謠言完全平息……

造謠者利用誇張、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實本質和全貌,頻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語言,愚弄公眾。這屬於偷換概念,混淆視聽。此類謠言因為與事實真相『魚龍混雜』,較難甄別,也不易取證,闢謠難度較大。每當西瓜上市季節,有關西瓜打針的謠言就會出來;而草莓上市季節,草莓有激素的謠言則開始泛濫。這都屬於老謠言貼上新包裝,重新炒作。

所以,這個規範勢在必行。大家也不用擔心以後遇到真正的毒大米、毒奶粉會無法報道。只要核實了,還是可以發布的。



大家需要知道的一點是新聞必須是綜合實際情況來進行描述,需要有一個真是的報道,不能把新聞無限的擴大,也不能把新聞過度的放小。只有做到這一點中國的新聞界才會有希望,中國的新聞界才能客觀公平的發表真實的新聞。

最近我國的政府各部門聯合發出要求,規定對食品藥品案報道必須要有真實性,在一些沒有經過認真核實的案件中,不得用毒和致癌等誇張的字樣,國家的這次規定,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政策,因為這樣才可以保證新聞媒體的客觀宣傳。

現在很多新聞媒體,希望利用一些誇張的字眼寫新聞,這些字眼看起來令人觸目驚心,其實很多的新聞媒體就是要利用這些誇張的標題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特別是一些食品和藥品的案件,媒體更是拿出駭人聽聞的一些標題來吸引人。

新聞媒體不僅僅是標題方面誇張,甚至在新聞的內容裡面大肆的做文章,使用的一些辭彙更更是令人吃驚,這幾年此類行為不端,給老百姓帶來的恐慌是很可怕的,內容裡面的誇張和標題上的誇張是現在媒體新聞失實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次我國的各個部門禁止食品和藥品的案件未核實的時候,不能亂用詞語,其實為的就是要把新聞媒體的新聞落到實處,每一個新聞應該客觀公正,這樣才能很好給社會一個正能量。如果國家不管的話,那麼未來新聞媒體會更加混亂。

國家這次對於食品和藥品案件的新聞用詞的管理,通過我上面的解釋大家應該已經明白。這次規定出台其實意義就在於要求以後的新聞必須實事求是,真正的發揮媒體的正能量,同時可以杜絕謠言和影響社會風氣的新聞,保證國家的新聞真實性!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有了全面提升,但這對信息真偽的辨別也造成了諸多障礙,網民所接收到的新聞消息可謂是真假難辨,很多群體性事件的放生,也正是因為輿情的持續發酵而導致的,如果在涉及食品藥品的新聞報道中沒有明確的標準來規範,很容易在民眾當中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這對社會秩序的管理和維護是極為不利的。食品藥品的違規存於多個層面,手續、資質、生產標準等因素都會造成食品藥品的違規,但這種違規並不會導致食品藥品產生毒副作用,如果新聞報道不經查實而上升到「毒」的高度,消費者的恐慌心理也就難以避免。

如果食品安全是普遍性問題的話,藥品的安全管理就更加重要,但是在相關產品的查處過程中,因為缺乏信息披露的權威渠道,尤其是一些網路媒體不顧查處過程的真實細節,憑藉主觀臆測進行新聞稿件的撰寫和發布,這對社會關切的回應是極不負責任的,也容易導致整個查處過程受到干擾,這也是國務院相關部門要求媒體未經核實不得在報道中出現「毒」等字樣的原因所在。嚴格來說,食品藥品的違法違規行為在接受查處的過程中,相關信息必須經過權威發布才能通過媒體傳播,但在現實生活中,媒體因為缺乏這方面的專業認知,導致報道內容的失實現象屢禁不止,從而影響了案件的查處過程。

食品藥品安全所涉及的範圍是相對比較廣泛的,尤其是嬰幼兒和孕產婦等特定群體所需要的疫苗、乳製品等等高敏感性產品,如果新聞報道的內容未經核實就帶有「毒」等字樣,必然會對這些特定群體造成心理上的恐慌,同時也會因為信息的快速傳播而導致謠言四起,甚至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此次針對媒體發布食品藥品的相關新聞時提出的具體要求,也是為了規範信息發布的權威性,同時也是為了避免捏造事實和製造謠言等不法行為的出現。



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傳播速度之快,影響之大,越來越多的人缺少了一種就做媒介素養的東西,近幾年不經核查對金庸去世的報道就有好幾次,國民心目中的著名作家居然「死了」好幾次,這失實的報道是多麼令人諷刺。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官方稱食品藥品案報道未經核實不得用「毒」等字樣,不少民眾都在猜測這是有何用意?每個人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在我看來,官方這樣要求,是為了安撫人民不安的內心,類似於這樣失實的報道有很多例,還記得那起「紙屑包子」事件么?那是一個記者為了創造新聞,而做出來的一則假新聞,但因為此事卻讓很多人對包子產生了一種認為所有的包子都會是紙屑做的。此外還有四川柑橘裡面有蛆的報道,也正因為這樣的事件報道,讓所有人對其他地方的柑橘產生了一種不安,讓所有人都不敢再去買橘子,導致果農的橘子全部爛掉,損失慘重。

其次,對於這件事,官方所做出來的方法是一種媒介素養的體現,面對一種事情的出現,必須要對他進行全面的跟蹤報道,把事實的真相呈現給大眾,但有時真實不等於真像,因為一個事件,你可以把它報道出來,它是真實的,但它未必是以事件的真相,真是可以造假,但真像卻不能造假。

最後,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支持官方對這樣的事情的報道,因為這樣可以讓觀眾可以減少大眾不安的心理,也可以讓事實的真相更清晰的浮現出來。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民以食為天。長期以往,社會處在一個以吃飽飯為那個題前提的奮鬥目標中。近幾年來,中國社會才算擺脫了吃飽飯的困難。可是新的問題又來臨了,食品安全。從彩色饅頭,到三聚氰胺,再到地溝油,彷彿將整個社會置入了視頻安全的大區域。可是比這一切更嚴峻的是謠言的傳播。

現在是一個自媒體的時代。任何一部智能手機都是一個新聞的獲得端,同時也是一個發出端。面對信息的紛紛擾擾,必然會有一些人為了獲得曝光量而歪曲事實。當這個事實是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時,對社會的危害甚至要大於某一個具體事件的危害。因為她是讓整個社會為之人心不安。

我們講食品安全,實質是在講食品危害。比如有毒,比如有致病細菌等等。如果社會整天流傳的是某個食物有毒,某個食物有致病菌。當正常使用的食物,讓人們充滿了懷疑。而這一切不管是真是假,社會大眾又很難分辨。等到權威機構作出結論,再破謠言的時候,是無法與謠言本身相比的。

政府這樣做,是為了保證權威部門的話語權。同時也是減少謠言對社會的摧殘。當然這本身也是對這些權威機構提出新的要求:及時的向社會公布一些影響較大的社會言論的真相。到底有毒沒毒?到底對人體又怎樣的危害。因為如果真的造成事故,單單事故本身已經讓人害怕了,讓人生疑了。而這時候沒有正確的真相來公布,坊間的流傳則會更為恐怖



食品藥品是中國民眾非常在意和關注的一項內容,它們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會危害到民眾的生命。在一些新聞的報道中,我們也多少會對生活的中國土地有所懷疑。食品藥品安全永遠是中國政府重要整治的一環,但是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有時候不一定就是「有毒」、「致命」、「致癌」。

官方之所以把這個概念給單獨提出來,就是害怕相關媒體會講一些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上升到如此嚴重的地步,這對某些食品藥品的發展並不利,而且有危言聳聽的後果。作為生活在中國的民眾,我對我們國家的食品藥品安全一直很在意,但我也希望在這個問題上,國家和媒體都能夠實事求是,而不是去可以隱瞞事情的真實性,或者故意誇大事情的嚴重性。民眾想要聽到的是最真實、權威的結論,而不是一句忽悠或者盲目誇大。

雖然理解官方的這個規定,但是我更加希望官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食品藥品安全上,一旦被爆出什麼問題的時候,第一件要做的是去查明事實的真相,而不是對媒體的指責。媒體不是權威的專家,他們在食品藥品的一些知識認知上,可能就和一般的民眾一樣,所以他們可能一旦發現某些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就會使用到一些不符合實際的用詞。媒體的言論可以更改,但是不管是媒體還是民眾,更加註重的是實際的結果,只有真相才能使民眾和媒體信服。

因此,官方規定的用意是希望實事求是,但是官方也得給民眾和媒體一個實事求是的交代,更不希望以此來掩蓋真相。



推薦閱讀:

俄羅斯的食品安全管理嚴格嗎?現在網上好多賣俄羅斯食品的,罐頭,油米面奶粉啤酒蜂蜜,啥都有,靠譜嗎?
現在的寵物食品質量怎麼樣?大家有誰關注研究嗎?
玻璃瓶裝牛奶為什麼這麼多年沒被淘汰掉?
無骨鳳爪真的是老太太用嘴嗦出來的嗎?
為什麼解凍過的食物不宜再速凍?

TAG:時事熱點 | 食品安全 | 法律 | 藥物 | 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