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歸海」為什麼都願意選擇回國發展?
上海科技大學信息學院執行院長、著名計算機專家馬毅前不久宣布,將於明年年初加盟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是繼清華大學教授柴繼傑加盟德國科隆大學、顏寧教授加盟普林斯頓大學,北京大學教授許晨陽計劃於明年加盟麻省理工學院之後,近期第四位加盟國際知名高校的國內高校教授。這幾位知名教授,原先都是「海龜」,如今卻都「歸海」,這是否會是種潮流,值得探討。
不過,「海龜歸海」現象之所以引發大眾關注,還是基於兩種觀念,或者說是兩種情緒——首先,在很多人的認知當中,華裔科學家從海外回國做貢獻,是愛國的體現,這幾個學術明星反其道行之,「有點不對勁吧!」,「是不是不愛國?」;然後,基於「科學家為國效力是理所當然的」這種想法,懷疑他們是不是被某些人排擠了,懷疑出走有「黑幕」。
這兩種想法自然是有些不理性的,慶幸的是,很多人進行了駁斥,認為「海龜歸海」本質上是一種正常的學術流動現象,不需要大驚小怪。這也很好理解,普林斯頓、麻省理工是世界頂尖學府,也有招攬人才的需要,從中國高校挖中國籍教授,看中的是學術水平高,能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這應該說是好事情才對。據說顏寧可能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個被美國Top10高校挖回去當正教授的中國人。而十年前是怎樣呢?有學術圈人士在知乎評價,「十年前,清華的長江學者歸海去美帝,要重新從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做起,現在,清華的長江學者去美帝,直接是終生教授,國人不是應該高興?」
對於這些學術明星個人來說,「歸海」的理由也挺多。從待遇上來看,雖然國內研究機構對頂尖學者的待遇已經足夠優厚,但這點對於國外頂尖學府來說也一樣,普林斯頓、麻省理工一樣捨得給錢;更重要的是,科研人員有時候是需要換一個環境,因素包括學術氛圍是否良好,學術方向是否契合自己,甚至說刷刷履歷也是有好處的。這跟員工在不同企業之間跳槽,運動員在不同俱樂部間轉會,以及資本在各國之間流動一樣,都很正常,無需上綱上線。
?
而且,「海龜歸海」目前還遠遠談不上潮流。有記者走訪多所高校,相關負責老師表示,「近年來從國家到學校,人才引進力度越來越大,當年出去深造的人才回來為祖國效力,以及外籍專家來中國工作已經毫無疑問成為主流,來中國的人數遠遠多於從國內離職出國的人數。」(北京晚報)「千人計劃」回國者施一公也不擔心國內研究機構的整體競爭力,表示「2007年他回到清華,當時清華要想招一個在美國剛剛博士畢業或者博士後做完的優秀青年學者回來,給予教授的職位,面對美國州立大學的助理教授,勝率大約是5%;而10年後的今天,我們只用跟美國一樣給助理教授的職位,勝率就能達到95%。」
要指出的是,目前「海歸」人數遠遠多於「歸海」人數,以及外籍專家紛紛來中國工作的趨勢,是有著特定的時代因素的——對於科研,中國目前正在大力補課,國家是花了大筆真金白銀來邀請人才進來的。有報道指出,即使是「青年千人」,待遇也不得了,國家補助是一次性50萬元,地方補助還有幾十萬至100萬不等,年薪區間為30萬到80萬之間,還有各種補貼甚至直接安排住房等,科研經費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是針對成名學者的「大千人計劃」,那待遇就更高了。這些措施有力點燃了頂尖學者的歸國熱情。
然而這樣的措施是存在弊端的,雖說海歸的頂尖學者有力促進了國內科研的發展,但「海龜」與「土鱉」之間的待遇差距早已讓很多主要是在本土成長的科研人員感到不爽。而且在一些人看來,早期「千人」確實個個都是頂尖學者,但後面的一些就有些良莠不齊了,認為一些人回國就是為了撈錢而已。而且,就算真是請來高水平的人才掛名在國內單位,在國內刊物上發文,若人不在國內講課做研究,也未必能對國內科研有促進作用,是另一種意義的「花錢買論文」,就像花錢讓大閘蟹在陽澄湖游個泳一樣。
所以,現有的鼓勵海歸的政策未必能一直持續下去,人才歸國潮的驅動力不大可能一直都那麼強。當中國科研整體水平提升到一個階段了,無法做到只要有投入就一定有產出了,那麼這時影響人才流向的,科研軟環境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面。
正常的學術流動現象,自然不必大驚小怪,具體到這幾位學術明星上,也有各自的原因,甚至是比較私人的原因。但居安思危,有沒有可能是我國學術界一些具有共性的原因,導致頂尖學者「歸海」呢?如果真是如此,則確實有必要及早重視起來,而且越快重視越好。畢竟,有多少人才願意留在一個國家進行學術活動,還是非常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科研環境的。而且眾所周知的是,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在科研領域有強大的人才聚集效應,有很多全球英才在美國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工作。中國想要在這方面追趕美國,不能滿足於承認學術流動現象很正常,有必要多問問為什麼。
從目前學術圈內人的普遍反饋來看,中國的科研軟環境是存在許多問題的。在這幾位學術明星「歸海」的有關討論中,即可明顯察覺圈內人的情緒。有一條高贊評論是這樣的——「這麼好的英才,又走了一個。原因?科研體系中干實事的都深知……顏、許等面對的,恰恰是全社會在極力為尊者諱的角落,歷史的包袱使得縮手縮腳,也許只有靠時間,待那一幫子山間竹筍老去。」這明顯暗指是山頭主義、學閥傾向等,讓很多人懷才不遇,能力無法得到好的施展。像這種制度的改善,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甚至有人專門就此對比了中美大學在人才招聘遴選方面的差距。學者王躍建指出,美國一流大學招聘研究型人才,最為看重的是求職者的學術潛力,「就是以世界學術圈為參照,候選人在五到十年內所能達到的學術高度。如果候選人的學術生命的高峰期已過,不管他/她已有的成就有多高,哪怕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會考慮了。因為招人是來干實事的,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中國科研人員的選拔制度,是否有按這個標準去做呢?哈佛大學一年發Science/Nature文章的數量,比整個中國還多,這不是偶然現象。
此外,科研以外的軟環境,也制約著人才留下的意願。根據2015年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對留學生回國後再歸海的意願調查,在918個受訪者中有68% 的留學歸國人員表示有「再歸海」的意願,原因如下(括弧內為提到該原因的比例)——國內環境污染嚴重(37.8%);國內薪酬太低(28.5%);找不到滿意工作(26%);食品安全問題(24.5%);不願子女接受國內教育(24.5%);買不起房子(22.9%);難以適應人際關係(19.7%);對海歸不認同(16.2%)。
近期被關注的幾位「歸海」教授,都可以稱得上學術明星。如許晨陽與施一公、潘建偉共同獲得了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施、潘兩人均為國內頂尖學術帶頭人,未來科學大獎也是分量十足;顏寧則是學術圈有名的才女,師從施一公,而且顏值高,很受高知群體和媒體關注;馬毅不僅在計算機學術圈造詣極高,還曾擔任微軟研究院計算機視覺組主任及首席研究員,在圈內有眾多崇拜者。
推薦閱讀:
※【史圖館】中國各省區市歷年GDP變化
※宏觀波動性
※【年終大帖】透析歲末股災,綢繆危機前夜
※比特比究竟是什麼鬼東西?
※董明珠:建議個稅起征點提高至5000,已連提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