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真的撲街了嗎?


推薦大家——《尋味順德》,《新疆味道》,《延邊味道》,《吃在江蘇》,《記錄廣西》,《老廣的味道》,《川味》,《一城一味》,《味道》,《水果傳》,《小海鮮》,《味道雲南》,《日出之食》,《魚米之鄉:火辣辣的湘菜》,《走遍中國美食篇》,《中國人的零食》

既然不好好拍美食,我們就找別的看。

更新:答主只是個嘴饞愛看紀錄片的傢伙,不會有知識輸出的,溜了溜了,匿了匿了

再次更新:精選評論有補充

3k贊更新:

關於評論區的補充,大家可以去評論區看看,精選評論之外,還有很多推薦的,但是我沒看過,就不貼到回答里了。

評論比回答更精彩,多樣補充,也有對真正親身去某地體驗美食的提醒,有幸召喚出了《延邊味道》的導演。

答主只是一個普通的電視觀眾,還是希望美食紀錄片以美食為主。這好比一張滿分100分的卷子,美食就是41分的那道題。

感謝大家的贊,這是屬於這些紀錄片的。


成都商報:岳父證實女婿曾經強姦入獄。能把一個曾經因為強姦判刑無法當醫生的人,成功塑造成一個為愛放棄手術刀的好男人,也只有《舌尖上的中國3》了,節目組有考慮過女受害者的感受嗎?辭掉工作?

父把強姦入獄說成年輕時吃的虧,年輕人犯錯就要強姦人家姑娘?

其實我在知乎寫過懷疑過:能成為一位醫生,家庭和自己是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賣麻辣燙再掙錢也和做醫生有著很明顯的價值不對等。我以為他真的是為了真愛放棄了醫生工作,佩服他的對愛的態度。詳見知乎:

《舌尖上的中國》怎麼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

《舌尖3》這次完全不用心,完全是欺騙廣大觀眾,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到這種被欺騙的感覺,我是看到消息後很憤怒,為愛放棄自己的本職工作,虧我還感動了一下:美好的愛情故事

「但是如果說真的是相愛了,總有一方要失去一些東西。」「你喜歡一個女孩,那有些東西你肯定願意去做。」

「我只想到現在人生就是這種,有子女,父母健在,有老婆疼,就夠了」

我無法對現在代某作出評價,畢竟他現在如他岳父說的老實本分。大家也不要指責他,畢竟已經有法律制裁,現在已經改過自新。

我的本意不是說他,而是《舌尖3》團隊。

我噁心的是《舌尖3》強行煽情,虛假編故事,蒙蔽大眾,消費觀眾情感,沒有任何道德底線,無法洗白,心痛曾經的美好,結束吧!

舌尖3中為愛放下手術刀的故事另有隱情?「八婆」回應:女婿是犯過錯,但那是過去

微博已經刪帖了,成都商報已經刪新聞了,不知道知乎會不會刪,如果刪掉也行,別封號就行,我還要在知乎寫祛痘和護膚知識呢,我還沒寫夠呢。

刪前,大家可以閱讀留念:

海豚可愛多君:怎樣能讓皮膚變白?

海豚可愛多君: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能讓皮膚變好的小習慣?

海豚可愛多君:哪些護膚品和化妝品是代購炒出來但實際並不好用?

海豚可愛多君:天貓旗艦店賣的化妝品護膚品都是真的嗎?

海豚可愛多君:怎樣才能用最少的錢把皮膚養好?


其實這就是央視紀錄片的正常水準。

我當年看《舌尖上的中國1》非常非常驚艷,根本不相信這是央視拍出來的。查了資料以後發現,團隊絕大多數人都來自央視之外。

其中,有好幾個是央視干過,然後離開的,在外面靠拍別的片子過日子。少數幾個是央視的,但屬於其他的頻道,是自己比較有想法的年輕人,被挖過來的。

拍這部紀錄片,其實他們沒有錢賺,完全是抱著實現自己的理想的目標去做的。一個人一年也就拿了幾萬塊錢,(我印象里是不到8萬),全國各地的跑,去把素材拍回來,再剪出來的。從投入產出比來說,非常不划算。

在拍攝手法方面,是對著國外的BBC之類的紀錄片,從拍攝手法,到敘式做法,以及節奏上的全方面的模仿和致敬(只是模仿和致敬,沒有抄襲。第二部的抄襲跟他們沒有關係)。

應該說這就是這當時整個中國,在紀錄片方面研究最多那一撥人,懷著最大的誠意,來做這樣一件事情。

素材是找了一大堆的國家地理之類的雜誌。把有亮點的那頁撕下來,幾千頁雜誌堆在一起,然後再一群人來選點。

整體結構是根據一本外國的書做的(好像是研究人類和食物關係的題材)。

雖然陳曉卿是總導演,但是這片子最後做成這個質量,並不是他的水平。他沒有親自動手過,但是,是他組了這個班子,以及給了他們最大的自主權,以及為他們頂住了壓力,以及根據他們的要求採購了當時國內還沒有的最好的攝像機器,所以,沒有他就沒有《舌尖上的中國》,必須感謝他。

所有的主創,包括陳曉卿總導演本人,在做這個片子的時候,根本沒想過它會火,本來是拍出來,為給央視的紀錄片頻道填空的,(就跟央視電影頻道拍一大堆的電視電影同樣的做法),沒想到居然爆了。

爆了以後,就出現了分贓不均的問題。

陳曉卿導演當然會獲得榮譽。然後,整個利益鏈條上的人都要搶功勞,就把片子真正的那批主創給排擠出去了。

全國人民看《舌尖上的中國》,都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央視有領導就出來說,會很快拍第二部,名叫《舌尖上的小吃》,紀錄片的執行總導演任長箴聽說這事兒的時候,整個人都懵了。根本沒人跟她提過這事兒啊。何況,這跟這部片子原有的構架,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兒啊!

反正,拍《舌尖上的中國二》的時候,原先第一部的團隊都沒有參與,上的是央視的自己人。

當然,他們也沒有真的拍《舌尖上的小吃》,而是亦步亦趨的模仿第一部,以及其他國家拍中國跟食物有關的紀錄片(比如有一集中間的麥客,不但用了跟外國紀錄片相同的題材、內容,甚至用了一模一樣的主角。再比如說,其中有一集,中間的部分鏡頭,直接是從外國的紀錄片里剪來的,內容好像是關於一種魚的,具體我記不清楚了,當時還鬧過一點風波。)

所以,《舌尖上的中國2》,大約是第一部的六七成功力,很多人已經覺得不夠好了,但是許多原先很少看紀錄片的觀眾也不挑,這事兒也就平平常常過去了。

到第二部的時候,其實各種背後的勢力,已經都開始影響這部片子了。大家都知道,拍這部紀錄片能走紅,也能夠帶貨。

我當時有一個感覺就是,出現在第一部舌尖上的中國里的這些人,就是普通人正常的樣子,而拍第二部舌尖上的中國的這些人,臉上都寫滿了「我知道我快要紅了」。

關於裡面上海紅燒肉的那一集,當時很多人都吐槽說,人物故事跟美食沒有什麼關係。之後也有人質疑說,那裡面的小姑娘,跟分集導演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選她來出演,有想利用這部紀錄片在她走紅的路上推波助瀾的意思。

只不過,這個時候,央視還是要臉的,陳曉卿本人也不會容許太過赤裸裸的廣告。

之後再繼續拍下去,肯定會有無數人希望搭個順風車,把自己的利益綁進去,幾番利益博弈,主創還能不能扛住,就很難說了。

其實我覺得,《舌尖上的中國》本身已經結構非常完整了,沒有拍續集的必要。

中國是一個特別大的國家,不可能靠一部紀錄片把每個地方的美食都體現出來,嚷著拍續集,只能代表大家對它特別喜愛,以及遺憾自己地方上的美食或食材沒有出現在裡面而已,並不需要真正的拍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

繼續拍下去,只不過是狗尾續貂而已,一續再續,鬼知道是什麼東西的尾巴?


看了以前的一篇關於舌尖一的採訪文,導演組為了確保科學方面不出錯,特意找來科學顧問,為全是文科出身的導演組增設了一名資深理工科顧問。

這一季可能沒有科學顧問吧,幾乎看不到科學方面的解說。

—————————分割線—————————

暫時整理出一部分「可能沒有科學顧問」的佐證:

「鐵鍋厚薄恰當,糖漿始終沒有乾結粘鍋」,粘鍋跟厚度關係這麼大?!請解釋一下。

「火隨菜轉,菜隨瓢走,四野八荒之義蘊含其中」,四野八荒是啥,四野八荒之義又是啥?

「白菜向四個方位翻起,東西南北,散發著時光的幽香」,這句很好,有空間感有時間感,非常立體。至於時光的幽香是哪種香,這就是評論里提到的玄學了。

「生薑可以解淤泄毒」,哪本中醫書敢這麼寫?

「早春的菠菜為了抵禦寒風,自我提升糖度」,早春的菠菜怕是成精了,肯定是建國前的。晝夜溫差大導致糖分累積,有必要寫得這麼神奇(神經)?

更新一下這一點:評論里有知友給出了比較科學的解釋,早春的菠菜確實會有『為了避免菜葉在零度以下結冰而分解出糖分』的應激反應。節目里沒有給出詳細的科學解釋可能是囿於時長吧(然而故事卻沒少講)。

「一定要順時針疊拌,逆時反向,豬肉里的蛋白質會被破壞」,阿姨你好懂科學,逆時針能破壞蛋白質,蛋白質聽了想打人。

「一年中最低的太陽角度,使陽光格外燦爛」,那你讓夏天的陽光該怎麼冷靜面對這句話?

「五汁膏治好了兒子的咳嗽」,咳嗽的病因是什麼,沒說,治病的原理是什麼,說不出來。

「隨處可見的食材竟然都有益於養生」,???你確定???

「(葯食)有古人對宇宙和自身的理解」,玄學又來了。

「(用)傳統中醫藥材的炮製手法,消除副作用,變得更安全,更有效,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鼓吹用中醫藥材入食物製作葯膳很安全、更有效,醫院裡每年因亂吃中藥而慢性腎中毒患者還少嗎?

「關火後不能馬上開蓋,要等鍋里平靜下來,食物元氣全回到湯里」,這句真的忍不住笑出聲。食物元氣到底是什麼啊?需要平靜下來才能回到湯里。

「促使更多人養出正氣,固本培元,康健無疾」,這真的不是江湖騙子的台詞嗎? 以前那本被罵的體無完膚的中醫藥膳書《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忘了嗎?

——————————分割線———————————

更新第八集

最後一集終於沒有文案上的科學錯誤了,片中也出現了專門研究東北酸菜的科研團隊。

然而,然而,然而,

文案里正說著「全程無菌操作」,畫面里出現了工作人員:穿著潔白的工作服,光著手,不戴無菌手套,直接拎起一顆顆腌好的白菜準備包裝。

這個「全程無菌操作」,不得不服。

完。

——————————分割線———————————

承蒙一位我歷來就崇拜的大V點贊,因此得了大家這麼多謬讚,非常感謝諸位知友捧場點贊和評論。

當然,評論區也有知友問這篇回答是不是過於較真、吹毛求疵、跟風黑了?

所以在此貼一下我在評論里的回復:

是這樣的,術業有專攻,人難免都有自身的信息盲區。

如果對一部電視劇或者娛樂綜藝節目,確實沒必要吹毛求疵摳台詞。

但是,這是一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的受眾是全國無論貧富無論先進落後的每個地區人民,而且是有可能走向世界的(畢竟第一部已經拿去國際參展了,好像還得了什麼名次)。

每一個觀眾都有可能受其影響(我們大多數人看紀錄片不也是為了增長見聞,完善知識盲區嘛)。

那麼,製作者首先就應該拿出嚴謹的認真的態度來摳每個環節,然而事實是他們並沒有:故弄玄虛的文案,與文案不符的畫面,沒有科學依據的葯食鼓吹,大量的故事和廣告及少而又少的美食鏡頭,放任片中人物表達錯誤的理念,一味求古的價值觀等等,每一項都在為整部片子減分。

既然製作者不認真,就應該允許每一位觀眾幫助其「較真」。

如果我們觀眾也放寬標準,為其拍手叫好,那麼以後誰還會認真拍出精彩又科學的紀錄片呢。


接私信: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在問題「《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真的撲街了嗎?」中的回答已被建議修改,原因是包含「政治敏感」內容

----修改如下:

舌尖三是一部好作品,非常好

自從看了舌尖三,我一頓能吃三碗飯,腰也不痛了,腿也不抽筋了,醫生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健康了

舌尖三,就是這麼好

----給舉報的人道個歉,請不要再舉報了:備用輪胎


推薦閱讀:

從跟屁蟲紀錄片,感受世外桃源的不丹王國
人民公園:一部78分鐘一鏡到底的紀錄片
豆瓣9.6,這才是國產紀錄片之光
最懂中國的,可能是日本人
看完中國通史紀錄片100集從局部人物和劇情有什麼感想?

TAG:紀錄片 | 美食 | 食物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