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英倫對決:除了成龍大哥,背後的北愛問題你了解過嗎?

成龍近些年拍的電影都過於模板化,所以我對於他的新作<英倫對決>並無太大的興趣,儘管票價只要八塊八。但這兩天看到朋友說這部電影還不錯,是成龍近年來最好的作品,為了證實他們有沒有撒謊,我去看了。確實,<英倫對決>並非以往成龍的風格,雖然他還是承擔了幾乎所有的打戲,他在本片中是一名父親,女兒死於一次有預謀的恐怖襲擊案件,而在政治鬥爭中以一己之力為女報仇,為我們展示一個小人物跟命運的抗爭到底的精神。(怎麼感覺像是在讀語文課本)

不過,這一切要多虧劇本和導演,<英倫對決>是改編自史蒂芬·萊瑟1992年出版的小說《中國佬》(The Chinaman),編劇是大衛·馬可尼,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他,但要是提起《國家公敵》這部電影,或許有人會有印象。

簡單來說,《國家公敵》是一部關於國家與個人的對抗,試想,當你的敵人是一個國家時,你該怎麼辦?又能做什麼?而<英倫對決>成龍面對的不只是英國,還有北愛問題等,所以更加複雜和艱辛。

導演,馬丁·坎貝爾,似乎也不太有人知道,他拍過007系列電影,1995年的皮爾斯·布魯斯南主演的007電影《黃金眼》就是他導演的。當然,他也拍過其他電影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黑暗邊緣》。

如果你看過《黑暗邊緣》,那麼會有點驚訝,劇情和<英倫對決>幾乎差不多!!同樣是一個父親調查女兒死因,然後發現事件背後牽涉到的內幕竟然遠涉核武器甚至整個政府內部的問題。

所以馬丁·坎貝爾來拍攝<英倫對決>可以說是最合適不過了,他的風格乾脆不拖沓、冷靜又急切。

北愛爾蘭歷史

回到劇本上來,《中國佬》這本小說我沒看過,不知道梗概,所以只討論小說改編後的劇本。這個劇本其實是以英國、愛爾蘭以及北愛爾蘭三者關係為藍本,說起來有很長一段歷史。

愛爾蘭祖先是凱爾特人(Celts),西歐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他們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

從1169英王亨利二世的入侵到1801年成為英國的領土,愛爾蘭其實就是受害者,後來,他們反抗了,1919年的英愛戰爭簽下的英愛條約,讓愛爾蘭人民獲得自治權,1921年12月6日,英被迫允許愛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但北部6郡仍屬英國。

這北部6郡就是現在的北愛爾蘭,所以也算是歷史遺留問題。也許你會問為什麼祖國要放棄他的子民?英愛條約簽訂的時候,條約允許北方六郡(即北愛爾蘭)不參加愛爾蘭自由邦,讓他們自由選擇加入愛爾蘭還是英國。

而北愛爾蘭人民還是利益為主,所以選擇留在英國,但其實這裡面也是有玄機的。愛爾蘭是天主教為主,而北愛爾蘭天主教和新教混雜,據統計大概四六佔比,所以當初選擇留在英國也是情有可原的。

那北愛爾蘭的新教是怎麼來的?這又得追溯到英國1609年的阿爾斯特種植園殖民計劃,阿爾斯特(Ulster)是愛爾蘭古代省份之一,包括今愛爾蘭共和國的阿爾斯特省和北愛爾蘭的6個郡,所以,新教基本還是靠遷移過去的。

所謂,一山容不了二虎。北愛爾蘭在愛爾蘭共和軍的摻和下,天主教與新教兩大族群經常發生衝突,幾乎每年都會有人因此死傷。

大大小小的衝突很多,期間也衍生出更多其他宗教族群和問題,非常之複雜,我們只說幾個時間點和重要事件,一個是1968年,這一年普遍被認為是北愛問題的開端,一場大規模族群暴動在德里的警察和民族主義分子之間爆發。

1972年1月30日,在德里發生了一起至今仍未完全解密的事件,英國皇家傘兵持械屠殺了13名手無寸鐵的平民,起因是平民的遊行示威,因為這一天剛好是星期天,所以被稱為血腥星期天事件。

血腥星期天事件也引起不少公眾人物關注,他們將用藝術作品與其抗爭。

1972年甲殼蟲樂隊成員保羅·麥卡特尼在流血星期日後不久發布了一首名為《Give Ireland Back To The Irish》的單曲。

1972年甲殼蟲樂隊主唱約翰·列儂的《Sometime in New York City》專輯中有一首紀念這起事件的《Sunday Bloody Sunday》。

Well it was Sunday bloody Sunday

When they shot the people there

The cries of thirteen martyrs

Filled the Free Derry air

Is there any one amongst you

Dare to blame it on the kids?

Not a soldier boy was bleeding

When they nailed the coffin lids!

Sunday bloody Sunday

Bloody Sunday"s the day!

這是一個血腥的星期日,當他們向人群開槍時,13名烈士的聲音在自由德里的天空回蕩。當棺材被牢牢釘上,你們還會責怪孩子嗎?因為沒有一個士兵流血……

1983年U2的第三張專輯War里的《sunday,blood sunday》就是對這一事件的批判。從歌詞中我們可以聽出U2對血腥星期天的憤怒。

I can"t believe the news today

我不敢相信今天的新聞  

Oh,I can"t close my eyes  And make it go away  

它無法讓我閉上眼睛選擇置之不理

?

拍過《諜影重重》系列電影的英國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在2002年的時候就專門導演過《血腥星期天》,該影片與《千與千尋》並列獲得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血腥星期天事件被英國政府隱瞞了38年之久,直到2010年6月,這份長達5000頁的報告才得以公諸於世。

1981年愛爾蘭絕食抗議,新芬黨重現。新芬黨可以說是北愛問題的產物,該黨主張用武力結束英國對北部的佔領和南北分治局面,建立「民主的、社會主義的、統一的」愛爾蘭共和國。1970年又分裂成正式派和臨時派兩大派。正式派於1977年組成新芬工人黨,臨時派成員大多是主張武力統一的民族主義分子。

似乎扯得有點遠了,總之北愛爾蘭問題目前仍然未能得到妥善解決,衝突仍然在繼續。

1990年開始,聯合派和民族派的主要半軍事組成達成一個不太可靠的停火協議。<英倫對決>的故事背景應該就是從這個時候。

2007年,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達成協議,四黨組成的聯合城府宣誓就職,北愛正式恢復自治政府。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影響到北愛爾蘭利益,又讓北愛問題被推至風口浪尖。

註: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維基百科。



推薦閱讀:

白鹿原第20集劇情介紹?
如何評價李連杰電影《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作為一種後意識形態原樂的《紅海行動》
有向華強的演員經歷嗎?
《盲山》和《盲井》這種電影怎麼評價?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