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網路購物趨於理性?
看到這樣一句話,印象頗為深刻:你花的每一分錢,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雖然只是賣家營銷的一句廣告語,卻也不能否認這是一個事實,是一種生活哲理。
人生最根本的兩大問題,就是掙錢和花錢。能不能掙錢是一個人的辦事能力問題,會不會花錢則是一個人的生活藝術問題。
買買買,從來不是簡簡單單地花錢而已。
你花的每一分錢,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1.貪圖便宜族
情景一:看見別人買,也跟著去搶
你有沒有衝動消費後特後悔的事?看很多人在搶購特價物品,一時衝動跟著去買,事後發現這些物品根本用不著或根本不適合自己。
斯蒂芬·李柯克說,廣告是儘力抑制人類智力以便從中牟利的科學。所以我們在購買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不需要的決不能花。
情景二:不斷從市場上買便宜貨囤積
怕漲價,搶購了一箱肥皂,用到後來,超過保質期,洗不了衣服,只能丟棄;冰箱里塞滿了蔬菜,貪圖便宜,還是買了一大包特價菜。結果吃不了,本來想節約,卻又造成了另一種不必要的浪費。
我有位朋友特別喜歡囤紙巾,手帕紙盒裝紙捲筒紙,塞滿了小小的儲藏室。一次樓上住戶水管漏水,殃及他家,紙巾來不及搶救,悉數泡在水中洗澡。
我也曾經買過很多因為貪圖打折或者便宜而再也沒有用過的東西,每當面對它們心裡就有點生氣。終於有一次在年終大掃除的時候,把這堆雞肋或扔或送處理掉了。
我下決心不在這種小便宜上浪費錢,也會在每次花銷前問自己——添置它有必要嗎? 能夠物盡其用嗎?可以反覆使用嗎?
情景三:路邊推銷貪便宜上當
下班路上有人推銷新款手機,說是工廠直接帶出來的,比市場價便宜一小半。經不住誘惑買下了,結果是假貨。
我媽最喜歡看的節目就是《法制進行時》,裡面有各種匪夷所思的騙局,主持人最常說的話之一,就是「只要不貪小便宜,就不會上當。」
英劇《飛天大盜》,每一群高智商的騙子合夥詐騙,他們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也是:「只要你不貪婪,我就騙不到你。」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說過,人生最有意義的部分,就是你做過的那些選擇。每一次做選擇,其實就是其中的兩個靈魂中一個佔了上風的結果——決定你是誰的,不是你的天賦,而是你的選擇。容易被騙、愛貪小便宜,其實折射的就是這種選擇。
同樣直觀反映出選擇的還有我們的消費結果。錢被騙走,從一定意義上,也是消費選擇的結果—— 你選擇貪小便宜,於是為這樣的結果買單。
一個開網店多年的朋友說,她在淘寶上基本不買食品,買其它日用品,也是選擇品牌直營店或旗艦店,或是選同類產品中比較貴的,品質相對有保障。
2. 海淘代購族
情景一:免稅店裡瘋狂購物
每次去國外旅行,出發前,都會帶上親朋好友相托的一沓厚厚的購物清單。
放眼望去,機場和各大免稅店,都是拎著大包小包的中國遊客。退稅處排著長龍,也是清一色的中國遊客。
滿大街一派火爆的購物氣象:初階的有買化妝品的,買名牌包包的。進階的有買電飯煲,買電吹風,買保溫杯,買電動牙刷的。還有不少注重生活品質的,買奶粉、買尿不濕,買藥品,買洗髮水,甚至衛生棉的。
白領麗人酷愛挎名牌手袋,「手袋黨」已成一道風景。一朋友說:男人看錶,女人看包,把錢用在值得投資的「刀刃式」單品上,是投資女性「面子」工程的訣竅。名牌手袋雖單價昂貴,但使用率高,出得了場面。類似值得投資的單品還有大衣、眼鏡等。
情景二:海外代購
有個朋友,洗髮水必定選用某款海外代購品,說是超市裡的那些洗髮水用著易掉發。
還有個朋友,是個海淘的堅實擁護者,家裡的日用品,孩子穿的衣物,上學用的文具,清一色都是國外帶回來的。
於是,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開起了淘寶店,做起了海外代購生意。
不是他們崇洋媚外,確實很多東西比較好用,價格又比國內的同類產品便宜。少花錢辦好事,經營好高品質的生活也是一種理財方式,更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這些在免稅店裡瘋狂購物和網上海淘一族,大概都算是中國當今的中產階層,是理性消費的中堅 。他們很難被忽悠,也不容易被廣告打動,他們當然喜歡價廉物美的商品,不過他們同時更是「性能偏好者」,是一群願意為新技術和新體驗買單的人。
3.為情懷買單族
情景一:為情懷買單
有個朋友,辭職花了三個月騎行西藏。他說,如果說這是情懷,那就是我在為自己的情懷堅持,在用錢來為我想要的那個世界投票。如果它成功了,那我為自己喜歡的世界投了一票。如果它失敗了,那我失去的是金錢和時間,收穫的是我為自己喜歡的世界曾經嘗試過盡一份力。
後來他頂著一張滄桑無比的高原紅臉回到原點,繼續從頭開始找工作。
還有個朋友特別喜歡羅永浩,放著IPHONE不用,買了部鎚子手機。
騎行西藏、大理開客棧、城市開咖啡館成為了當今社會三大俗。其實不是做這些事的人俗,而是現實世界總會有各種的無奈,沒人願意去為這些情懷花錢。長此以往,情懷倒成了一個調侃的詞了。
人最終都是要和這個世界握手言和,抗爭與逃避,也是一個人的成長所要經歷的,只不過有些人表現得明顯而已,有些人只是一種心理活動。
情景二:體驗消費族
有個朋友經常帶幾歲的孩子上兒童劇院看話劇,孩子稍微大點後就帶去聽音樂會。她說,即使孩子睡在劇院里,也比睡在家裡好。
她也經常帶孩子去旅行度假,她認為,多去幾個國家,才會知道世界上有那麼多的風俗民情,那麼多的生活方式——生活狀態、文化傳統、經濟結構,看多了就能看出門道和規律。
她的家庭條件允許她進行這種體驗式消費,而她說她只選擇把錢花在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和事情上,現在買的每一樣東西,都是質量很好,自己又非常非常喜歡的,它們未必是大牌,也未必是特別昂貴。每天醒來被自己喜歡的物質圍繞的感覺真的是太好了,美好物質組成了一座堅實的城牆,把自己好好保護起來—— 尤其是那些外人看不到的、卻一直陪伴在你身邊的東西。
說到底,你花的每一分錢,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你構築自我,擴展格局,吃喝玩樂,都是在建設自己想要的那個世界。既然需要花費同樣的代價,為什麼不選擇最好的那一款給自己呢?
我們不妄加評論哪一個世界是最美好的,只需知道,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是大家消費出來的。
4. 花錢是門藝術,如何分配你的開銷
有的人說只要有了錢,誰不會花?錯,花錢真的不是那麼簡單,它不僅僅是消費,更是一門藝術,需要用心去展現的藝術。如果說賺錢是一種能力的話,花錢是一種更重要的能力。
張愛玲在《童言無忌》中說:「從小似乎我就很喜歡錢,……我喜歡錢……我不知道錢的壞處,只知道錢的好處」,錢予人的安全感,本身也算是社會賦予它的特殊價值之一,但在解決了基本的生活問題之後,多出來的那一部分價值則是我們主動賦予它的。
就像在超市裡面多琳琅滿目的零食,你是被包裝吸引,被口味吸引,還是照舊的為習慣愛好買單呢。
廣告公司因是商家的利益共同體,則更加傾向於「誤導」大眾。他們會聘請心理學家出謀劃策,以掌握大眾的行為動機;他們會聘請設計師設計精美有創意的圖案,因為大眾會僅僅因為美觀而購買某種商品。
如果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為你的未來投票,你會如何分配自己的開銷呢?
1、「買什麼」——要按需消費
有了錢,並不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要分辨出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哪些是浪費的,知道該花的錢要花,不該花的錢要省。
商品是買不完的,我們必須學會理性地取捨,在滿足部分願望的同時,就得節制其他的慾望;一個人的財富是有限的,要把更多的錢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2、「向誰買」——要比較與選擇
不要見到自己要買的東西就付錢,買東西前要貨比三家,要比較貨品的質量與價格,比如超市裡的水要比遊樂園裡的便宜多了,適當多備點,還有最好帶個水杯,喝免費提供的飲用水。總之,學會綜合考慮,選擇性價比較高的購買。
3、「怎麼買」——要討價還價
「討價還價」其實是一個有趣的心理遊戲,商家的出價與物品的實際價值之間是有空間的,要學一點「生意經」,避免「吃大虧」;同時,在討價還價過程中,我們的語言表達也得到了鍛煉。
總之,花錢時要考慮自己的需要、商品的質量,還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不能盲目。
同時,我們教導孩子在零用錢的花費上,有一個「紅、黃、綠燈」原則:
「紅燈」:當你的要求超出所擁有的零用錢時,對自己說:「這樣東西我現在可以不買。」在心中亮起一盞紅燈,提醒自己。
「黃燈」:買東西時,先問問自己:「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如果回答『是』的話,就可以考慮購買。
「綠燈」:在自己取得一些小小的進步時,可以用零用錢買一件小小的禮物送給自己,作為獎勵。
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會使我們懂得很多道理,怎樣花錢也是一樣,應該有計劃、有節制、有條理的進行消費,花錢時要考慮家裡的經濟情況,要量力而行。另外,在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該花的錢必須花,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能浪費,只要大家把想要的,該要的和能要的這些因素統一來考慮,你就能做到合理用錢、正確消費。
總結一下就是:「應該用的錢,千萬百萬也不要吝惜,不應該用的錢,一分也不要浪費。」
5. 善於思考的人能掙會花、清醒敗家
這是你所喜歡的世界?
它為什麼變成這樣?
它未來又會變成怎樣?
會不會變成你所喜歡的那個世界?
有人分手後,給自己買了一隻貓做陪伴;有人求職被拒,買最愛的冰淇淋撫慰自己;有人偶爾買奢侈品,是為了告訴自己配得上這些好東西;有人在異地,給老家的爸媽快遞東西作為不能陪在左右的補償;有人為了給孩子買更多的繪本而捨不得買一件長草已久的好大衣……
在我們為心情、為體驗、為見識、為愛的人而買的時候,代表著我們在乎什麼、認同什麼、追求什麼。
當你已經認可「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為想要的世界投票」這句話時,那麼選擇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因為一旦投錯一票,可能就離想要的世界遠一步。
雙11是令人亢奮的時節,也是需要大量且密集思考的時節。通過清醒地思考為什麼而買,並能以更少的代價嘗試更多的好物,買給愛的人,為想要的世界投票。
善於思考的人能掙會花、清醒敗家。有句話說,你性感因為你思考,聰明人用思考保持致命的吸引力 。
祝人類清醒度過雙11。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