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與北約「千年寒冰」 特朗普「暖風」,你如何看待?

2月7日,作為北約對抗俄羅斯前線增兵計劃的一部分,首批130名德國士兵已經抵達立陶宛,後繼將有總計450名德國士兵部署到立陶宛。這是二戰後俄羅斯首次在自己家門口「看到」德軍。面對這一挑釁,俄羅斯強硬回應,戰略轟炸機高調巡航環繞歐洲海岸並進行洲際導彈試射,俄空天部隊和西部軍區也迅速進入最高戰備狀態。而在2月15日,北約防長會議召開,如何對抗「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成為重要議題之一。作為回應,16日,俄駐北約代表指出,若與北約對話無成果,俄將失去對話興趣。

![](http://d.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b9a1c86905f431adbc874b3d7e068099/a8ec8a13632762d0fc158944a9ec08fa513dc625.jpg)

俄與北約互相出拳,雙方對抗呈現愈演愈烈的態勢。曾幾何時,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還對俄頻頻「點贊」,營造出美俄關係即將改善的大氛圍,而其拋出的「北約無用論」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人驚呼俄羅斯與北約是否會握手言和?

![](http://b.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ab24e0c8988fa0ec7f926c0913a775d8/0eb30f2442a7d9330161c688a44bd11372f0017b.jpg)

北約的「咄咄逼人」和俄羅斯的「強硬回擊」,無疑打破了這一幻想。俄與北約的緊張關係,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俄羅斯與北約在烏克蘭、敘利亞等議題存在結構性矛盾,同時雙方高度不信任,這「千年寒冰」,豈是特朗普「一陣暖風」便能化解?無疑「北約過時論」只是一種噱頭,北約與俄羅斯關係短期難以改善,將長期處於對峙狀態。

![](http://g.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f73e2e10bffd5266a77e34109e28bb1d/8d5494eef01f3a295b00f7359025bc315d607c04.jpg)

**俄美關係改善有限**

作為北約戰車的「馬車夫」和「引擎」,美國對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北約與俄羅斯關係。特朗普上台,雖頻頻對俄釋放暖意,但俄美存在結構性矛盾,即使關係改善,也十分有限。這決定了俄與北約對峙將長期存在。

一方面,俄美結構性矛盾不可調和。北約東擴和對俄擠壓是美既有方針與固定政策,遏制俄羅斯,維護霸權是美國國家戰略,更是美國主流精英的共識,這不會因為特朗普的上台而改變。而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更是橫亘美俄間不可逾越的障礙,兩國可謂「針尖對麥芒」。2月14日,白宮發言人稱,特朗普要求俄羅斯將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俄迅速回應,稱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沒得談」。兩國立場的截然不同,由此可見一斑。另一方面,美國「仇俄」情緒深厚。美國民眾反俄聲音不小,國會主流建制派反俄仇俄思維更是濃厚,對俄羅斯始終保持比較警惕的態度。近日,「弗林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美國內主流媒體大肆渲染,力圖打造成「新水門事件」,不僅民主黨人虎視眈眈,要求展開獨立調查,包括共和黨人也反戈一擊,試圖藉此阻止特朗普政府緩和對俄關係。有專家分析,這僅僅是美國內反俄勢力對特朗普親俄立場「反攻」的開端。

「大勢比人強」,「特朗普暖風」難以緩解「千年寒冰」。於是我們看到這樣一幕:一邊是俄美總統間相互點贊,友好互動,另一邊是美俄軍相互「出拳」,「秀肌肉」。繼上月美軍裝甲旅部署波蘭後,2月10日,美國向東歐增派24架阿帕奇,參加「大西洋決心」行動,加大軍事威懾力度。近4500名美軍被部署到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美軍大量武器裝備進入歐洲,這是美國冷戰後在歐洲部署的最大規模軍隊和重武器,旨在遏制俄羅斯的擴張,同時顯示出華盛頓對北約盟友的承諾。

**歐洲深患「恐俄症」**

1月24日,烏克蘭政府軍和烏克蘭東部地區民間武裝再次激烈交火,雙方均使用了重武器,造成武裝人員和平民重大傷亡、軍事和民事基礎設施被破壞。

烏克蘭戰火再起,讓北約與俄羅斯再次「拔刀相向」。這也預示著,俄與北約「死結」一時難以解開。一方面,烏克蘭是俄歐關係的關鍵詞,俄歐在烏克蘭東部、克里米亞問題存在根本性分歧。此番烏克蘭戰火再起,衝突不斷升級,給本已脆弱的俄歐關係火上澆油。另一方面,烏克蘭和東歐國家唇亡齒寒,烏克蘭危機讓東歐國家感受到現實威脅,迫切希望北約採取集體防務措施保護自身權益,而這極大地激怒了俄羅斯。2月16日,立陶宛議會緊急批准與美國的防務合作協議,對部署在立陶宛的美軍地位進行了明確界定。其他東歐國家也紛紛向北約伸出「橄欖枝」,力邀北約駐紮。

歐洲國家忌憚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深患「恐俄症」,對俄維護自家後院「杯弓蛇影」,這是導致北約與俄羅斯對抗的更深層次原因。歐洲在地緣上直面「北極熊」,沙俄的「沙文主義」、蘇聯的「鋼鐵洪流」曾使歐洲深陷恐懼。冷戰鐵幕落下,新生的俄羅斯放棄稱霸,向歐洲伸出橄欖枝。完成使命的北約本應退出歷史舞台,但歐洲國家卻繼續以北約為工具,妄圖進一步肢解俄羅斯,來擺脫「恐俄症」,從而獲得安全感。而這無異於南轅北轍,北約的步步緊逼,只會激起俄羅斯的反抗,從而引發更深的「恐俄症」,形成致命的惡性循環。喬治亞戰爭,烏克蘭危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

**俄羅斯強硬回擊**

經濟制裁、輿論唱衰、政治孤立、軍事打壓,一直是俄羅斯自烏克蘭危機以來面臨的地緣政治現實。面對北約的「咄咄逼人」,俄羅斯從精英到民眾對西方普遍反感與憎惡,對與北約改善關係不抱有希望。而迫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考慮,俄羅斯在新修正的軍事學說中已經把北約列為其主要外部威脅,這種判斷在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面對「特朗普暖風」,俄羅斯總統普京清醒地認識到,削弱俄羅斯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美國從骨子裡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更不會因為特朗普的示好言論而放鬆對北約的警惕。

面對北約的「咄咄逼人」,俄羅斯唯有強硬回擊,一方面,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已成為既定事實,俄羅斯需要示強,以鞏固前期戰果,並進一步迫使西方承認烏克蘭為俄羅斯勢力範圍;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對俄政策尚未明確,美對俄政策正處於調整中,俄羅斯需要在烏克蘭博得主動權,從而增加在未來和特朗普政權談判和改善俄美關係的籌碼。

面對北約咄咄逼人的態勢,俄羅斯一如既往地在軍事層面強烈反制,雙管齊下,同時加強核與非核戰略力量建設。一是加強核威懾力量。以核反擊作為非對稱的軍事鬥爭準備,是俄羅斯軍事反擊的重點。俄羅斯加快在西部邊境,加里寧格勒等地區部署「薩爾馬特」「邊界」「巴爾古津」等戰略、戰術核導彈,以核威懾北約。同時俄羅斯正在研製新的核彈,其威力為4000萬噸級TNT,比1945年美在廣島和長崎投擲的核彈威力大2000倍。二是加強西部地區的軍事力量部署。作為對北約的反制,俄增加針對性的軍事演習次數,加大對其西部邊界的軍事部署,做好戰鬥準備。俄羅斯陸軍已經在靠近歐洲的西部軍區部署了至少約15萬人的陸軍兵力,主戰坦克超過1000輛,另有1400門自行火炮,1000門火箭炮。2017年,俄羅斯將進一步進行軍事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提升軍事作戰能力,加強西部空天軍力量建設,加快改善俄歐邊境方向軍事態勢的步伐。

結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俄美歐在烏克蘭、敘利亞等議題存在結構性矛盾,同時雙方高度不信任。俄與北約對峙,有著深層次的歷史根源和現實緣由,涉及諸多因素。即使特朗普釋放暖意,也難以化解雙方隔閡。俄羅斯與北約握手言和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短期內難以改善,將長期對峙。(文/萬宇)



推薦閱讀:

紀念人民軍隊——工農紅軍建軍一百周年
【名槍印象】槍械專業學生印象里的M16步槍
民用航空發動機自主化,中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中國陸軍列裝多少輛99式主戰坦克才能滿足國防需要?
植物大戰殭屍軍事版有哪些殭屍和植物?

TAG:軍事 | 政治 | 共和黨(美國) |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 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