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的才能,在東吳是否被埋沒?

周瑜死後……龐統回荊州歸隨劉備

甘寧的謀略不差,周瑜時期能出謀劃策、幫助呂蒙,加上(攜帶流民俠客)熟悉蜀地荊州。

想不到周瑜死後,甘寧成了「斗將難得」,經常惹到呂蒙不悅、違反吳國法制。

所以這個題目我想問的被埋沒的才能是指

1、出謀劃策的能力;

2、蜀地荊州的情報能力。


甘寧只是粉絲多,性格叼,所以更為出名。東吳的能人本來就多,甘寧一有性格劣勢,二是賊盜出身,在當時評價人的能力,性格、出身、氣質都很重要。豪強的甘寧顯然沒能跟士人混在一起,而是跟周瑜、呂矇混在一起,缺乏支持力。他大約在建安十年才加入東吳,論資歷眾將也不服。

江東武將在沒有大功的情況下是按資歷排,最早能拿到偏將軍的是董襲、陳武,這兩人為孫策開拓江東時就已在,接著是蔣欽、周泰。而呂蒙、凌統是少有的憑才能追趕向前的後輩。問題就在這裡,甘寧的資歷其實比呂蒙、凌統都還淺,如果他能多熬幾年,把蔣欽、周泰熬死會有出頭之日。

至於你說甘寧才能就高於諸將嗎?蔣欽雖無呂蒙的謀略,卻很早就督率萬人,他與呂蒙是並列,後才被呂蒙反超。他對徐盛不計前嫌這點就很有大將之風,反觀甘寧麾下的小童罪不至死,得呂蒙收留,甘寧忽悠呂蒙他媽交還小童,以私刑殺之,這種事情傳出去,甘寧如何駕馭諸將?更別說屢屢觸犯將令一事,需要呂蒙的支持才能穩住地位。

周泰是沒什麼大將之風,被朱然、徐盛等人嫌棄,但是架不住他能打,周泰在濡須口之戰也是反覆衝出去跟曹軍打,只是本傳寫的沒有百騎襲營那樣傳神,只能通過孫權逼周泰喝酒去回憶其英勇事迹。

隨著江東政權進化,兵權開始轉入陸遜、步騭、諸葛瑾、朱然一伙人手中,軍隊已不再以純粹武將為核心。

甘寧和潘璋類同,都屬於有才能,性格有缺陷一類。行跡是豪俠作風。潘璋於江陵之戰謀劃火攻,差點就造成周瑜、陸遜般的功業,潘璋對孫權還更為聽話,甘寧排隊指不定還要排在潘璋之後。

後起之秀中朱桓、全琮還是很大的威脅,朱桓以數千破曹仁數萬,全琮有錢任性,瞬間給你爆出一萬精兵。甘寧能活到那時,也不見得斗得過這兩人。

單單因為甘寧與周瑜都有二分天下的謀略,就認為甘寧才能很高,是對軍事才能有錯誤的理解。都督諸將需要有持重的性格,公正的法令,寬懷的胸襟。

甘寧這類將領就跟李雲龍一樣,隨著左權戰死,陳賡調離,李雲龍成了沒人疼的孩子,在加上個人風格濃厚,有軍閥傾向註定進入不到最高級別領域。再說了人家丁偉不比你李雲龍適合做總司令嗎?然而最後活下去卻是孔捷。

甘寧多活些年,遇上孫權搞文......中書典校運動,還不知得遭多少罪。

東晉名將甘卓才是真正的大將之風,為政簡惠,善於綏撫,估稅悉除,市無二價。州境所有魚池,先恆責稅,卓不收其利,皆給貧民,西土稱為惠政。武昌既定,據其軍實,鎮撫二州,施惠士卒,使還者如歸。


甘寧出身殷富豪強,所謂盜賊出身,其實是甘寧年少時做過遊俠。甘寧在20多歲時開始讀經,在益州做過計掾,和蜀郡郡丞,屬於讀經士人。而甘寧的早年遊俠經歷,與【好遊俠】的袁紹、【路中捍鬼】又【俠氣聞】的袁術、【任俠放蕩】的曹操等人相似,屬於當時士人的常見行為。

在談論甘寧才能是否被埋沒時,很多人會從甘寧年輕時的遊俠經歷,或作為東吳勇將,這兩方面來延伸

  • (注1)三國志甘寧傳:少有氣力,好遊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隨,挾持弓弩,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人與相逢,及屬城長吏,接待隆厚者乃與交歡;不爾,即放所將奪其資貨,於長吏界中有所賊害,作其發負,至二十餘年。止不攻劫,頗讀諸子,乃往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後轉託黃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 (注2)吳書曰: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聞於郡中。其出入,步則陳車騎,水則連輕舟,侍從被文綉,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繒錦維舟,去或割棄,以示奢也。
  • (注3)魏書:為長水校尉,好奢淫,騎盛車馬,以氣高人,語曰:『路中捍鬼袁長水』。

甘寧年少【好遊俠】時,召集少年,居然隨意與【屬城長吏】談笑風生,不開心了,就搶東西,進而造成官吏們荒廢職責的後果(注1)。而甘寧【步則陳車騎,水則連輕舟,侍從被文綉......以示奢也】(注2),其實和袁術【好奢淫,騎盛車馬】(注3)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注4)吳書曰:寧本南陽人,其先客於巴郡。寧為吏舉計掾,補蜀郡丞,頃之,棄官歸家。

但一些不為人注意的史料卻記載了甘寧早年在益州的官場經歷。甘寧在20多歲時,開始【讀諸子】,【讀諸子】就要涉及讀經了。能夠讀經,就意味成為士人,然後甘寧在益州當過計掾,和蜀郡郡丞,首先計掾是什麼官職,來看下面幾條史料:

  • (注5)原別傳:時魯國孔融在郡,教選計當任公卿之才,乃以鄭玄為計掾,彭璆為計吏,原為計佐。
  • (注6)後漢書百官志:秋冬遣無害吏案訊諸囚,平其罪法,論課殿最。歲盡遣吏上計。
  • (注7)盧植注曰:計斷九月,因秦以十月為正故。

計掾是郡長官的重要屬吏,如果地方政府向朝廷彙報當地的治理狀況,和財政情況,就要派計掾上京,這稱為上計。像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就當過北海太守孔融的計掾(注5)。每年地方都要向中央政府上計(注6),一般上計時間在9月(注7)。

計掾不過百石,卻極有可能肩負起上計的重責,一旦計掾被選派上計,就是從地方到中央,需要面對朝廷的公卿了。換句話說,甘寧擔任的計掾,有上京的機會,而且職責重大。再來看郡丞的情況:

  • (注8)後漢書百官志:凡州所監都為京都,置尹一人,二千石,丞一人。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人。郡當邊戍者,丞為長史。
  • (注9)古今註:建武六年三月,令郡太守、諸侯相病,丞、長史行事。十四年,罷邊郡太守丞,長史領丞職。
  • (注10)三國志諸葛亮傳: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

郡丞是東漢郡的重要官員,每個太守,都要配備郡丞1人(注8),建武六年(公元30年),朝廷命令,一旦郡太守生病,郡丞就要行太守事(注9)。諸葛亮他爹一輩子到頂,也就泰山郡郡丞(注10)。而甘寧當過計掾後,居然能夠【補蜀郡丞】,蜀郡可是益州大郡,可想而知甘寧處在什麼層次了。其實甘寧在益州擔任計掾、郡丞的畫風應該是這樣,拿筆算賬。

  • (注11)英雄記曰:焉死,子璋代為刺史。會長安拜潁川扈瑁為刺史,入漢中。荊州別駕劉闔,璋將沈彌、婁發、甘寧反,擊璋不勝,走入荊州。
  • (注12)吳書曰:寧將僮客八百人就劉表。表儒人,不習軍事。時諸英豪各各起兵,寧觀表事勢,終必無成,恐一朝土崩,並受其禍,欲東入吳。
  • (注13)三國志甘寧傳:後從攻皖,為升城督。寧手持練,身緣城,為吏士先,卒破獲朱光。計功,呂蒙為最。寧次之,拜折衝將軍。後曹公出濡須,寧為前部督,受敕出斫敵前營。
  • (注14)建康實錄曰:(建安)二十年......冬,折衝將軍、升城督甘寧卒。

如果東吳甘寧和《英雄記》里195年左右在益州叛亂的甘寧,屬同一人的話,那就此推算甘寧的年齡,從遊俠當到20多歲,然後開始讀書學經,成為士人,最後有資格擔任計掾、郡丞,再去職,再叛亂,逃出益州,也許甘寧195年到荊州時,差不多有30多歲了。

而甘寧與【僮客八百人】(注12)在荊州江夏被黃祖截留,又被視為普通人而遭受冷遇,203年後得蘇飛幫忙,才得以投奔東吳,為孫權獻上奪取荊州之計,估計此時甘寧要40歲了。之後甘寧追隨孫氏參與征討江夏、赤壁、南郡。

213年曹操進攻濡須口,甘寧率領百餘人襲擊曹營,估計甘寧此時要50歲了;214年,甘寧參與進攻皖城,並為先登(注13),期間甘寧還被任命為西陵太守,不過《甘寧傳》似乎對濡須和皖城2戰時間記載有誤。

215年甘寧從攻合肥,為孫權保駕護航,但之後甘寧就再也沒有參戰記載。據《建康實錄》,甘寧死於當年冬,也就是215年冬(注14),估計死時50多歲,倒談不上什麼英年早逝。下面是線裝書《建康實錄》記載的甘寧去世時間,215年冬。

《吳書》記載了甘寧早年在益州的官場經歷,而《三國志甘寧傳》則忽略了。

從甘寧當遊俠時,能夠隨意與當地縣政府談笑風生,並搗亂,而很難有人管。此外,甘寧出入奢華,在20多歲開始讀經書後,就能當計掾,補郡丞,這對地方大姓來說,也是非常高的起點。而甘寧從益州流落到荊州江夏時,居然還能帶著800奴僕。

顯然,甘氏從南陽遷徙到巴郡臨江後,已逐漸成為當地大姓、豪右,換句話說甘寧出身巴郡的殷富豪強,並非甘寧年輕時當過遊俠,就是盜賊出身。袁紹、袁術、曹操都有遊俠的經歷,為何對甘寧的印象就是出身盜賊了,難道是因為甘寧做遊俠兒時,掛鈴鐺的關係?

  • 甘寧在東吳成為武人,經常身先士卒,衝鋒陷陣,雖然也擔任過西陵太守,但其在益州擔任計掾、郡丞的文官特質,似乎並沒有完全顯現,從甘寧所獻策略來看,也絕非區區一勇將所能概括,所以我認為甘寧才能是否被埋沒,大概就在於此。

不過,東吳士人轉武人,擔任武職有很多,算是東吳的一種特色,周瑜、魯肅、步騭等人皆數此類,但周瑜、魯肅好歹給人帶有儒將的印象,步陟也當過東吳丞相。

而像甘寧年輕時只是遊俠,成長後變讀經士人,在益州擔任過計掾、郡丞的重要文職,跑到東吳擔任武職後,留給後世之人,卻只剩下強盜土匪,或衝鋒陷陣的勇猛武將的形象,這不免有些遺憾了。

按照遊戲的標準,我給甘寧的政治,少說給60吧!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我的歷史專欄:

修正漢末三國和一些歷史的偏差?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甘寧運氣不好。

甘寧水賊團先是從益州跑到南陽,然後又從南陽跑到江夏,最後跑到東吳做個降將。觀其人生軌跡,完美錯開了另一個著名的黑幫頭目劉備。

甘寧水賊團本來有800人,混到南郡之戰時所部也只有千人。當時甘寧一部獨當曹仁五六千人,「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逼是裝完了,只是事後也沒見啥封賞。後來隨魯肅駐益陽對關羽,更慘到所部只有300人。

直到濡須之戰,甘寧夜襲曹營浪了一大圈,大帝才慷慨地給甘寧增兵2000人。之後第二年就是著名的逍遙津之戰,甘寧與凌統斷後死斗,「寧厲聲問鼓吹何以不作,壯氣毅然,權尤嘉之」。

然後沒然後了。

如果老老實實留在襄陽等劉備,就憑他的騷操作,怎麼也該是個征東將軍。


甘寧

是東吳十二虎臣里最厲害的一位,也可以說猛地一塌糊塗,連太史慈也及不上他。

甘寧早年是水匪出身,可以說是一位絕對的傳奇人物了。從小就喜歡打抱不平,在江上也是刀口舔血、打家劫舍。後來就投靠了劉表,效力再黃祖手下,也是屢立奇功,射殺了東吳大將凌操,還救過黃祖一命。

但是因為黃祖看不起甘寧的出身,所以甘寧一直不得重用,最後被黃祖逼得投了孫權。甘寧到東吳以後,就跟孫權說要二分天下,孫權就覺得這個人非常了不起啊,很快就在孫權手下做了大哥。

跟著周瑜在北邊拒曹操於烏林、跟魯肅一起鎮益陽、拒關羽,跟張遼在合肥打也是憑百十號人就去劫了曹營,孫權大讚「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

但甘寧這麼牛逼,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僅僅擔任折衝將軍、西陵太守這種中低級的官職,手下最多時也不過數千兵馬,根本無法進入東吳的權力核心。

這當中原因很複雜,首先是甘寧這個人。怎麼說,心狠手辣,為人歹毒,喜歡濫殺無辜,了解的人都知道,甘寧這個人比較高調,經常很孫權對嗆,忤逆上司,要不是呂蒙老是給甘寧擦屁股替他求情,不要說建功立業甘寧早就掛了。其次說他的頭腦,雖然甘寧打仗都還不錯,也算有勇有謀,文韜武略都會一些,但是這樣的人適合衝鋒陷陣,不適合去做統帥,也不適合當文官。怎麼說,甘寧在東吳的地位,類似於僱傭軍這種性質。最後還有一點很重要,環境。東吳是什麼地方,從孫堅飯孫策再到孫權,能把持局勢坐頭把交椅靠的是什麼,各級元老和士族子弟的支持,這些甘寧這個外來戶都沒有,所以他能做到折衝將軍西陵太守已經是他的本事了,再往上,難!!!


甘寧這個人有勇有謀,一定程度上確實被埋沒了,尤其個人待遇配不上其才能和功績。

【◎何焯曰:甘寧可為特將, 督萬兵臨敵場,吳人未竟其用。】

【◎潘眉曰:甘寧之勇烈功績, 與魏典韋相上下,韋不封侯,寧亦不封侯,酬功之典, 均為未副也。陳《志》以程、 黃、 韓、 蔣、 周、 陳、 董、 甘、 凌、 徐、 潘、丁為一卷, 考韓當封石埭侯,周泰封陵陽侯,徐盛封蕪湖侯,潘璋封溧陽侯,丁奉封安豐侯,皆及身封侯。 追論程普功,封子咨為亭侯; 追論黃蓋功,賜子柄爵關內侯; 追錄凌統功,封子烈為亭侯,烈有罪,弟封復襲爵; 又蔣欽子壹封宣城侯,陳武子脩封都亭侯,表封都鄉侯,皆封其子。不封侯者惟董襲、甘寧。《襲傳》不言有子, 或其人本無胤嗣。若甘寧則身未封侯,而其子於未得罪前亦不加追錄,則所以待寧者, 不亦薄乎! 】

甘寧凶暴好殺,而且桀驁不馴,這個性格也是制約其更進一步的原因

甘寧粗暴好殺,既嘗失蒙意,又時違權令,權怒之,蒙輒陳請:「天下未定,斗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 權遂厚寧,卒得其用。 ——《三國志呂蒙傳》


推薦閱讀:

怎麼才能戒掉 QQ?
申請香港優才計劃移民的話,發展計劃該如何寫呢?
如何評價魏延的軍事能力?
何猷君和王思聰誰更厲害?

TAG:三國 | 才能 | 東吳三國 | 名將 | 甘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