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以往很多貧困家庭還生那麼多小孩?

難道就沒想過不夠經費撫養嗎?


黑澤明著名的電影《羅生門》里,最後老者要撫養那個孩子的時候,說了一句:

「不過是多雙筷子而已」

這個邏輯,就是中國傳統社會農村「多子多福」觀念的原因,也是「溺女」惡習的起源。

那麼我們可以很簡單算一下,在傳統社會,一個男孩的成本與收益。

在傳統社會家庭中,一個男孩的撫養,在受教育之外,就只有衣食二項,男子15歲成丁,但是10歲以上很多都可以參加勞動。每個男子每年消耗的食物量據記載在三石五斗到五石之間,10歲以下孩子可以減半。

在清代,10畝地是一個佃農家庭一般擁有的佃田,也是一個人基本能夠照顧得了的土地,而自耕農一般擁有30畝左右,除了自己勞動外要僱傭一個到兩個佃農,土地量超過百畝的極其罕見。這些人很多隻擁有「田皮」,而「田骨」多在寺廟、政府、宗族手中,這些地主實體不參與生產,而只依靠地租收入,地租收入並不高,但」田骨」的價格卻很貴。

而南方大部分地區水稻畝產有兩石至三石之間,一個成年男子在明清時可耕作面積一直減少,但是一般來說十畝還是能保證的,一個家庭有一個成年男子,十畝佃田(不是自己的土地),那麼除去地租農具各種成本外維持一個五口左右的家庭是沒問題的。

而一個男子10歲以後就可以在家裡幫工,十三四歲就可以送出去當學徒學手藝,或者成丁後就可以獨自再耕種一塊十畝左右的土地(如果不購買田骨,僅一塊十畝左右的田皮並不很貴,而且一個家庭會一直積累土地,只要其家庭人丁在增加),一個男丁20歲左右成家時,也就基本完成一個這樣的循環,這個循環中,原家庭」不過是多了一雙筷子」而已。

而這個家庭,以後的收益,在經濟上,家族整體多一個男丁及其產業,相當於多了一個獨立的小農經濟單位,在單個小農經濟家庭單位的效率到達極限的清代,怎麼樣都是賺的。

在地方社會裡,誰家的兄弟多誰說話算數這種狀況到現在還依然存在,農業社會在許多公共資源上的爭奪非常激烈,可以參見清代鄉村水力資源的爭奪相關案例。

在宗族中,勢力大的分支在宗族中的話語權也非常大,而維持宗族的延續更是無比重要的事情。

這就是傳統社會「多子多福」的邏輯。

那麼,另一個邏輯,」溺女」的邏輯也是這樣。

一個女性單位,在傳統社會中,不但無法對家庭、家族做出後續的貢獻,反而很多要陪出一筆嫁妝來,非常不值得。

這也是傳統社會「聘禮」和「童養媳」產生的邏輯,「聘禮」是為了彌補原家庭的損失,「童養媳」就更直接,直接購買一個不會損失的女性勞動力,對雙方都有利。

但是,經濟邏輯歸經濟邏輯,在傳統社會,受「不過是多一雙筷子」的思想的影響,在不到生存與死亡的抉擇地步的時候,單個小農並不願意去計較一個男丁和一個女丁之間的效益差別,但是一旦遇到災荒、戰亂或者其他不可抗因素,這種效益差別就變得生死攸關,於是當社會不穩定的時候,」溺女「」童養媳「等現象就尤為嚴重(比如抗日戰爭就是中國童養媳現象的高發期)。


同意劉飛的觀點。再補充幾點。

1 生物的自然本能。從進化論的角度看任何現存物種都是繁育後代的贏家。因為對生育沒興趣的物種都已經消失了。而綜觀各個文明的傳統也不難發現鼓勵生育的信條。比如基督教對於不以生孩子為目的的性活動的批判、中華文明多子多福等理念。

2 受教育情況。避孕並非人類本能,它屬於特殊技能需要後天學習。像避孕套的普及也僅僅是從19世紀才開始,更別說技術含量更高的藥物避孕等措施。此外,對於避孕在現代社會的好處人類的本能還沒有做出及時的反映,所以關於避孕的意義也同樣需要後天的思考與分析才能得到答案。

3 傳統的經濟模式對勞動力的需求。人類的許多習慣是進化出來的,是無意識的。但擁有這些習慣的人贏得了進化的比賽,或者說留了下來。而傳統的經濟模式大都不對教育程度有太高的要求,因此苦供子女讀書的壓力相對較小,而對勞動力數量的要求更大。並且傳統的經濟模式更多的自給自足,來自社會的經濟壓力相對較小,因此生多生少對於一個家庭的收支比的影響不大。此外,傳統經濟模式對勞動力的年齡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對於父母來說投資彙報周期更短。

4 成本利益問題。一旦生了一個子女,生第二個便會在經濟上更有優勢。因為已經有了前期投入,後期投資的回報率將會更高。首先是子女間的資源可以共享,其次年齡大的子女還可以幫助父母照顧更幼小的子女。

5 傳統的社會模式對於生育男孩的鼓勵。由於婚嫁制度、養老制度等原因,生男孩的回報率更高。導致生了女孩還想下次生男孩。

6 醫療條件。由於人類社會的嬰兒死亡率曾經很高,所以人們在生多少後代的問題上的本能最優解與經驗最優解均高於現代醫療條件下的最佳生育數量。

------------------------------------------------------------------------------------------------------------------------------------------------

補充

根據人口轉變理論,人類社會的生育習慣將隨著社會發展發生系統改變。整個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先工業社會,出生率與死亡率均高並且使得總人口數量長期持平。

第二階段:發展中國家中,死亡率由於食物生產衛生條件的提高迅速下降,導致更長的生命周期與減少的疾病。

第三階段:生育率由於節育、薪水提升、城市化進程、自給農業的減少、婦女教育與地位的提升、對於子女教育父輩投資的增加以及其他社會變化而降低

第四階段:生育率與死亡率均低

一個身處第四階段的人審視前面的階段的人,或許覺得生育習慣差異較大,但我想這是社會發展的自然過程。(關於人口轉變理論沒有找到很好的中文條目(似乎有人口過渡理論等不同翻譯,在這裡且提供維基百科的英文條目以供參考)


1.增加勞動力;

2.重男輕女;

3.醫療條件不好,要是生一個死了,以後怎麼過日子,生一個多一點保障


實際上樓主所說的不過是僅限於廣大農村地區(在中國),我就是農村人,而且我們那裡很多人也都選擇生幾個孩子,沒有男孩就一定要個男孩,所以我經常看到一群姐姐和一個弟弟的情況,至於罰款根本不是問題,甚至沒人查。這種情況與農村人的生活習慣非常有關係。

1,農村人的基本思想還停留在養兒防老的境地,女兒嫁出去之後根本不管家裡的生活了,家長也不會找女兒要什麼生活費,如果有老人去要了,反而會被別人說不地道,所以一定要生個兒子,兒子以後能夠養著老人,我所在的地方,基本沒有老人跟著女兒和姑爺住的。

2,農村人的社會地位不高,生活經濟條件差,農村老人基本沒有養老金,或者只有一個月幾塊錢養老金,他們大部分都是種地的人,沒有正經上過班,村裡基本也蓋不起養老院,老人都是在家和孩子住,這就要求要有一個不嫁出去的孩子,就是男孩,男孩才能給老人錢,能照顧老人至死,農村人也認為這是兒子的責任。

3,我本身是農民的兒子,從小就在地里幹活,什麼臟累的都干過,所以有一個現象,就是男孩可以當女孩用,就是打掃家務,女孩就不能當男孩用,不能去地里幹活。如此一來就不想生女孩了。

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教育了(醫療什麼的根本就不用談了,情況也很嚴峻),因為這是根本問題,不是他們不重視,而是教育資源和城裡差太多,以我為例,我身邊90%的人會被淘汰,去打工,成為打工弟或妹,而城裡的基本沒有這種情況。我是比較幸運的,成為少數中的能繼續學習的。

生男生女是長期經濟問題導致的文化問題。要解決經濟問題才行。。。


作為一個社區工作者發現只有兩種人最愛超生,一種是有錢人對罰款無所謂覺得孩子一個人太孤單,另一種就是窮人,受教育水平低重男輕女,生不出男孩絕不停,有的沒錢罰款寧願東躲西藏顛沛流離。有的覺得超生又怎麼了說「我們老家都這樣很正常!」


推薦閱讀:

巫毒起源,皇族遍地,非洲為共產主義戰鬥過的赤窮小國貝南Benin
中興42歲工程師跳樓事件如何看出中年之殤?
「越南新娘失蹤」案:騙婚者為何屢屢得手?
美版《無間道風雲》的獲獎理由
一場文化的交流盛宴「十人行」走進商協會系列之2018第3期

TAG:家庭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