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真的只有五十六個民族嗎?
03-01
中國歷史悠久,為什麼要始終宣傳有五十六個民族?有一些未識別的民族,為什麼不作為中國的第57個民族?
這幾天剛好看到過相關的新聞。真要仔細算起來,可能有200多個甚至400多個民族。不認定五十六民族之外的是當時的民族政策原因。這個政策相關資料我也貼出來其中一個,可能會被刪答案,更多的自尋吧。
中國民族政策:照搬蘇聯模式還是創新中國特色
以下是五十六個民族的相關。五十六個民族是怎麼來的
中國的56 個民族是怎麼認定的?說起其來歷,62年前一個女孩奇特的赴京之旅,是其中一個重要情節。 1950年9月29日,湖南永順山村教師田心桃成為周恩來總理的座上賓。田心桃作為苗族代表,赴京參加國慶一周年觀禮,但田心桃向周恩來說,自己並非苗族人,而是土家族人。 當時,土家族不為人所識,這就牽出一個問題,即:中國共有多少民族?當時人們普遍缺少民族概念,自古以來,亦從無確數。這成了新中國亟待解決的命題,因為唯有確定民族數量,才能推行民族區域自治。 從1953年開始,國家派出大規模考察團,分赴各地開展民族識別工作。這項延續近40年的工作,連同其間的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不僅開創了其後國內民族政治格局,更成為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嘗試。 三個民族名稱的更改 歷史上,少數民族間互相敵視。為改善民族關係,國家建政之初,周恩來即提出改善少數民族生活。於是,大批民族訪問團赴各少數民族地區發放物資並慰問演出,同時還派出大批醫療隊,大大改善了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衛生健康狀況。 為消除歧視,周恩來曾親自出面,為壯、彝、瑤等三族更改族稱。國家建政前,壯族原名僮族,僮是書童之意;彝族原叫做夷族;瑤族早先則被稱為徭族。三個民族稱呼中皆有貶義,故周恩來倡議改僮、夷、徭三字為壯、彝、瑤,取美好象徵之意。在解決各民族間的歷史矛盾上,國家倡導天下不分民族,受苦人翻身做主人。最終,中共的政策使中國各民族第一次真正團結凝聚在一起。
中國民族識別 與西方大多由單一民族構成的民族國家不同,中國自古以來民族混居雜處,難以細分。辛亥革命後,雖有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但中國並不僅只有5個民族,後雖有修正,卻終未有確數。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中認為,中國可能有數十種少數民族,但提到名稱的不過9種。 鑒於此,1953 年大陸第一次人口普查,要求按「名從主人」原則,讓各民族自報族稱。結果全國自報登記的民族名稱逾400種,僅雲南一地便有260多種民族名稱。 從政治角度考量,龐大的民族數量,將令民族自治區域難於劃分管理。此外,各民族人口多寡又涉及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問題。按規定,少數民族代表需以人口比例分配,若人口數量不足,則至少分配一個代表。但比例不同,會在各民族間一些待遇上產生不平等。故而,甄別上報的400多個民族,判斷其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是單一少數民族還是較大少數民族中的一支,成了1953年後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務。 除民族認定與歸併,族名的改稱也是重要工作。佤族、布朗族、鄂溫克等族亦是改稱。佤族原被稱為佧佤族,後發現「佧」是傣族對他們的貶稱,意為「傣族的奴隸」,遂改正。鄂溫克族早先名稱有三:通古斯、索倫和雅庫特。通古斯和雅庫特是俄國人對其稱呼,索倫則是滿族人對其稱呼,意為「獵手」,三者居住地與經濟生活不同,但皆自稱鄂溫克,有一致的民族認同。 造字與書史 上世紀50 年代的民族識別大抵結束於1956年,民族調查繼之而起,內容涵括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社會形態以及語言文字。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則由彭真領導。兩者各自開展工作。 當時,中國尚有許多少數民族有語言而無文字。1951年,中共提出 「幫助尚無文字的民族創立文字,幫助文字不完備的民族逐漸充實文字」。1956 年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成立,為少數民族創製文字,借鑒的是蘇聯的經驗。1956年2月,中央民族學院舉辦了400 多人的語言調查訓練班,抽調畢業生和少數民族幹部培訓,後分赴各地調查。 他們共研究了42 個民族50多種語言,幫助有語言無文字的壯族、布依族、黎族、侗族、苗族、彝族等11 個少數民族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同時改進與改革了拉祜文、景頗文、蒙古文、維吾爾文和哈薩克文等多種文字。彭真領導的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工作同時進行。調查共寫出資料340多種,計2900 多萬字,整理檔案和摘錄文獻100 多種,計1500多萬字。為少數民族拍攝了大量紀錄片,搜集了一批少數民族歷史文物。從1964 年起,陸續為每個民族出版了簡史、簡志。
在某種程度上,國家發起的大規模造字與書史,奠定了現在中國各少數民族的民族與文化認同。 定格在56個民族 「文革」中斷了民族識別工作。十一屆六中全會以後,中共著手解決上世紀50 年代民族識別的遺留問題,對尚待識別的少數民族進行識別調查。 當時,全國要求恢復、更改民族成分的人口達500萬之多。若再進行大規模民族單立,影響太大,將打破現有民族格局。故當時傾向於對民族成分進行更改,認同已有民族成為民族識別工作的題中之義。 因此,除1979 年基諾族被新確認為單一少數民族外,從1978年至1990年10 余年間,未再新立民族。但涉及數百萬人族屬的歸併工作,卻如火如荼進行著。 其後,根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正式確認56個民族,其中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總人口為9120 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8.04%。(趙家鵬)
中國的民族成分多和民族成分少,是具有相對性的前提的。在講中國內部的時候,我們應該強調因地制宜,可以說中國民族多。在和世界上其他文化圈作比較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強調中國作為一個長期統一、歷史悠久的民族具有一定的單一性。總之,中國血統的純種性是空間性的,而雜種性是時間性的。
純種性的空間性是指,中國文明的延續性以及長期以來的農耕發展導致了自己的文化和血統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相比更加單一。而雜種性是指隨著中國長期以來的發展當然也融入了一些原先非本土的成分。
脫離了歷史和地理的大前提,一味的鼓吹中國是雜種以及一味的鼓吹中國是純種,那都是耍流氓。一味的鼓吹雜種,不利於對抗外敵。而一味的鼓吹純種不利於團結內部和進行擴張。中國經過幾千年發展,原本能劃分為民族的只有漢藏滿蒙回,56個民族還是解放後為了迎合當時的社會主義理念人為細化出來的。
解放初想認定一下民族,大家都還記得共黨說過民族自治的,於是拚命報,雲南就報了兩三千個族,相當部分過去的土司和祭司啥的都分不清家族和民族,而且很多小族也確實歷史上都有自己的名字。於是費孝通們搞甄別,根據宗教,語言,文字,祖先來源,民族傳說,風俗和服飾習慣等等進行歸併,壓縮成了幾十個族。苗族是最典型的大筐,上千個族一腳踢進苗族一個名字,他們內部到現在也不服。最後一個認定的民族是80年代初。其實到現在仍然有想自立一族的,不過想被批准太困難了,民族政策簡直是大優惠禮包啊。還有比較怪胎的,解放初大量壯族認為自己是說壯話的漢人,服飾和生活習慣,文化以及相貌完全和漢族一樣,但考慮到大禮包的問題就都成了壯族,還挖掘整理了民族服裝和民族文化,真是!@#$^^*(!,你們能理解的。再比如台灣自己認定了30多個民族,大陸人看過去,tmd都在山上活動,統稱高山族吧!雖然現在有了基因甄別技術,但民族甄別的事情已經沒必要再做了,我作為東北的漢族祖上是滿族,但跟雲貴漢族的基因差異很可能比我跟河南的回族差異小,那怎麼辦,全國人民都普遍根據基因關係重新改民族?漢族拆成幾十個族?還是雲南的若干族合併?民族問題其實很搞笑滴!
新疆有不少被簡單粗暴劃分到維族的民族
何止,潮汕人我覺得就算一個民族了
謝邀!
當時是計劃經濟,所有東西都必須有一個規定的數字為準,所以就人為地劃分了五十六個。我認為新疆一些民族依舊使用阿拉伯文是不合理的,而應使用與臨近國家相似的文字,因為一看到阿拉伯文就想起伊斯蘭教,要想去伊斯蘭化必須廢除阿拉伯文,改用西里爾文,這樣更利於與中亞國家交流。對了新疆未伊斯蘭化之前用的是類似蒙文一樣的文字。對了沒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不配稱之為民族,因為沒有文字就沒有完整的文化傳承。
56個民族只是tg的拙劣發明,屬於閑的淡疼的那種。
漢蒙滿回藏苗維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世界很多國家都在搞合作甚至一體化,卻幾乎沒有國家合併?
※該怎麼看待持中國國籍卻向著外蒙,哈薩克等外國的少數民族?
※國內漢族對少數民族的偏見是怎樣的?
※民族識別和設立民族自治地方的過程中發生過哪些情況?
※為什麼我們要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