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應不應該自殺?

熊十力1968年5月24日絕食身亡。


這個說法似乎是由謝泳最先提出來的。謝泳在《1949年至1976年間中國知識分子及其它階層自殺現象之剖析》一文中列舉了熊十力1968年5月24日自殺,不知根據何在。

公認的說法是:熊十力1968年5月24日死於心肺功能衰竭,去世於上海虹口醫院。有醫院病歷可查。

熊十力喜開窗透氣,因年老體弱吸入冷空氣得肺炎,引發心臟衰竭。

文革爆發後精神瀕臨崩潰。給黨中央寫信,家人懼怕不敢外發,私自扣留。每日遊走於公園街肆,高呼「中國文化亡了」(一說寫成紙條藏於鞋襪)。未聽說絕食。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的喜好修改歷史。大概有人覺得熊十力病死不足以表現熊的剛烈個性,不足以表現陸王心學的「知行合一」,還是絕食而死比較好?


有人把哲學當職業,所以不管怎樣都能活得好好的,比如馮友蘭,會在文化大革命中混得風生水起,能給江青寫詩祝壽。

有人把哲學當生命,所以一旦生命受到侵犯與侮辱,他就選擇寧為玉碎,這便是熊十力,熊十力當年是高呼中國文化完了而選擇自殺的。


當然,人品和學術的關係這裡不做評價。


他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自主選擇不應該是我們評判「應不應該」的對象。


應不應該自殺----這個命題本身就很有問題。


依據叔本華,最正當的自殺方式就是絕食而亡,以此來對抗無所不在的盲目意志,對抗這個被摩耶之幕所給予的世界。以此而言,熊十力踐行了他所認同的生命哲學。


在那個年代,活著的人當然有他的不得已和堅持。但自殺的人,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已經沒有讓人活下去的希望和理由,比如傅雷夫婦、老舍.......

在那個年代,自殺或許是一個自由的靈魂相對高貴而體面的人生方式!

當然,活著的人也有很多很多值得敬佩的!

建國以後到改革開放以前的那個年代,有太多的歷史不應忘記和掩蓋。不是要抹黑、甚至不是要追責什麼,只是中國人真正認識和反思那段歷史,中國或許將有資格成為真正的現代文明國家!


推薦閱讀:

韜光養晦的處世哲學,真的放之四海而皆準嗎?

TAG:哲學 | 國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 熊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