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該不該揍?
揍孩子在很多人成人眼裡理所應當,而且快速有效。我們揍孩子的目的是為了:阻止他的行為或者讓他吸取教訓。
鄰居管教孩子的方式就是一言不合就揍孩子。比如孩子被老師投訴後回來先揍一頓;被同學家長投訴後回來再揍一頓;頂嘴調皮搞破壞首先還是先揍一頓。每次揍得孩子哇哇大哭,但是越揍越不管用,而且越揍孩子越皮實。儘管如此,他的觀念依舊是「揍」可以解決問題,可以讓孩子記住教訓。但隨著孩子孩子越來越大,被揍的次數越來越多,揍的方式已經不再起效果了,反而還衍生出很多其他問題,搞得鄰居非常無奈卻又沒有其他的辦法。
這種案例屢見不鮮,那麼我們首先來看看孩子從被揍的行為上收穫到了什麼呢?;
1、憤恨:他會覺得不公平,憑什麼打我;
2、報復:今天爸媽這樣對待我,我一定會找機會板回一局的;
3、反抗:你揍我,我不服氣。那我就偏要這麼做,來證明我不是必須一定要按你們的要求來;
4、退縮:為了不讓被爸媽抓到,下次我偷偷摸摸的不讓你們發現。或者孩子有自卑心態認為:我就是一個壞孩子,不夠好;
以上就是「揍「帶給孩子的心理狀態,儘管短期內看似有效的阻止了孩子當下的行為,但實際上,從長遠來看並沒有和家長期待的變得更好的方向一致,並沒有真正幫助到孩子培養積極的行為和良好品質,反而會加劇孩子其他行為的叛逆。就好比開頭的鄰居,為什麼他的孩子越揍越不管用就是如此。
所以,當我們開始要揍孩子的時候,多想想這個行為讓孩子收穫到了什麼?當孩子長大了,我們再也揍不動的時候,我們還能怎麼教育孩子?我們是不是要更多的把著力點放在「如何幫助孩子在錯誤中學習」,這比簡單粗暴的揍他更為重要。
(露宏,兒童心理學專業親子講師;微信:gogomeg;公眾號:qzjslh,期待與大家的交流。)
什麼時候有過不打不成才的說法,我也給忘記了,但是現在我們眼下的孩子,誰家不是寶貝疙瘩一樣,捧在手心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寵溺著呢。
關於孩子該不該揍這個話題我是覺得吧得分事兒。想想我們從小到大,你印象當中挨爸媽揍是因為什麼事兒,是什麼時候還記得嗎?現在我們的孩子,誰家還捨得揍啊,再說現在的孩子也不是靠你簡單粗暴的揍一頓就能解決問題的孩子們了,他們個個能說會道的,無理還攪個三五分呢,一耍賴一撒嬌,你保准心就軟了。對付現在的孩子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你得給他們講道理,說明白了厲害關係,平時像朋友聊天一樣最好做思想工作了,不信換你試試,別說揍你了,就是天天吼叫你,你樂意不?
另外,針對一些孩子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的時候,可以稍微的懲戒一下,你比如撒謊、騙人、隨便偷拿父母的錢等一些致命不容犯、也不可隨意原諒的這種錯誤的時候,我覺得有必要給他長長記性,但是不能揍的沒輕重,在事後還要告訴他父母為什麼會揍他,告訴他這種行為到底會引起什麼嚴重的後果,這樣孩子也容易記住,下次不再犯。
小孩子當然不應該揍了,我覺得孩子從小最大的陰影就是家長用暴力解決所有問題。這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這對孩子,15歲之前的性格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我記得曾經聽一個兒童專家說過,如果父母總是像一個龐然大物一樣,站在孩子的面前,並且用命令的口吻跟他們說話的話,那麼這個孩子就會時常產生怯弱的心理。那麼當他們在面對別的大人的時候,也會產生同樣的心理,用這樣的心理跟他們去相處,這會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
所以說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想方設法的採取非暴力的手段。你不一定非得要像那些,聖母一樣的講道理,你可以採取別的方式,比如說讓他感同身受一下。
我們高中物理老師對待他兒子就是這樣的。他說有一次他帶他兒子去圖書館,但是他兒子非得大聲喧嘩。他就把他兒子拽到外邊,然後一步一步的問他,到底應不應該大聲吵鬧,然後循序漸進的引導他說出正確的做法。
我覺得這種方式才是非常切實可行的。
推薦閱讀:
※如何帶著孩子過七夕?
※如何看待敘利亞偷渡溺亡小孩?
※在車上給孩子安裝安全座椅是什麼體驗?
※給我未來的孩子
※生兩個孩子,是連著生好,還是隔五年以上再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