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人對國產產品挑剔又挑剔?但對於國外品牌,卻能容忍。這是什麼心態?
很多人使用質優價廉國產產品,一碰到小問題,就很極端,用的最多詞:發誓不用。但使用性價比很低的國外大牌時,即使很大的問題,也不當問題。
看看國產手機在國外的戰績。還有這種想法么?
國外品牌的問題是不符合國人習慣,國產品牌的問題是真的有問題
你加戰狼2的標籤諷刺的很到位啊。
謝邀慣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目前在使用兩台手機,一台魅族Pro7,一台蘋果7plus
魅族Pro7用了一個月信號斷流的問題已經讓我頭痛至深了
蘋果用了半年目前還沒有什麼問題別說什麼信價比,信號這方面沒得扯以上很多人潛意識裡就是進口的肯定比國產好,這種潛意識還很難改變。很幸運我改變過來了,購物時會傾向於選擇國產品牌。在用的國產品牌手機,電器,汽車等,都還算滿意。
寫邀……
本人主要是喜歡在機圈混的,所以就拿手機來說個例子。
記得大學時期一個同學用個千元機華為,然後再用過蘋果……瞬間覺得華為垃圾,繼而發展到國產機不行……
其實很多人喜歡外國產品這也無可厚非,因為有些產品的確外國的挺好,雖然這十多年來中國進步挺大但你突然要人嘗試。
對方只想買更便宜的國產產品,卻拿著那廉價的國產產品去對比高端外國產品,然後得出總結還是外國的好!
通常遇到這種人。沒必要爭論什麼,他開心就好。
可能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吧
瀉藥
我記得以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話,說是跪的久了,站不起來,這話說的很極端,但是確實還是有一點道理的,說句人話,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沒有改革開放的時候,那時候我還沒出生呢,聽長輩說的,基本都是大家搞產品,做事情還是比較實在,國產的東西皮實耐操,質優價廉,性價比很高
改革開放之後,國外的產品通過各種渠道輸入進來,尤其是日本的電子產品,雖然價格貴,但是產品是真的好,不僅技術先進,還輕薄耐用,很多人對日本產品乃至洋品牌的心理好感,就是從那時候建立起來的
國內現在很多著名的大企業,似乎就是從改革開放起步的,那時候大家都是一窮二白,哪來的研發,不外乎是逆向拆解仿製,別人是銷售著現款研發著下一代,我們是逆向研發別人家的現款銷售這上一代甚至上上代…技術落後,產品力就弱,競爭力低下,利潤率更低,更加沒錢研發,惡性循環…
落後就要挨打呀兄弟們!不管是軍事,國家層面,還是文化,經濟這種沒有硝煙的戰場…
我們回頭看看現在市場上的主流產品,以手機舉例,現在的國貨,基本都是靠抄,每次看PPT發布會,吹噓的多麼高科技,拍照多好,屏幕多好,系統多棒,到後來都是鏡花水月…心理落差確實挺大…有句經典的俗話,叫做吹牛不犯法,但是在國外,吹牛可是犯法的,那叫商業欺詐…老外的監管制度可要比我們嚴格多了,不管是公司內部的管理,還是他們的行業標準,都遠遠超過了國企!
內在渣,外觀抄,手機是這樣,汽車是這樣,家電也是這樣,比如前不久關注戴森的那個無線吸塵器,2999,好貴,某寶搜的時候看到小狗家的,999,幾乎一毛一樣,連配色都抄襲了…
國內企業太多急功近利了,太多撈一票就跑的心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支撐起百年企業,不僅僅是產品力和盈利模式,管理者的水平也非常重要,某叫囂著掌握核心科技的企業,他家廣告也非常奇葩,我要省電40%,然後就省了…啥玩意啊…後來居然還膨脹到旗下生產的第一款手機,直接自己做代言人和屏保了…真是蜜汁自信…你家掌握核心科技的東西,和你現在賣的完全不是一個產品線的吧?
為什麼很多消費者寧可買貴一點的洋品牌,也不願意買看起來性價比高一點的國貨?就是因為便宜點的國貨,性價比較真的高了嗎?品控,做工,技術,外觀,有哪家的產品敢拍著胸脯說,全是獨立自主研發的,用料紮實,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種好的產品又有幾個?
為什麼現在很多國貨明明便宜,出了問題,老百姓還是要罵?還不就是因為廠家太喜歡價格戰了?即使放平了價格,卻依舊不改商人本色,就是比同行便宜十塊錢,甚至就比你便宜一塊錢!為了保證利潤,嘴裡說著價格便宜量又足,實際上依舊是缺斤短兩,偷工減料的東西,耐用性和易用性方面,依舊還是濃濃的山寨味!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