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比一般家庭的媽媽更有危機。

別的家庭是兩個人養一個孩子,有時候尚且吃力,那麼一個人怎麼在有效陪伴孩子的同時掙足夠的錢呢?

想給她一個物質寬裕、精神愉快的童年,需要媽媽特別特別多的勇氣和能力。

我且說說自己的生活吧,我離婚後帶著兩歲的女兒踏入了紐西蘭,那時候孩子年紀太小,享受不了政府的補貼,每周375紐幣送到幼兒園。房子兩室一廳,每周550紐幣。還有交通費、生活費,每周我最少需要1200紐幣才能保證我們過上正常的生活。

1200紐幣是什麼概念呢?稅前我要掙到1800紐幣。艱苦到什麼程度呢?我一周全職工作40個小時,時薪35紐幣。錢不夠怎麼辦?晚上她九點半左右睡覺了,我在網上給人上英文課,幫學生寫論文…每天凌晨2、3點睡覺是常態。因為女兒在家,所以不能外出,不然我可能還會再打一份夜工。

但是我依然覺得很滿足,因為我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給孩子撐起了一個還算寬裕的家庭。後來孩子慢慢大了,上學的費用比之前少了很多,我們有了自己的房子,我的薪水比之前更高一些。但我也一直不會忘記當時自己拚命賺錢的模樣,因為無人可靠,只能拼了老命的往前跑。

嗯,千萬別說養育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錢,錢可以解決生活里大部分的問題。但是做好單親媽媽,經濟卻真的不是唯一的支柱。因為你要時刻讓自己保持在一種心平氣和,甚至精神愉悅的狀態,生怕給孩子帶來什麼不好的心理壓力。

掙錢、排解壓力,掙錢,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單親媽媽不容易,能做好單親媽媽的女性,我覺得是生活的強者,再不會被什麼打敗。


經濟壓力還行,之前奮鬥賺了兩套房子,貸款沒什麼壓力,現在的收入也比較寬裕,關鍵是父母身體很好,帶孩子上幫了很多,家務什麼的不需要自己操心。離了這麼久,除了第一年意思意思打點撫養費,偶爾買個禮物帶去公園轉轉之外,孩子父親基本沒再掏腰包,尤其是他再娶了以後連個電話都不接,我嫌麻煩也就不過問了,他不給也無所謂,還好我現在養孩子父母就好了,不需要再養他。

養孩子還是不便宜,什麼都想給她最好的,幼兒園送的雙語的,一年十幾萬,又貼了幾萬塊錢學英語和畫畫,馬上要準備升小學,後面花銷應該會更大,真的是不敢生病。

每天上班的時候我早起一些送孩子去幼兒園,這是工作日難得的交流機會,孩子也和我親,有啥都和我說,我也有空了就約幾個聊的來的家長一起活動活動,希望孩子彼此照應。

就我觀察,大城市的輿論還是寬鬆很多,至少家長裡面嘴碎的議論的很少,畢竟這年代離婚不稀奇。小孩里肯定單親的還是會稍稍失落,但最失落的還是窮的和家裡父母吵架又不離的,有家長聊天的時候就說班裡有個孩子家裡天天吵架,孩子到了班裡就神經質一樣的摔玩具摔碗。

所以我給孩子的教育是,別欺負別人也別嘲笑別人,那是沒素質的表現,自己被欺負被嘲笑也勇敢懟回去,媽媽永遠愛你。

現在孩子好好的,我在找的心思也沒有,對男人真的是沒什麼期待了,不過不能在女兒面前表現出來,希望別影響她的婚戀觀。

最後想說的是,單親媽媽和普通媽媽其實差別沒有那麼大,單親孩子和普通孩子應該差別也不會那麼大,我還是建議各位女同胞經濟獨立保證自己的財務實力的,另外千萬不要「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勉強把兩個人揉在一起,傷害更大。


貌似回答過一個類似問題了。

單親媽媽也不盡相同

有的父母可以幫忙,單親只是少了一個家庭角色,如果沒有外援幫忙,就需要自己努力。

假如自己能經濟獨立,能請到靠譜的人帶孩子,那也沒太多問題。

說說自己,單親三年,最大的感觸是兼顧不全,太忙著工作忽略了孩子的陪伴,我是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之所以這麼晚還來回答問題,是因為我現在正在難受,把孩子送我媽那一周回來,負傷不說,弄個跟流浪兒童一樣,心酸,難受死了。恨自己不能無時無刻呵護她。很多時候也會對孩子產生愧疚感。孩子慢慢成長中會漸漸清晰家庭的不完整,媽媽若能帶著孩子擺脫親戚鄰居的閑言碎語,惡俗逗樂,我想孩子心理應該還是蠻健康的。


16個月找阿姨帶,20個月獨立養娃,現在娃開朗活潑,我上班掙錢下班陪娃,周末帶著各種玩兒,目前很享受這種沒有人打擾的安寧幸福生活


當生活遇到動蕩,也可以擁有從容和幸福。

首先真正接受婚姻失敗、單親這件事,無論之前發生了種種,都已經過去,盡量忘卻不愉快,懷著輕鬆愉快的心情迎接當下的生活。切忌懷著對以前的小愁小恨,並將此種情緒影響給孩子。

讓孩子知道單親是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並不低人一等,盡量消除孩子內心的自卑和敏感。

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給孩子不低於中等水平的生活質量。

觀察了幾個單親媽媽的生活,得出的結論竟是:高知女性調整好了狀態後大多可以獲得較高質量的單親生活,往往比低質量婚姻、喪偶式育兒的生活更輕鬆愉快。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單親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