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西遊·降魔篇》?

驚悚莫名的開篇,浮皮潦草的收尾,周星馳加今何在,兩個20年內在各自領域演繹西遊最好的人組合在一起,打造了一個很好看,但不是最好看的西遊降魔篇。

水是水怪,火是烤豬,土是石猴,風是旅者。師徒四人所代表的這 水、火、土,風四大佛教元素和最後灰飛煙滅的段小姐剛好印證了佛教的所謂人世一場,四大皆空的教義。

「痛愛,讓人悲哀。在世上,命運不能更改。放開,不能再相愛。難道這是,上天的安排。」這一段因果律的主題曲更證明了這是一部充滿佛教元素的喜劇片。

西遊天團F4性格解析

故事結構比較簡單,整部電影大致以3個段落展開,三大妖孽依次出場,收服水怪,馴服豬精,妖猴重生,以及貫穿影片始終的陳玄奘和段小姐一段無果的愛情。

沙僧篇

在紅了近五百年人氣指數依舊爆棚的西遊天團里,沙僧的存在就好像一部精彩熱播大劇中插播的廣告,還是屏幕右下方滾動播放的那種,讓人鄙薄的無視。你看得見唐僧的悲憫,悟空的不羈,八戒的頑劣,你卻讀不懂沙勞模的沉默,甚至專業跑龍套的白龍馬都比他搶鏡。而在本部電影中所有驚悚的情節卻是以沙僧的登場而開始。

永遠不要把老實人逼到絕境,人之所以老實是因為他恪守著一個底線,如果某天他被迫放棄底限的時候,絕對會比壞人更加瘋狂。象徵人類美好和希望的小女孩終究沒有逃脫被吞噬的厄運,一如為了救人而被打死的沙僧前世。未平的冤屈,難解的宿恨,然後蟄伏水底,以血和死亡去報復世間的種種不公。他以龐然之軀去掠食那些當初欺凌他柔弱的人們,卻終於被一個體重超常的肥婆彈出了水面,一個乾淨赤裸的男子躺在岸上,結束了復仇之旅。用蒙太奇的手法詮釋了在這個世界僅有善良卻沒有力量是不夠的。

第一個故事講述的其實是力量和善良。以善始未必以善終,因力勝終究因力亡,此為業力。

八戒篇

豬剛鬣,史上最帥的八戒,沒有之一。比唐僧還帥的八戒簡直就是逆天,以這個造型去取經,每每被女妖拉去拜堂的可能要換成二師兄了。後遺症就是以後吃烤乳豬有心理陰影了。當然老豬這麼帥也是有其前世的業因,做為一個上輩子被妻子和帥哥聯手做掉的悲劇性人物,投胎為豬也要弄個油頭粉面的假身也情有可原了。然而更悲劇的是做為一隻豬,他的最大理想不是吃吃睡睡,而是看美女衣袂飄飄地在月圓之夜跳舞。一隻有情調熱愛生活的豬妖怎麼讓人恨得起來。

想起一個笑話,QQ里好多人的簽名是"八戒,你又在看為師簽名了",於是果斷刪除好友,師父,上西天的路你就一個人去吧。雖是笑話,八戒卻無疑是西遊里忠誠度最低的成員,終取經全程隨時準備跳槽走人,總被當成叛徒一枚或奇葩一朵。其實我們都誤解了八戒,整個西遊團隊唯一還在堅持著自己理想的就是豬八戒,若不為己,天誅地滅。一隻豬的慾望和一個人的理想其實並沒有本質的不同。

人生鏡花水月,此身風中之燭。誘人的皮囊後卻藏的是猙獰的面孔,美味食物的真相卻是讓人作嘔,人終其一生苦苦追尋的往往都是表象,人如赤子,天地寄居,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太執著即是著相。

第二個故事講得是幻相和慾望,此世間, 眾生皆苦。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此為業因。

悟空篇

黃渤演的孫悟空狡詐而殘暴,顛覆了所有以往影視作品中的形象。然而妖王之王本該如此,輝煌時大鬧天宮,沉寂時五行山下,經過五百年大起大落,看過五百年天地滄桑,怎麼會是單純無邪的主。翻雲覆雨,只手擎天,這千秋萬世後仍有你的傳說。

可孫悟空,若再給你五百年的轉身回眸,金光燦爛的斗戰勝佛怎比得上自由自在的齊天大聖。因為不甘,即便是被壓了五百年,用盡心機,解除封印,抖落身上塵土,仍舊要與如來一戰。

若自由自在多好,無生死之憂,無天地拘束,我即是佛,空即是我。孫悟空的理想在《悟空傳》中交待得很清晰:我有一個夢,我想我飛起時,那天也讓開路,我入海時,水也分成兩邊,眾神諸仙,見我也稱兄弟,無憂無慮,天下再無可拘我之物,再無可管我之人,再無我到不了之處,再無我做不成之事,再無我戰不勝之物。可惜即便是中國文學史上唯一一位敢於挑戰諸天神佛的角色最後還是像宋江般被招安了。

馴服豬剛鬣,秒殺驅魔人的那個是孫悟空,躲在封印山洞裡察言觀色,唯唯諾諾的也是孫悟空,那個戰無不勝的孫悟空是理想,那個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是現實。豐滿的理想最後總是會撞上現實的南牆。

第三個故事講的是理想和現實,即便你強悍如孫悟空,卻總有一個越不過去的叫如來的命運。此為業果。

唐僧篇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同樣這還是《悟空傳》中唐僧前世金蟬子的名言,一直以為今何在寫錯了,文弱的唐僧如何有如此豪氣與底氣說這樣的話!直到看到西遊降魔才恍然頓悟。整部西遊中最勇敢的人竟是唐僧------唯一敢赤手空拳深入虎穴去感化妖魔的人,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傳道者必須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決心。

一萬年太久,只愛我現在。玄奘,這個世界上最愛慕你的那個人煙消雲散了,那一刻你的塵心才徹底死去了。從今以後再也無人能愛你如斯,你再愛她也罷,不愛也罷,前生來世也罷,活在當下也罷,終究沒有了回應。眾生之愛皆是愛,沒有親疏之分,勘破了法我兩空方能修大成。於是影片最後拿著兒歌三百首的驅魔人最後化為手持大日如來真經的佛身。小乘修自身,小愛是百年之身,大乘修圓滿,大愛是世間眾生。

本篇名為西遊降魔,看完全片之後才感悟到玄奘原來降的是心魔,最大的心魔不是食人的水怪,不是暴走的豬妖,也不是癲狂的妖猴,而是化作青煙的段小姐。情為何物,能憑生死。因為捨得,所以慈悲。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之痛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因為放下,所以成佛。

最後這個故事講的不是愛情,講的是世間修行。天地之間能影響人的無非外部環境與內在心緒,此為業障。

電影立意不錯,如果功夫被定義為向中國武術致意的作品,那麼這部應該是周星馳向佛教致意的誠意之作。

除了虎頭蛇尾,結尾有些隨意。以及人物設定上略顯單薄以外,本片仍然不失為是近年來最好的國產片。票房是衡量一部影片的重要標準,西遊降魔票房已超10億。恭喜周星馳,做為演員他是一代無厘頭大師,做為導演,他的風格也在日趨成熟和穩定。



如果理解了下面這幾個辭彙的真實含義,你自然對降魔篇有一個不一樣的認識。

三魔

這個降魔故事中降了三個魔,分別是沙僧、豬八戒、孫悟空哥仨按照排行被唐僧倒序降伏的,這一點和原著中的順序相反。因為先來為大,小說中固然把大師兄安排在前,電影為了將高潮部分留在後面,讓大師兄壓陣,這樣編排也是非常好的——唯一不足是最初水怪吃人的情節,那水怪又是一個無須的帥哥,讓我以為是小白龍先出場了。所謂魔,即是心魔。西遊記原名古本西遊證道書,在原書中這哥仨依照佛教思想像徵人心中的三種心魔,佛家叫「三毒」,分別是貪、嗔、痴。按照佛家解釋,以迷心對於一切順情之境,就是貪,八戒是也;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就是嗔,悟空是也;一般情況下的心性遲鈍就叫做無明,就是痴,沙僧是也。大智度論中說:「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涅磐經說:「毒中之毒,無過三毒」。在電影降魔故事中,也正是降伏三種心魔。孫悟空的暴戾、八戒的痴情、沙僧的怨毒,都可以歸為心性受阻時的怨恨,可能從分類法上不如佛家明晰,但是也不妨礙表達:所謂魔都是內心的魔障。

降魔人

唐僧是故事中的降魔人,叫陳玄奘,其實玄奘是唐僧出家後的法名,用在出家前也倒沒什麼,片中說唐僧出家後法名三藏卻是不妥,因為三藏不是法號,是他的「學位」。佛經分為經、律、論三藏,精通其中一藏者,可獲得經師、律師、法師的稱號,若是三藏皆通,則為三藏法師。歷史上的三藏法師雖不多,也頗有人在。在西遊故事中,唐僧就是我們沉重的肉身和求解脫的意志,而他所依賴的,則是貪嗔痴三位弟子。這一路上,他只須堅持。磨難、痛苦和繁重的工作主要是弟子們的,這一路上,我們打磨著我們的貪嗔痴,九九八十一難都是為了這三者的磨洗。影片中的唐僧是有非凡潛質的,他不像其他的降魔人,致力於消滅惡魔,他理想的降魔是喚醒惡魔內心的真善美。但是他又總只差那麼一點點。就因為他過於迷信真善美了,貪嗔痴不能使人解脫的那部分,真善美其實一樣不能。就像師父手拿鴨腿做的比喻,無論你看到鴨腿掉口水還是犯噁心,鴨腿不曾改變,只是你的心在在乎、在執著。佛家講:煩惱即菩提。很多人蔘不透這最後一層,總是把佛家語當作反正話兒來聽。煩惱就是煩惱,心魔就是心魔,是因為你要執著於煩惱,被魔所障,愛與不愛都是糾結,若你放手,即是解脫與覺悟。

如來神掌

八戒、沙僧都被收服了,最厲害的悟空如何了結。當我看到如來神掌再次從天而降,覺得有點無厘頭。本來彼時,唐僧面對戀人之死,讀誦大日如來的真經,已經現出覺悟的莊嚴佛相,我期待唐僧能親自收服悟空。戀人之死,結束了唐僧對真善美的最後執著。大日如來經在影片中則是象徵真善美的兒歌三百首的重新排版。佛家有所謂三身佛的說法,如來佛即釋迦摩尼佛是佛的報身,而毗盧遮那佛則是佛的法身,即是大日如來,象徵著佛法的根本——毗盧遮那是日之別名,為除去一切黑暗之意。覺悟後的唐僧翻開大日如來真經,遍體散發光明,當是編導對此的正確領悟。原著中悟空是被如來神掌拍過一次,那是在五百年前,如來神掌化做了五行山將他壓在山下——無論多麼能耐,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其實如來佛的手掌,即五行山,這個名字就說明了,不是如來的手掌如何,而是世間的規律,五行之循環相生相剋象徵著這世上任何人都無法衝破的鐵律。我寧願相信,影片中的大佛就是唐僧覺悟後的力量顯現,而不是如來佛又來救場,我寧願如來神掌是對以前影片的美好致意,而不是再也沒招兒的最後一招。

金箍

從看見舒淇把一個金鐲使得神乎其神,我就猜它必有用處,只是無奈它沒有金箍那個雙曲的經典細節,不敢妄下論斷。後來,我也釋然了,既然它能大能小能一能多,變成金箍也不算意外吧。其實唐僧把它戴在手上和戴在悟空的頭上沒有什麼不同。在原著中孫悟空的另一個象徵是「心」,所謂「心猿」。而緊箍咒正是「心經」。當取經歸來,悟空要求師父取下金箍時,金箍已經不在了。因為覺悟的心已得自由。在片中,金箍是戀人的禮物,也是對心的約束,唐僧戴上它,完成了師父所說的差那麼一點點的覺悟。

男女之間

唐僧的師父有點無厘頭,兩次問唐僧:你對男女之間的事怎麼看。莫非他說的是愛情嗎。開始唐僧說,他要追求大愛,不需要小愛。他不明白大愛不是剔除小愛,而是不沉溺於小愛。堅決抵制小愛,說明他還在乎這點愛,這就是他差的那一點點。其實無論大愛小愛,都是我們對自身的期待與愛。我們期待從愛與愛的回報中肯定自身的存在。世間事,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所謂生死,即是存在問題。在我的生死之間,我的存在其實不是自明的。大愛或小愛,愛的回應讓我們得到存在的快樂。佛家不講愛,講慈悲,是真正的大愛,是為而不有的愛,不需要回應的愛。正如佛家不追求長久的存在,而追求涅槃,即是解脫,即是覺悟。不是存在,不是不存在,是超越存在。不是大愛,不是小愛,是超越愛。

男女之間的事就指的是愛情嗎。其實中國本沒有愛情這個概念。但是有相思這個概念。所謂「清風明月苦相思」,說的就是那個在風清月明之時,你思念那個能與你分享此情此景的人。也許在人的一生中,會在不同的美景中思念不同的人,這會是一種罪過嗎。我以為,相思本身就是美好的。如果因相思而痛苦,固然是離於中道,如果不敢相思,也還是差那麼一點點。人世美好,何妨相思。因為,一生所愛,往往「在白雲外」。

美麗與恐懼

有人說這個片子有恐怖片的氣氛。的確,三魔的造型很嚇人,有些情節的起承轉合也非常驚悚。不過我卻能接受。我也喜歡三魔平時的造型,三個演員真人出鏡,臉部沒有附加品的化妝。在我心中,其實痴情的八戒一直就應該是美男,沙僧的溫潤氣質也不錯,而黃渤放縱不羈的悟空則甚合我意。一句話,貪嗔痴完全可以是真善美。萬法唯心造。正因為如此,我深切同意作為魔時的恐怖凄厲,正如我同意他們作為人時的瀟洒帥氣。不如此,不能看到地獄與天堂的轉變,只在瞬息之間。



抽空看了《西遊降魔篇》。故事其實很暗黑,高老莊一段拍出了森森妖氣;說搞笑,空虛公子「那位要飯的是?」和孫悟空「我他媽還能去哪?」我笑出聲了。但感覺故事質感和風格之間沒能互相烘托,反彼此拖累,看的時候略有精分。另外,唐僧理念不是激發妖怪真善美么,但那三個全是被武力鎮壓的啊。

看了星爺的《西遊》,真心感覺不錯,除了無厘頭的台詞和場面,重要的是塑造了一個巨軸巨傻的玄奘——人該堅持的東西都是簡單而純粹的,如果您不幸活在一個浴火焚神的年代,那拒絕投降就是唯一的使命,不要試圖拿所謂的真理和真相喚醒任何人,先喚醒自己昏睡的心靈。

有段台詞是這樣的:「我愛你」「有多愛」「好愛」「愛我多久?」「我愛你一千年---一萬年」「我等不了那麼久了,就愛我現在」然後她永遠地閉起了眼睛。一萬年太久,要愛,就抓住熱烈的現在,而不是假裝轉身離開。

並非最近爛片太多才覺的"西遊降魔篇"好看,周星馳把骨子裡的悲劇編的很喜劇,愛情、驚悚、超越生死的感動都有了,故事沒被密集而變態的特效掩蓋,爆笑多次有淚點無尿點,imax效果很震。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周氏回歸的愛情觀在即將驚天地泣鬼神時可惜讓舒淇寡淡歌聲拉下水,失去了原唱盧冠廷的飄逸。



雖然沒有出演,不過到處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但還是很希望星爺再主演一次。

笑點不少,個人喜歡這個勝過《功夫》。劇情還不夠豐滿,下次執導的話需要找些更好的編劇合作。

補充一下,剛剛想到一點:

段小姐其實是觀世音的化身!

這麼一想,對原著的演繹就更完美了。


推薦閱讀:

孫悟空是哪國人?
西遊記中為什麼沒有《熊貓精》?
《西遊記》中唐僧有什麼特點?
《西遊記後傳》中,無天趕走如來玉帝,統領三界,為何三清、元始等人不制止?
《西遊記》中,七十二變都指哪些呢?

TAG:西遊·降魔篇 | 電影 | 網易遊戲 | 西遊記 | 網路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