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幼兒園的隱形教學,這才是幼兒教育的最高境界!
現在我們很多家長對幼兒學習的定義太狹隘,他們更多的是關心幼兒園有沒有教孩子字母、認字、算數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課本知識……這些學科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更重要的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學齡前兒童究竟應該學些什麼以及教育強國——德國的幼兒園都教了些什麼,希望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能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個新的定義。
依據美國幼兒教育的著名研究者Lilian G.Katz的看法,幼兒教育應教給孩子4方面內容:知識、技能、氣質和情感。
1. 知識 Knowledge:這個很好理解,也是大部分中國父母教育中最重視的部分,包括事實、概念、辭彙等等。孩子主要通過成人獲取知識,大人回答孩子提的問題,向孩子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和孩子一起看科普書等等都是在向孩子傳授知識。
2. 技能 Skills:這個也好理解,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在出生的頭幾年,孩子會很快掌握很多技能,比如使用剪刀、繪畫、彈琴和各種運動等等。俗話說的「熟能生巧」說的就是技能,技能可通過直接教授來習得,通過反覆練習來提高。
3. 氣質 Disposition:指孩子表現出來的綜合氣質和性格特徵,是一種思維慣性,比如好奇心、學習欲、善良友好、毅力、勇於接受挑戰、合作、創新能力、幽默感等等。要知道,掌握了許多寫作技巧與有成為作家的氣質之間有本質區別。
氣質無法通過直接教導、訓練或書本來獲得,主要通過周圍人的熏陶來習得。也就是說,圍繞在孩子周圍的人展現出了什麼氣質,孩子就會在耳濡目染下自然習得什麼氣質。周圍人面對困難時是退縮抱怨還是迎難而上,處理衝突時是大吼大叫還是冷靜協商,與人相處時是自私索取還是為別人考慮,無一不被孩子吸收。
想讓孩子習得某一品質,我們必須要給孩子鍛煉這些品質的機會,允許孩子去探索新事物,TA才能保有好奇心;允許孩子在運動中嘗試有難度的動作,TA才有機會鍛鍊出面對挑戰的勇氣。當孩子表現出這些好的品質的時候,我們要用眼睛看見,用語言和心去認可和欣賞,這樣優秀的品質也會得到不斷的強化。
4. 情感 Feelings:很多情感是天生的,但也有很多是後天形成的,比如安全感、歸屬感、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焦慮不安等。對學校、老師,對學習這件事本身和對其他小朋友的情感也是後天形成的。
人們經常說的教養、習慣、情商就屬於後兩個方面。
不可否認,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在這四個方面均衡發展。一個人要想成功光靠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氣質和情感作為支撐。過去幾十年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顯示,學齡前是人一生中氣質和情感發展與塑造的關鍵期,一旦錯過了黃金期,之後即便付出加倍的努力彌補,也可能收效甚微。
我們很多父母送孩子去幼兒園,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往往是「孩子學到了什麼?」問孩子最多的就是「今天在幼兒園學了什麼東西呀?」如果孩子會唱一首新歌,多認幾個字,或說了一個新知識,家長就會心花怒放,覺得學費沒白交。殊不知,這些只是最易於量化、看得見摸得著的知識。幼兒能夠記住這些被灌輸的知識,並不代表這些機械記憶就是最有價值的。
關於孩子的發展,我們要關心的不應只是「孩子能做什麼?」,更應該是「孩子應該做些什麼才是對他們長遠發展最有好處的?」
幼兒是如何學習的?
先說結論:幼兒是通過互動體驗來學習的,孩子在與人、物品和周圍環境的互動中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他們探索和體驗著環境中的一切事物,並通過與人對話和畫畫的方式來處理、分析和記錄他們的發現。正是互動為孩子提供了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發展機會。幼兒的學習是不需要正式的課堂、黑板和課本的。大人眼裡所謂的「玩」,就是他們的學習方式。
此外,不像我們成人在主流文化的壓力下漸漸被同化,幼兒未經歷過強烈的社會化改造,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極富個性的個體,大家的興趣愛好不同,要求每個孩子在同一時間用相同的方式學習相同的內容是違背個體發展規律的。對越小的孩子越應該採取個性化教學,而教學方式是越 informal(非正式)越好。
拿做手工為例,孩子在製作過程中要學習使用剪刀、畫筆等工具,在裁剪、粘貼、穿針引線的過程中,他們的精細動作、手眼協調和專註力等都得到了鍛煉,同時他們還接觸了不同的材料,認識了各種形狀,學習搭配顏色和組織計劃,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挑戰,體驗到了成就感……所以可不能小看簡單的手工啊!
學前教育提倡整合課程,即把各學科有機整合在課程中,而非像中小學那樣的分科教學。孩子在做手工中對「知識、技能、氣質和情感「四方面都有正向的促進。如果老師只是拿張挂圖要求孩子記住那些顏色或形狀……讓孩子反覆記憶,記錯了甚至還批評孩子,這樣的早期教育也許短期內看似增加了孩子一些知識,但這往往是以損害孩子的」氣質和情感「作為代價的,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讓孩子學習知識和技能本身是值得提倡的,但重點是採取的教學方式是否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是否在以損傷孩子的「氣質與情感發展」為代價?如果孩子在死記硬背的過程中,產生了厭學情緒;在練習鋼琴的過程中,對鋼琴產生了恨,體會不到音樂的美,那麼就算TA掌握了這些知識和技能又有什麼意義?孩子的氣質和情感被傷害了,TA能充滿快樂地去運用TA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嗎?正如Lilian G. Katz所說,因為過早地教孩子知識而損傷了孩子的氣質和情感,是非常得不償失的,因為氣質和情感對孩子將來的發展影響更為長遠。
德國幼兒園教什麼?
在德國幼兒園裡,老師只是起到引導和陪伴的作用。在大部分時間裡,孩子自己決定想玩什麼,老師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化需求。孩子想玩什麼就玩什麼,老師還儘力配合他們,老師不會過多打擾孩子,孩子們從老師身上自然學到了對別人的尊重。
德國幼兒園裡每天都有收納整理時間,這裡沒有強制性的要求和說教,老師們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身教,讓孩子從小養成了自己收拾玩具的習慣,同時也建立起了孩子的秩序感,每做一件事都要有始有終,玩具玩完了收好是宣告這件事的結束,然後再進入做下一件事的狀態中。
吃完飯,老師們也會鼓勵孩子們自己把餐具放回餐車上,比起那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家務都不做的小皇帝,德國孩子早早地就知道幫忙做家務(即使是在幼兒園裡)是每個人的義務,根本不需要物質刺激。去別人家做客,吃完飯,德國小朋友也會和父母一起幫主人把餐具端回廚房,放進洗碗機,最大程度地減少主人的工作量。
德國幼兒園還開設了情商課程,教會孩子們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用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來發泄情緒,幫助小朋友學會用語言而不是武力來解決衝突。老師們在日常互動中一遍又一遍地示範給孩子看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去體諒別人的感受。對於校園霸凌,德國教育工作者相信預防遠比治理重要!幼兒園裡這樣的情商課程就是為了將未來可能發生的校園霸凌抑制在萌芽之中。
在技能方面,幼兒園也會有大家很關心的音樂課。音樂老師會在走廊里彈著吉他經過每個教室,用音樂吸引著想上音樂課的小朋友來到音樂教室,上不上音樂課純粹是孩子們的自由選擇。那些對音樂不感興趣的,或者正埋頭玩樂高的孩子,大可以繼續進行自己的活動,沒人逼他們上課。
教室里有畫紙,有積木,有工具、有書,有過家家的道具……至於孩子們想玩什麼全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有時候老師會按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分組活動。
我只能說,德國小朋友在幼兒園裡學到的很多東西是非常難以量化卻影響孩子一生的軟實力。從這些例子中也許你看到的只是孩子學會了收納和收盤子,但他們真正學到的是教養,是待人接物,是好習慣,是生存技能,是同理心和關愛別人。而這些都屬於氣質和情感範疇,是無法通過書本教導習得的,要想教給孩子這些,只能通過耳濡目染。德國老師用自身的行為來影響孩子,靠著無處不在的隱形教育滋潤著孩子心靈的成長,讓他們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
也許德國孩子不會背九九乘法表,但是他們知道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如何藉助工具自己去找到答案。
也許德國孩子認的字沒有我們的孩子多,但是從小的親子閱讀讓他們愛上了書,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一生都與書為伴。
簡而言之,幼兒的發展需要在「知識、技能、氣質和情感」四方面全面進行。知識和技能不是不能學,但是要採取適宜孩子認識能力、能引發孩子興趣的恰當方法。如果片面重視孩子的知識和技能,忽視氣質和情感的成長,短期內孩子的確更早掌握了某些知識和技能,但對孩子成長影響更為長遠的氣質和情感卻被損害了,只能算是視野狹窄、無知者無畏的早教,長遠來看,「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本文轉載自:德國育兒研究(yoyomadeguo)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