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史2:新石器時代

第11節 新石器時代

1、全新世

根據地質學年代劃分的標準,從1.2萬~1萬年前開始並持續至今的這一段相對穩定的時期叫做全新世。全新世開始的標誌是亞冰期結束、氣候轉暖、海平面上升,地球氣候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簡單來說,就是人類面對的自然環境變好了。空氣變得溫暖濕潤,植物開始瘋狂生長,各種昆蟲和小動物迅速繁殖,鳥類成群結隊地從天空飛過,眾多的食草動物悠閑地在草地漫步,在寒冷與飢餓中忍耐了上萬年的食肉動物們迎來了又一個春天,在這些大型食肉動物中,有一個最強悍的群體,那就是人類。

對於地球來說,這種氣候的冷暖交替、生物種類的興衰變化,是很平常的事情,談不上「全新」。可對於人類來說,這一萬年溫暖的時期至關重要,整個人類歷史如果只分成兩段的話,那就是冰河時代與冰後時代,冰河及更遠的時代是舊世界,冰河結束之後的時代是新世界!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比喻來理解這個問題:

T11、智人基因誕生:相當於人類母親懷孕,受精卵著床階段;

T10、智人基因分化:相當於懷孕早期,細胞分裂階段;

T9、人種初步形成:相當於胎兒基本成形,加速生長階段;

T8、冰河時代:相當於人類胎兒發育成熟,即將分娩;

T7、新石器時代:相當於人類0~1歲的嬰兒;

T6、青銅時代:相當於人類1~3歲的幼兒;

T5、鐵器時代:相當於人類3~6歲的兒童;

T4、火器時代:相當於人類6~10歲的兒童;

T3、認知時代:相當於人類10~15歲的少年;

T2、力量時代:相當於人類15~21歲的青年;

T1、信息時代:相當於人類21~28歲的成熟青年;

…………

相對於胎兒在母親子宮中所處的環境,新生嬰兒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不能再依靠母親臍帶生活的世界,一個沒有子宮限制的、極其廣闊的同時也很危險的世界。

2、新工具(磨製石器、陶器)

文明的嬰兒最早孕育在亞歐大陸的兩端,在西邊以肥沃的新月形地帶(西亞地中海沿岸及兩河流域)為中心,迅速擴展到北非的尼羅河流域,以及歐洲的東南部;在東邊以長江與黃河中下游地區為中心,逐步擴展到整個東亞大陸,以及日本。其他一些稍晚的文明,形成了許多小的文明中心或區域。由於各地區自然環境的不同,以及地理阻隔造成的溝通困難,各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美洲地區,那裡的人類長期停滯在不完整的新石器時代,但也創造了獨特而精彩的文明(例如瑪雅文明、印加文明),限於本書的篇幅,我們無法詳細介紹每一個具體文明的發展情況,而是盡量將人類看成一個整體,嘗試去分析人類整體邊界的變化情況。

由於氣候的轉變,食物變得豐富起來,採集和捕獵的工作慢慢變得輕鬆了。於是,人們開始對使用了幾百萬年的石器工具進行改進,改進的方法其實並不算高超,就是對摔打出來的粗糙石器進行研磨,使之變得精細好用,形狀與大小更規範一些。這樣做顯然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而冰河時代之後的全新世,恰恰提供了這個條件。

作為時代的象徵,此時的人類還製造出了兩種全新的「新石器」,一是陶器,二是玉器。在中國南方發現的遠古遺迹表明,遠在1.8萬~2萬年前,人類就已經掌握了初步的制陶技術,但由於冰河時代的限制,這種技術很難廣泛傳播。直至溫暖的全新世到來,全球各地的人們紛紛開始製作出精美的、各具特色的陶器。陶器的表面一般都繪有體現當地特色的紋飾,比如一些常見的動植物或幾何圖形。陶器主要是生活用具,而不是生產工具,因此陶器的出現表明人類的生活水平獲得了很大的提高。更讓人驚嘆的是玉器,這種堅硬而珍貴的石頭即使對現代人來說也是奢侈品,玉器的加工難度很大,在沒有現代工具的情況下,手工磨製出大量精美玉器的艱辛可想而知!

同時,冰河時代偶爾出現的作為縫製工具的骨針,在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存中已經是大量地存在了,也就是說當時的人類開始普遍擁有縫製出來的衣服。在距今7000年的中國河姆渡遺址中,還發現了數量眾多、種類齊全的紡織工具,光是紡輪就有300多件,還有整套的織機部件,如經軸、分經木、繞紗棒、齒狀器、機刀、梭形器等。這一切都說明,河姆渡的居民已經具有很高的技術能力與生活水平,他們不再是裹一張獸皮或捆幾片樹葉作為衣服的野蠻人,而是引領新世界潮流的時尚先鋒。想像一下全新世人們的新形象:他們穿著新穎的麻布衣服,身上戴著加工精細的裝飾品,手捧著裝滿水的彩色陶罐,邁著輕快的步伐向家裡走去。這時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去往某一個山洞,而是來到了一群建筑前,沒錯,這裡就是他們的新家園。

3、新家園(建築)

不同的地區建築風格是不一樣的,在中國南方發現的河姆渡遺址讓我們看到的是大量干欄式建築。干欄式建築以竹木為主要建築材料,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這種建築適應於當地多雨、潮濕的天氣,在中國南方的部分農村,直到現在仍然保留著這種建築樣式。河姆渡人的房屋長達20米以上,進深6米多,檐下還有1米多寬的走廊。這種長屋裡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間,供一個大家庭住宿。考古人員在建築遺址中清理出來的構件主要有木樁、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構件上帶有榫頭和卯口,約有幾百件,說明當時建房時垂直相交的接點較多地採用了榫卯技術,這種榫卯結構後來發展為中國建築的一大特色。榫卯是極為精巧的發明,這種構件連接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比當代建築排架、框架或者剛架結構更具柔性,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發生時,降低建築倒塌的風險。

中國北方的半坡遺址,在年代上略晚於河姆渡遺址,但呈現出來的建築樣式則完全不同。半坡人的房屋均採用木骨塗泥的構築方法,有完全建於地面的圓筒形或方形的標準房子,較多的是半地穴式的簡易房子。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房子的布局顯然是經過規劃的,在外面有寬6~8米、深5~6米的大壕溝圍繞,在中間顯著的位置則是高大的村落中心。大壕溝的外面有一處專門的墓地區,還有一處是陶器製作區,這是一個完善的村落布局。發掘表明半坡村落中心是一座約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前面是活動空間,後面則分為3個小間。前面的空間是供村落成員聚會、議事的場所;後面3個小間,是氏族裡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氏族首領的住所。

在西亞的約旦河西岸曾經有一座出現時間更早、規模更大的人類聚居地——耶利哥城。經過前後三次、歷時數十年的發掘,人們發現耶利哥城從1萬年前起就有人類在這裡定居,這個定居點在之後的幾千年里持續繁榮著,因而在遺址中形成了17個連續的文化層。在底部的「前陶新石器A層」中長眠著迄今所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耶利哥。在這一層中,發現有直徑5米左右的圓形豎穴居室,系由半圓錐體形狀的土坯壘砌而成。城市面積約4公頃,城周圍有厚2米、高4米石砌城牆,城牆最高處超過6米,用雕鑿規整的石塊壘成。城牆外面有大溝,類似中國的護城壕,城中建有直徑10米、高8.5米以上的巨大塔樓。考古學家們推測,當時耶利哥城常駐居民人口約有二三千人,那時候的耶利哥居民甚至還不會制陶,但他們卻建起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什麼支撐他們完成如此龐大的土建工程?顯然,他們已經不是靠採集與捕獵來生活,因為那樣的話他們居無定所,既不需要也沒有能力建立這樣龐大而複雜的定居場所。

4、新生活(農業)

農業是人類與植物以及自然環境的一種共享形式,這一共享邊界的興起與內部的多個邊界的支撐緊密相關。人們具有更好的工具、更安全的直控邊界(房屋與村莊)才能擴展出有效的共享邊界;只有進行農業生產,人們才有足夠的糧食、才能養活足夠的人來從事新家園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也是一個緩慢的、逐步演進的過程,尤其是在它的起步階段,對於自然條件有很強的依賴,除了肥沃的土地、良好的氣候,當地還要有適合馴化的野生植物品種,例如:大麥、小麥、水稻、粟(小米)、豌豆、扁豆等,早期符合這些條件的地方主要是西亞的肥沃新月地區、中國的長江與黃河流域、埃及的尼羅河流域、印度的恆河流域等地區,這些地區後來產生了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

關於人類從採集與捕獵的遊盪生活轉化為以從事農業生產的定居生活,其意義到底何在?農業革命是否真如赫拉利(Harari)教授所說,是史上最大的一場騙局?

如果說農業革命是一場騙局,那麼是誰在騙誰?顯然,農業革命並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有預謀地欺騙另一些人,因為沒有人知道農業社會將是什麼樣子。按照H教授的說法,上當的是全體人類,他們被小麥、水稻等植物的基因欺騙了,這些貌似對人類有益的植物讓人們心甘情願地為它們的繁殖而辛苦勞作,頂著烈日為它們澆水,彎著腰為它們施肥、除草,最後失去了在樹林里終日閑逛的自由,累得渾身病痛。更嚴重的是,人們從事農業生產雖然能獲得一定的回報,但面臨的風險卻很大: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時常發生,這會導致農民比樹林中的採集者更容易餓死;聚居生活的人們之間更容易傳染疾病;社會階層分化後,底層農民所種的糧食大部分被統治階層拿走了,剩下的糧食少得可憐。所謂的騙局,大概就是這樣。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農業革命這件事情是如何發生的。

首先,農業革命不是一夜之間完成的,而是經歷了至少幾千年的轉換過程,最後的結果是人類經過長期實踐而選擇的必然結果。在冰河時代結束後,天氣轉暖,部分土地肥沃地區的人們開始少量培植一些糧食作物來補充自己的食物來源,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逐漸掌握了一些提高產量的方法。於是,人們對種植糧食越來越有興趣,種植面積越來越大,原來從事採集和捕獵的人開始加入種植者的行列。在這期間,當時的人們毫無疑問會認真對比兩種生活方式的成本與收益情況,雖然他們沒有詳細的統計數據,但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記事工具,比如通過在不同顏色的繩子上打結,繩結的大小代表不同的意義,這樣就能統計投入與產出的情況。我們不應該懷疑他們的智商,他們在簡陋的條件下製造出精美的陶器、規劃建造了整個村莊甚至城市,他們的聰明才智其實並不亞於現代人。通過長期的實踐,全球各地的採集者都自發地、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農業生活,因此才有了後來的人類歷史(當然,也有極少部分人拒絕了農業,比如至今仍然生活在印度洋某個小島上的森提奈人,他們是比熊貓還要稀少的極度瀕危人種,然而我們無法對他們進行幫助或保護,因為他們完全拒絕與外界接觸)。

一方面,人們對種植技術和種植產量有了足夠的把握後,才會放棄採集生活,改為定居從事農業生產,這樣還會增加人們照料小孩的時間,提高嬰兒的出生率與成活率。人多了就擴大耕種面積,那時候有足夠的土地供人們開墾。種植者同時也會蓄養一些家禽、家畜,這些完全由人們掌控的動物是很好的備用食物。另一方面,種植者們在農閑時候仍然可以去附近山上打獵或採集食物。採集和捕獵時間的減少,不會讓山間樹林的食物變少,相反會讓野生動物變得更多,人們偶爾一次去捕獵的收穫可能會更豐厚。

採集者整天在大自然四處遊盪的生活,也許對現代人來說很有吸引力,因此這種生活也容易被現代人理想化。實際上,採集者經常要體會飢餓與半飢餓的狀態,以及面對危險與逃避危險的情況,他們最缺乏的是安全感與穩定感,無法對未來做出預期。他們唯一的辦法是通過緊密合作來保證自己的生存,多一些合作的人對他們很有利,但問題是他們為什麼人口這麼少?是他們不喜歡與異性相處,還是他們已經掌握了有效的避孕方法?我相信面對新生嬰兒,他們肯定會認真撫養,即使是猴子、猩猩也不會主動拋棄自己的孩子,除非是有嚴重的殘疾。古代人口少的原因主要是養不活,現代發達國家的出生率下降主要是不想生。遠離城市的喧鬧,親近大自然,吃純天然的食品,每天就想著自己快樂與否,不用管別人,這就是很多現代人的理想。只有人類已在地球表面建立了巨大、穩固的安全邊界和控制邊界的今天,這才能稱之為理想,而在一萬年前的地球,這種想法十分幼稚而危險。

其次,人類定居生活的控制邊界與影響邊界的問題。

原始的採集和捕獵者不斷遷徙,他們影響的範圍是廣泛的,但不夠穩定,至於他們的控制邊界大概是在弓箭的射程範圍內,或是住所的火堆周圍,這種控制力同樣不穩定。再看從事農業生產的種植者們,雖然他們的影響邊界總的來說是縮小了,但換來的是控制邊界的強化與擴張。堅固的住所、寬深的壕溝是他們的直接控制邊界,村莊附近的農田是他們的共享邊界,更遠一點的地方有他們的捕獵陷阱、某一處甘甜的山泉或某一棵象徵神靈的大樹,這些就是他們遠程邊界。他們偶爾也會去往更遙遠的地方,但規模較小,不會對遠處的大型野生動物的生存造成多大影響,但是他們的新工具、新形象、新生活對於其他尚未進入農業社會的採集和捕獵者,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

新石器時代的新生活,不僅僅是農業革命,還包括新工具的製造、新家園的建設,這些新的邊界一起構成了人類從未有過的控制力,讓人們產生了對未來的預期。通過現在的努力,可以保證未來的生活,這種能力讓當時的人們想一想就感到激動,關於未來的美好遐想,激發出人類無限的創造力。

再次,個人生活的幸福程度問題。

人類的基因經過了長達幾百萬年的進化,不是為了讓人們整天在田地里彎腰勞作,這沒錯!但是,我想說的是:人類的基因進化同樣不是為了整天奔走在樹林里爬樹摘果子,如果是那樣的話,人類何必要直立行走,像猴子、猩猩一樣四肢靈活、善於爬樹的物種才是正兒八經的採集者嘛!

個人的幸福是一種情感問題,對於從冰河時代走出來的智人們最重要的情感有兩個,一是我要生存,二是我要繁殖後代,除此之外都是不重要的。連續三天飽餐帶來的滿足感,無法抵消第四天忍飢挨餓帶來的痛苦;養活多個孩子的樂趣,卻可以抵消耕作的辛勞;面對自己的孩子被餓死、被野獸叼走,這樣一種痛苦現代人很難體會,但那時候的人們卻經常見到這種慘劇,非洲草原的角馬為了挽救自己的孩子可以與獅子博斗,而原始人抱住餓死的孩子卻只能默默流淚。現代人類定義的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他們的理想是養活更多的孩子,到老了牽著孫子孫女的手,帶他們去田間玩耍,讓孩子們看看自己耕作的時候是如何的堅持不懈而又從容不迫,手棒自己用勤勞汗水換來的糧食,心裡感覺平靜而踏實,這就是農業社會的幸福和美德。

不同時代給予每個人的生存條件、繁殖後代的文化習俗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不應該完全用現代人的文化眼光評判古代人的生活,而是要去研究古代人的生存環境,從而理解古代人看待事物的眼光,以及他們的幸福感覺。即使在同時代的人,由於各自的習慣不同,有時也會發生這種關於幸福問題的爭論,比如中國人端午節吃粽子,有些人喜歡甜的,有些人喜歡鹹的,如果咸粽派說甜粽派:你們的端午節過得真悲慘!甜粽派會反駁道:你們的端午節實在太苦悶!

最後,關於H教授所講的其他問題。人聚居在一起更容易傳播疾病的問題,就好像吃飯有可能會咬到舌頭一樣,沒什麼好反駁的。另一個問題是農業革命後,人類階層分化造成的剝削,這些跟農業革命也沒什麼直接關係,只要合作的人變多了必然分階層,只是當財產較多時才比較明顯。採集者之間關係相對和諧的範圍十分有限,即使在群體內,人們的權利也有等級之分,群體之間更是經常發生你死我活的戰爭,在那裡人們失去的不只是部分食物,而是整個生命。

H教授還提到作為糧食的幾種植物,利用人類進行繁殖的策略是很成功的,而被飼養的動物們則比農民的命運更悲慘。他主要描述的是現代大規模養殖場中被關在籠子里的雞、牛等動物,小牛第一次走出籠子的原因是被牽去屠宰場宰殺,這聽起來的確很悲慘。實際上,談論牛的幸福或者雞的幸福、狗的幸福,超出了目前人類的能力,因為這些東西屬於人類的財產,不管是雞還是雞蛋,不管是大牛還是小牛,它們都是具有明確價值的財產,處於人類的直接控制範圍內。而當小麥、水稻這些植物還是小苗的時候,對人類基本沒什麼用處,唯一的辦法是讓小苗與陽光、空氣和土地(以及土中的微生物)一起建立共享邊界,然後人們就期待著、盼望著,也許能收穫很多糧食,也許收穫很少甚至沒有收穫。對於農業革命之後的整個人類歷史來說,糧食作物是否能健康生長,這一邊界的穩定性至關重要,但實際上很多因素會破壞它的穩定,比如說大洪水。

5、新挑戰(大洪水)

冰河時代之後的時期,氣候變得溫暖濕潤,雨水增多、冰川融化導致河水上漲、海平面上升,於是人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經常會遭遇洪水,有時候甚至是兇猛狂躁的特大洪水。對於採集者來說,洪水不算什麼大問題,他們隨時可以遷往高處躲避洪水,他們所需轉移的財產,無非就是幾根綁著石頭的木棒、幾條獸牙或貝殼做的項鏈,而這些東西基本上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可是,現在定居下來從事種植業的人們就不同了,他們有許多的財產:花費大量精力構建的住房、耕種所用的木石工具、紡織用的整套設備、精美易碎的陶制生活用品等等,還有他們圈養的雞鴨、牛羊等動物,這些都是很難轉移甚至無法轉移的。更嚴重的是,大面積的農田註定要被洪水沖毀,農作物會被洪水淹死,因為居住的房屋可以選擇建立在高處,而農田只能在低洼平坦、靠近水邊的位置開墾。

在許多民族的古代傳說中,都有關於大洪水的記錄,而且不同民族的洪水傳說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所有傳說中,對於洪水的規模都是極力誇張:基本上洪水把大部分山峰都淹沒了,只剩下高山的山頂,這也許可以用全球海平面上升解釋,但海平面上升是緩慢的過程,不可能像洪水一樣暴漲。要達到這樣的洪水效果,只能是彗星撞地球,或者外星人在地球引爆超級核彈。另一方面,故事的結局大多是在洪水中倖存的一家人或一對兄妹繁衍出後來的人類,這對兄妹在中國叫做伏羲和女媧,在西方叫做亞當和夏娃。這個結局似乎隱藏了一個暗示,傳遞了遠古人類的一個共同記憶,即分散在全球的人類原本是一家。最近二三十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分析顯示,現代人類的基因確實有著相同的起源,而且還能畫出各個種族的分化遷徙路線圖。只不過,這個分化遷徙的過程至少歷經了十萬年,其間各地區的大洪水肯定是反覆發生了多次,每一次大洪水的發生都讓這個故事持續地演進與傳遞,直到人類的語言文字成型的時候,故事也就定型了。

採集者看著腳下滔滔的洪水可以跟子女們輕鬆地講起這個故事,而種植者卻要面對自己的家園被毀的事實,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必須用自己的行動去抗擊洪水,從而書寫自己的新故事。洪水治理不是一個簡單的農業工程的問題,防洪工程背後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首先,它表明農業社會已發展到了較高的程度,一方面有較多的農田和財產需要保護,另一方面也有足夠的人口和能力去修建防洪工程,人類從此開始主動改變自然山川的面貌,把自己的控制邊界向遙遠的地方延伸。其次,防洪工程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不僅需要開挖、運輸土石方的大量勞動力,更需要針對大型工程的規劃、設計和管理能力。這種對信息的測量、記錄、運算、保存、傳遞等一系列能力,與採集者記憶大樹的位置、分辨可食用的果實、追蹤野獸等能力中間有巨大的鴻溝,後者是所有鳥獸都會的事情,而前者只有人類才能完成。最後,成功的防洪工程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一方面修建者的經濟與軍事綜合實力會穩步增強,另一方面修建者在人們心中的威望會大大提高,從而在部落之間、王國之間爭奪領導權的鬥爭中起到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大型防洪工程是古埃及人修建的尼羅河大堤,始建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3400年。尼羅河對於埃及農業以及埃及整個社會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對於尼羅河水的泛濫,如何在雨季時防洪保農田、在旱季時蓄水灌溉,肯定是當時埃及各個部落或小王國的重要議程,我們不清楚是哪些小王國修建的防洪大堤,我們只知道在300年後,美尼斯統一了古埃及建立第一王朝。與此同時,古代的中國人也開始修建防洪水利工程,最近在中國浙江發掘出來的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一個多種水壩相結合的完善系統,它的規模不算很大,但設計理念十分先進。

規模更大的治水工程位於黃河流域,公元前21世紀之前的幾百年間,生活在中國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華夏部落聯盟與洪水進行了持續的鬥爭,早期的共工氏部落治水最為努力,但成效不明顯。傳說中,部落聯盟後來推舉出鯀負責領導治水,結果鯀因治水失敗而被處死,接著聯盟要求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禹從父親的失敗中吸取教訓,放棄「圍堵」改用「疏導」的辦法治理洪水,最後取得了成功。實際上,禹不可能就憑這一個方法,在短短13年時間裡,將中國北方的各種水患治理好,即使他非常勤勞,三次經過自己的部落定居點都沒時間進去休息。治水並沒有哪一種方法最好的問題,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採用最合理的辦法,禹的部落因為經過了長期的治水工程實踐,掌握了各種方法,具備了全面的治理能力,最後才取得成功。鯀、禹領導的部落因此在聯盟中迅速崛起,大禹後來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部落聯盟的新首領,他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

中國最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一是位於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其次是位於陝西的鄭國渠。都江堰始建於公元前256年,兩千多年來一直運行良好,至今仍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鄭國渠建成於公元前236年,全長約150公里,可灌溉農田18萬餘公頃。建設這兩個傑出水利工程的是戰國時代的諸侯國之一秦國,秦國大力發展水利事業,推動自身經濟實力的持續提升,最後強大的秦國打敗其他六個諸侯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集權制的帝國。

綜上所述,治水始終是古代農業社會的大事,關係著部落的興衰、國家的命運,而決定治水成敗的關鍵則是對於世界的新認知。

6、新認知(文字的發明)

新石器時代在一起生活的人變多,食物種類變多、產量增加,各種工具與器物越來越豐富,社會也變得更複雜。部落首領、巫師等人員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而是專職負責部落事務的管理與決策、主持各種儀式、整理和傳授如何與大自然相處的各種知識等工作。如此多的、複雜的事物,光靠人的口頭語言很難清晰地表達與傳播,更無法長期的保存。於是,現實的需求推動人們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創造出輔助的信息表達與記錄工具,在中國、中美洲等地區出現了結繩記事的辦法,在西亞和埃及的人們則用刻畫特殊符號的形式來記事。

研究認為,早期蘇美爾的神廟工作人員用泥板通過圖畫的形式記錄賬目,這些記賬用的符號就是楔形文字的雛形。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產生則並不是基於經濟的需要,最早是作為一種具有紀念意義的特殊符號雕刻在石柱或石板之上,以表達某位高貴人物的名稱、身份和事迹等信息。在此基礎上,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和尼羅河的埃及人,在約5000年前陸續創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兩種文字: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

文字源於繪畫,所以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不管是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還是古埃及文字,都是一些具體化的圖案,所表達的意義是直觀的。這種源於圖畫的文字,缺點是很明顯的,想要易於書寫則字形必須簡化,但簡化的字形很難精確表達不同的意義,於是人們需要創造更多的象形文字來表達類似但不相同的意義。如果要表達大千世界,則至少需要1000-2000個符號,即便如此對於某些抽象事物仍然難以準確表達。後來,古埃及人在自己的文字系統中增加了24個表音的象形符號,與原始的表意象形文字結合使用,還發明了區分不同意義範疇的部首符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混合文字。大約過了1500年,西亞的腓尼基人仍在學習和使用楔形文字,不過後來腓尼基人在與古埃及人的接觸中發現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中表音符號的優勢,於是他們結合楔形文字書寫簡單的優勢,對古埃及文字的表音符號進行改寫,創造出了由22個字母所構成的表音文字,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源頭,腓尼基字母后來派生出古希臘字母、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以及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等。

然而,字母文字的成功,並不意味著象形文字的完全失敗。四大文明古國都發明了象形文字,但只有中國的象形文字發展成熟併流傳至今,成為當今世界上唯一廣泛使用的表意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甲骨文、鑄造在青銅器上的金文是中國早期的二種文字形式,大量考古發現證明,甲骨文、金文在中國商朝(始於公元前14世紀)時已較為成熟,這些文字通過均勻的線條結構而成,基本上擺脫了象形圖畫的痕迹,字形對稱美觀、結構穩定。甲骨文、金文的發現表明,中國的漢字沿著自己的道路持續地發展和完善著,最後演變為一種成熟的表意文字,為什麼它沒有像其他象形文字一樣,演變為表音的字母文字?漢字是如何克服早期象形文字的種種困難,而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成熟文字呢?

首先,漢字的演變時間很長。在距今8000~9000年前已經出現各種甲骨象形符號,直至4000年前才開始演變為成體系的文字,這一漫長的發展過程讓早期的漢字有足夠的時間改進,它的筆劃越來越簡單而規範,造字的思路也越來越清晰合理,這樣產生的文字書寫更簡便,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其次,更關鍵的是早期漢字的發展以強大的、統一的華夏部落聯盟作為物質基礎,多個不同的部落之間要實現順暢的交流,需要一種統一的文字作為溝通工具,而統一的文字又為華夏部落聯盟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華夏部落的發展壯大雖然也免不了戰爭,但戰爭的結果往往是相互吸收與融合,而不是簡單的消滅與淘汰,這體現了華夏文化的包容性。華夏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續5000年以上而不中斷的文明,雖然偶有低谷,但她始終在發展和壯大,其中的奧秘就在於華夏文化的包容性。

再次,通過融合形成的漢字兼具內在造字的合理性與外在應用的廣泛性,即使人們需要學習、記憶多達3000-5000個不同的漢字,但是學會之後產生的效益是明顯的、划算的。漢字的字形與字義有比較穩定的對應關係,因此無論傳播多遠、無論各地的方言讀音如何不同,漢字仍然是穩定的溝通工具。在中國的秦漢時期,漢字正式確立了統一的書寫規範,中華各民族也開始形成了。三國時期漢字傳播到日本,日語中吸收了大量的漢字,其讀音與中國漢字的讀音完全不同,但意義基本不變。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用漢字翻譯創造了大量的西方科技名詞,這些新鮮的漢字詞很快又迴流到中國,為中國人學習西方文化帶來了便利。據統計,當代中國人使用的社會和人文科學方面的名詞、術語,有70%是從日本輸入的。客觀來說,日本人對於漢字的現代化是有一定貢獻的,這表明了漢字的強大生命力,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最後一個問題:漢字表意的價值取向從何而來?或者說,漢字背後有沒有一種基礎理論,它指導人們通過抽象的符號而不是形象的圖畫來建立一個價值體系?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了解中國文化的人都知道,陰陽八卦是中國文化的根源,實際上,它也是中國早期漢字創立的理論基礎。八卦的基礎是陰陽,陰與陽的辯證關係是中國古代智者對萬事萬物最根本的抽象,陰陽分別用虛線和實線來表示,3條線重疊可表示陰陽的8種變化情況即八卦,每一個卦都有一個相反的卦與之對稱,例如坤卦(000)可表示大地、母親、女人、北方,乾卦(111)則表示上天、父親、男人、南方,坎卦(010)表示水和西方,離卦(101)則表示火和東方。這樣由3根線條組成的抽象符號就有了明確的內在意義,至於它的名稱以及它的讀音就沒那麼重要了。

傳說中,中國文字的創始者有兩位。一位是倉頡,他是黃帝時期主管文化的官員,負責搜集民間既有的各種圖畫文字,在接受上天啟示的「洛書」之後,整理完善出了系統的象形文字。另一位是伏羲,伏羲所在的年代比倉頡更早,他同樣受到上天的啟示發現了「河圖」,然後創立八卦和文字。河圖、洛書與八卦有著緊密的聯繫,河圖洛書是天文、地理知識的數字化表示,八卦則是河圖洛書的進一步推演,將認知邊界推廣到萬事萬物,並採用更加統一的抽象符號,形成一個和諧的、循環的概念系統。實際情況可能是伏羲為文字初創者,倉頡為文字的完善者,不管具體情況如何,中國古代學者已經給我們強烈的暗示:文字的發明者必須掌握八卦或者河圖洛書這樣一種演算的系統,因為這是表意文字得以創立的思想基礎。

伏羲是中華民族公認的人文始祖,他的主要成就除了發明八卦和文字之外,人們還將漁網的發明、琴瑟等樂器的發明、樂曲的創作等歸功於他,實際上這是整個伏羲氏部落的文明成果。考古發掘表明,伏羲部落在8000年前的中國西部地區開始興盛(甘肅大地灣遺址),之後逐漸遷往中原地區並與當地部落融合,歷經3000年的發展,最後形成了強大的華夏部落聯盟。

總結一下人類發明文字的歷史,主要的線索是形成了兩大文字體系,一是表音的字母文字系統,二是表意的漢字系統。字母文字的特點是善變、容易分化;漢字的特點是穩定、趨向融合。文字的特點是構成各種文化基因的要素之一,文字的差異造就了中西方社會的不同特點。歐洲各國之間語言文字的分化使他們很早就有了獨立國家的意識,並開創了國際社會交往的準則,同時也讓現在的歐盟難以團結成一個整體。中國各地區之間也有許多不同的方言,甚至兩個相鄰縣市之間的人們完全聽不懂對方說的話,但由於大家使用的文字完全一樣,所以中國人在根本上是相通的,差別只在於一些細節。中國人在所有重大事項上都容易形成共識,因為所有重大的思想觀念、法律條例都是以書面文字的形式表達,而統一的文字讓相互之間有種親近感,包容的文化特徵讓我們更容易達成共識。最近幾年,移動支付在中國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為什麼中國人普遍接受這種新的支付方式?究其原因,除了顯而易見的便利性,中國人對手機APP上嚴謹書寫的漢字有種天然的信任感,這也是促進因素之一。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是支付寶、微信支付依靠超過10億的中國手機上網用戶取得了成功;實際上是中國人利用移動支付等手段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了一個新的、廣泛的信任網路。這個網路大大提高了中國人的自信心;這個網路代表中國文化仍在蓬勃生長;這個網路將向全球擴展,成為中國影響和推動世界發展的重要軟實力。

文字是最基本的信息載體,是人類思想和人類文化最核心的表達方式。當今社會人們所稱道的各種強大的信息系統,大多是以極快的速度來處理一些膚淺的信息,相關操作主要是數字運算、字母位置的查找與排序,還有運算流程的循環與分支控制等,綜合起來仍然只是一個數據的處理系統,因為它未能深入文字的內在含義,所以無法與人類實現真正的交流。由此可知,在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中,中國的漢字以及中國人的抽象思維方法值得借鑒,相關研究大有潛力可挖。

推薦閱讀:

「法國簡史」凱爾特人 高盧人,法國血統的起源

TAG:人類文明 | 新石器時代 | 「民間歷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