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白茶的高性價比時代,就要結束了

臨近春節,同行之間、茶友之間關於明年行情的探討越來越多。漲價已經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了,至於漲幅,只能說一句:請託好自己的下巴。

在這所有討論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北京茶友算的一筆帳:龍井1500以上可以喝三泡,銀針800左右可以喝十幾二十泡。而在2018年,800元連一泡像樣的銀針的製作成本價都不夠。而且,這種成本核算方式還不包括任何流通環節產生的成本。

沒到過茶區的人,很難想像2018年的茶青爭奪戰早就開始了,根本不會等到茶季才開始;也很難理解一款頂級白茶的誕生有多麼不容易,而拿到這種茶則更加不容易。以白茶說為例,2017年,我們在3月11日就從天津駕車前往福鼎了,而茶葉大規模採制則是4月份的事情了,上品的白毫銀針基本上在一周內的時間就被各路茶商、茶企瓜分完畢。

去年的茶園茶青,是以100元一斤為起點的,一天之內價格漲兩三次再正常不過了。這陣勢,就連很多當地人都看蒙了,一開始大部分人選擇觀望,而一周之後就開始後悔了。今年會怎樣?觀望的人會少之又少,隨之而來的就是價格不斷漲,甚至連上下波動都談不上了。

至於整個產區的性價比問題,我們就不分析了,在這篇文章里,只談我們關心的頂級荒山白茶。但凡一款頂級荒山白茶,一定是要滿足以下要素的:核心產區、高海拔、高樹齡、優良樹種、放荒年份、好天氣、好工藝。

在往年,限於產量、採摘難度和出貨價格較高等因素,很多荒山茶園是無人理會的。這兩年情況有所改變,但是也無非三種情況:有人對荒茶園重新開始管理,剪刈、除草、施肥、用藥;也有人把茶園茶故意放荒掉,只做人工除草或者移植老樹;也有人開始專註於荒山茶,比如在2017年的春茶當中,白茶說的所有產品就全部集中在了荒山茶上面,從銀針到壽眉,無一例外。

我們講荒山白茶的高性價比時代就要結束了,不僅是基於上文提到的產區背景,還有其他方面的考量因素。白茶在爆火的過程中,會不斷贏得資深茶友的關注和喜愛,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茶友開始真正了解白茶。真正講究品質的茶友,無疑會讓荒山白茶產品的市場定位更加精準。

另一方面,雖然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已經越來越普及了,但是傳統的味道和品質仍然是讓很多人無法捨棄的。中國人眼裡的好茶,一定是做工精細的,從製作之前的宏觀把控,到製作當中的細節拿捏,少即是多絕非一句虛言。慢工出細活,只為一杯好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寫到這裡,我想到一段電影台詞:如今我走到了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麼?因為太特么辛苦了。

最終,這部電影的主人公還是走上了他認為的那條「太特么辛苦」的道路。

推薦閱讀:

白茶小結(有目錄)
荒野白茶與茶園茶,口感上有什麼區別?
在你理解中的白茶都有哪些?
白茶,拼價格的那麼多,拼品質的怎麼辦?
茶界的freestyle丨300年的古樹原料做白茶(原料篇)

TAG:白茶 | 福鼎白茶 | 政和白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