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是如何被日本滲透的?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出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中國東北是如何被日本滲透的?

NO.440-日本壓榨東北

作者:陳堅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白鷗

近日來,《和平飯店》熱播,劇中講述了地下黨員陳佳影和東北唯一受過高等教育的土匪王大頂,憑藉著自身的智慧和勇氣,與敵人鬥智斗勇的故事。

其中,陳數飾演的女主角陳佳影有著多重身份,其中之一便是南鐵的行為痕迹分析專家。於是這個「南鐵」也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焦點之一,很多人認為這是指「南京鐵路」甚至「南寧鐵路」。

選自《和平飯店》第五集

劇中的南鐵,其實原型是歷史上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更為人所熟知的簡稱是「滿鐵」。但這個公司顯然並非普通交通管理機構,而是足夠影響日本關東部的特務機關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南鐵」是怎麼樣的機關?

俄國控制下的中東鐵路

在現在的長春寬城區,有一棟不起眼的俄式尖頂小樓,它曾經是沙俄寬城子鐵路俱樂部,是長春地區唯一保存完整的沙俄鐵路附屬地建築,現在則是吉林省人民醫院凱旋院區。

吉林省人民醫院凱旋院區

1901年沙俄侵略者建造的沙俄鐵路俱樂部

1896年的中國局勢,在三國干涉還遼後危如累卵。但對於大清來說,這是一次意外的外交勝利,「聯俄制日」一度成為主流觀點。

可惜的是,大清並沒意識到,沙俄比日本更加垂涎於東北土地。沙俄早在修筑西伯利亞鐵路之初,便已經構想出要修築一條可以深入中國的支線,這樣既能節省開支,又能滲透東北,實現土地和文化雙重侵略。因此,1895年,趁大清甲午戰敗,俄國單方面派人到東北進行勘察的行為變得更為頻繁。

俄國人如果想從赤塔直通

太平洋不凍港(海參崴、大連)

最近的路當然是在中國東北橫穿縱貫

(可橫屏觀看)

干涉還遼之後,沙俄便露出了它的獠牙。借新任沙皇加冕典禮之際,俄國軟硬兼職,逼迫李鴻章出使俄國,與其簽訂所謂的「軍事同盟」,臭名昭著的《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中俄密約》)由此誕生。

條約規定,中國所有口岸向俄國軍艦開放;中國允許俄國修築一條由吉林、黑龍江至海參崴的鐵路,俄也擁有使用權。如此,俄國不費一兵一卒便幾乎控制了整個東北,這條鐵路也為未來東北至建國前的局勢埋下伏筆。

1896年底,俄國正式將這條貫通東北的鐵路定名為大清東省鐵路(簡稱「東清鐵路」),並在此後四處勘探,意圖更好的控制東北。1898年3月,中俄又簽訂《旅大租地條約》,強行租借了旅順和大連,獲取了修築哈爾濱到大連的中東鐵路支線的特權。

1898年,東清鐵路三部分規劃基本定型:北部幹線(滿洲里到綏芬河)和南滿支線(寬城子至旅順)及其他支線,全長約2400多公里。東清鐵路呈現「T」字形,猶如一隻手爪,貫穿並控制了整個東北。

橫穿縱貫

在這種情形之下,沙俄 「黃俄羅斯計劃(從新疆中俄邊境的喬戈里峰直到海參崴劃一條直線,將此以北的土地全都劃歸俄羅斯)」被進一步明確,為實現「軟征服」,沙俄在修築中東鐵路時便開始了文化侵略。

俄國人的胃口真是相當大

(可橫屏觀看)

沙俄在修築東清鐵路過程中,不只修築車站和鐵路,更是在其沿路劃分出「中東鐵路附屬地」。以長春寬城子為例,沙俄以寬城子火車站為中心,划出了與當時長春老城不相上下的附屬地。其上不僅建有與鐵路相關的建築,更建有教會、學校、兵營等設施,久而久之,一個個以俄國為主導的新城市片區便形成。

沙俄修築東清鐵路舊照

俄國通過這種方法,悄無聲息地將自己勢力分派到了整個東北。

伴隨著義和團運動,俄國軍事佔據了整個東北,鐵路和新城建設則成為了其執政據點。大清在多次交涉無果之後,終於意識到了俄國的真實嘴臉,卻也無可奈何。

此時的日本卻伸出了橄欖枝,不僅表示已經整軍備戰,更答應大清奪回東北。無奈之下,清廷只得支持日本登陸東北,日俄在中國的土地上爆發了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組圖

俄國戰敗,雙方簽訂《朴茨茅斯條約》告終。條約規定,雙方以寬城子為兩國鐵路區分點:寬城子以北歸沙俄,寬城子以南歸日本。日本,就此控制了南滿洲鐵路支線。

被瓜分

滿鐵會社粉墨登場

控制了南滿支線,日本快速控制東北南部。也正是靠著南滿鐵路,日本製造了九一八事變,隨後能如此之快地建立偽滿洲國。但要完成這些戰略,日本需要對南滿鐵路進行嚴格而科學的控制。

1906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歷史簡稱滿鐵,當時日本地方簡稱南鐵)成立。滿鐵控制的還有安奉鐵路、北滿鐵路等大大小小的鐵路和交通要道(例如中朝鴨綠江鐵橋,大連港擴建工程),同時還兼有礦業開採,移民,發展畜牧業等不同職能。

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

這是一家類似於「東印度公司」的官辦組織。表面上是鐵路運營公司,但實際管理內容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情報等領域。

滿鐵調查部,是滿鐵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部門,它的主要職責便是搜集蘇聯遠東和中國的情報,以供日本關東部參考。據說,調查部在全盛時期,共有情報人員4500餘人,《和平飯店》裡面的女主角陳佳影與科長野間平二,正屬於此部門。

女主陳佳影

有疑點:如果是夫妻的話,為啥不是男士拎包

答:因為男的是雷佳音(捂臉)

令人驚訝的是,在滿鐵會社頂峰時期,調查部幾乎每一天都會產生一份調查。其所搜集的情報、刊物數不勝數。抗戰勝利後,這家機構的清算工作直到1957年才結束,中方獲得的資料汗牛充棟。也正因此,滿鐵曾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克格勃並稱世界三大情報資料寶庫。

同樣是情報局。南滿的是logo

兩位大佬的是徽標(捂臉)

作為侵華勢力的排頭兵,滿鐵除了集中全力於鐵路修建、煤礦掠奪、收集情報之外,更是積極地配合關東部直接侵略中國。從「二十一條」到「九一八事變」再到「誘降汪精衛」等諸多政治事件,都離不開滿鐵會社的身影。

大量來自滿鐵支所(誘降汪精衛的主要負責人就是「滿鐵」上海事務所南京支所所長西義顯)的「中國通」們,在中國、蘇聯遠東地區大肆搜集情報,並將搜集的信息提供給侵華日軍情報部門。研究日本侵華史,滿鐵是繞不過去的坎。

後藤新平,滿鐵開創者、滿鐵首任總裁

認為日本要形成歐亞大陸鐵路網,

對抗美國鐵路資本。

後任內務大臣、外務大臣和東京市長等要職

松岡洋右,二戰甲級戰犯,曾任滿鐵總裁,

後擔任日本外相,

他的口頭禪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

中西功,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

1939年參加滿鐵調查部

準確預測了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間,

為反法西斯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是一名傳奇的紅色間諜

滿鐵的真正意義

滿鐵對當時中國另一宗罪行便是掠奪礦產。

本質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重要原因是要掠奪中國礦產資源。抗戰結束後,日本將大量的地質、礦物質調查報告,乃至交通經濟調查報告都留在了中國。

通過這些調查報告,時至今日,我們仍可以看到1945年前日本人對中國東北、華北、華中、華南、東南沿海及部分中西部地區所做的地質、地理調查。作為侵華四大機構之一的滿鐵調查部,尤其擅長做調查東北的礦業調查。

採煤現場

以撫順煤礦為例,這種煤礦在二戰時期又被稱為「東洋標準煤」,因為其質量極優,產量較大,故被日本拿來做衡量煤礦的標準。日本大炮和艦船甲板所用鋼,更是只能用撫順煤礦的產品煉製。中國的煤礦居然成為日本所用煤的衡量標準,我們可以便可以想像日本掠奪礦產之巨和所做調查之多。滿鐵,正是對東北的煤礦礦藏做了全面調查以後,得出的撫順煤礦為標準的結論。

向大家推薦一部日本戰後的電影

小林正樹的《人間的條件》

(局長個人非常喜歡,略長,慎入)

現在網上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偽滿洲國十分發達和富裕,長春是當時的亞洲第一大都市(甚至比東京還先進)。此類觀點不足為信。

因為,偽滿洲國的實際統治者——日本的第一要務是掠奪偽滿境內的資源,奴役人民,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發達和富裕頂多限於偽滿境內的日本僑民和上層階級。

偽滿洲國內的資源大多被運到日本本土,「首都」長春的建設不可能比東京還先進。如果硬說所謂技術比東京更先進,那也只是少部分實驗項目罷了。偽滿向人們展示的生活雖然美好,其基礎確是建立在無數人的痛苦之上。

731部隊的相關電影

可能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有人提出所謂的完善鐵路建設、重工業技術設施開發,甚至於說東北憑藉重工業而成為共和國長子皆是因為偽滿洲國建設這種言論,是因為沒有看到其建設者的意圖。日本完善鐵路和重工業建設,只是為了更好地侵華。

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在戰爭期間從中國掠走了煤炭10億噸、鐵礦1.8億噸、銅礦150萬噸、鋁礦10萬噸、鎂礦5萬噸,還有大量的非金屬礦、鉛鋅礦、金銀貴金屬等。這些礦產資源轉化出來的產品卻很少有留在東北本土的。

日本留下的,只是用於開採和加工這些資源的重工業設施。而重工業,更多地和國防裝備、國家戰略有關,對民生幫助不大,日本是對東北人民關愛有加還是榨取民力不言自明。

而這些礦物資源的勘探、工業廠房的選址、運作人員的僱傭,大多由滿鐵一手包辦。滿鐵搶奪了多少屬於東北人的資源,對整個中國造成的創傷何其嚴重,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今的瀋陽鐵路局丹東站

由滿鐵安東地方事務所改造而來

可以說,滿鐵是日本在中國關東設置的一個可怕的特務機關。日本侵華戰爭在前期能勢如破竹,並穩定地控制東北這麼多年,滿鐵收集情報、策反顛覆所做的貢獻極大。其創始人後藤新平招募「八九點鐘的太陽」為大日本帝國服務,也起到了應有的效果。

然而滿鐵無論渾身的能耐多大,畢竟是在為軍國主義效勞。當母國大樹轟然倒塌,這個精英組織也就樹倒猢猻散,留下的豐富材料則為中國人開發東北留下了知識基礎。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

關於王朝各個時期軍隊的戰鬥力
穿日軍服抗戰遺址拍照 「精日」興風作浪必須嚴懲
二月河《落霞三部曲》讀書札記
466.讀歷史14~靖難之役
和大家一起看看書(37)-------西方政治思想史?

TAG:日本 | 東北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