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五):貿易順差招了誰?
03-01
德國因貿易順差招恨的事情,德國人自己覺得很冤枉。賣得多,是因為人家願意買。我又沒有強迫別人買。 拿歐元說事,德國人也不太服。加入歐元,是法國等歐盟國家為了將統一的德國納入更一體化的歐盟,防止它在外獨大、管不住而在歐洲重演一戰、二戰的悲劇。當然,歐元的確是德國貿易順差的重要外因。 德國人覺得,自己主要是東西好,產品有競爭力;再加上進行了最難的結構性改革:勞動力市場「刮骨療毒」。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加上控制勞動力成本之後的價格競爭力,使德國產品無敵於天下,成為超過中國的全球第一貿易順差國。 同樣委屈的是中國。中國人覺得自己辛辛苦苦造點東西,環境污染了、工人掙點微薄的工資,你們歐美人卻因而享受物美但價廉的商品。還反過頭來賴我們。 還有日本。
推薦閱讀:
總之,順差國都對國際上對其千夫所指感到委屈。
所以,需要換位思考,或跳出雙方、站在月球上看地球思考。 首先,資本主義的初期,人們本能地具有一種重商主義思想。這種樸素的思想,無論現在的人們怎樣嘲笑,但因為是人類的本能而非政治正確,所以根深蒂固到今天。重商主義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認為買賣不對等。賣方佔便宜,買方吃虧。 執政者更是如此看法。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可以帶動經濟、帶來稅收、創造就業。而買,只能給消費者帶來享受,於經濟、稅收、就業都無益,更有甚者,會衝擊本國同類產品和產業,對經濟、稅收、就業產生負面影響。 這一觀點在自由貿易的今天仍有極大市場。政治家和民眾更篤信到骨子裡。所以,順差國所受千夫所指,是有民意基礎的。故不能不能重視。 而如果跳出順差國與逆差國的恩怨,從全球經濟的角度,過度和長期順差的確是個問題。 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對此有一個「全球儲蓄過剩」的理論。圍繞這個理論,後來有引起無數爭論。學術上的事就是這樣。 伯南克的理論里有幾個基本判斷,我覺得還是應該了解的(可以不贊同)。 首先是儲蓄與投資的關係。他的基本判斷,是全球範圍內缺少投資熱點,所以,從居民、企業到政府拿著錢投不出去,只好儲蓄。這應該是「全球儲蓄過剩」的根源。 這個判斷到現在其實也是有效的。目前,全球範圍內經營情況最好的是美國公司,利潤狀況最好的也是美國公司。但奇怪的是,美國公司帳上堆了那麼多現金,卻不像一般企業那樣去投資,而是拿去還債或回購股票。最典型的就是蘋果公司,其帳上趴的現金富可敵國,卻不願意進行投資。理由是,沒有好的投資機會,不如回購股票。這裡說的沒有投資熱點,主要是指樓市、股市之外的實體經濟沒有投資熱點。
經濟情況最好的美國都是這個樣子,已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當然不會好到哪裡去。錢之所以一會竄進股市、一會竄進樓市、一會往海外轉移,就是因為實體經濟缺少熱點。 德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但它的錢在歐債危機前很多去了西班牙的地產、希臘的國債,還有美國的次貸。大家對德國的怨氣是,你出口掙了那麼多錢,為什麼不在國內投資,都跑到海外吹大了人家的泡沫? 這種抱怨大體是符合實際的。如果德國的錢能投到國內,無論是用於政府投資還是企業投資,都可以給其他國家(尤其是逆差國)創造出口機會,緩解貿易失衡,也不會把西班牙、希臘、美國的泡沫吹那麼大。 德國是全球最牛的製造業強國。這樣的牛國,實體經濟都沒有投資機會,錢往外跑。 美國、德國、中國,這是全世界最牛的經濟體代表了吧?它們都沒有投資機會,足證世界經濟是多麼缺少投資熱點。 錢沒處投,只好儲蓄。 還有一些原因。發達的工業化國家,老齡化的壓力已成為現實。一方面,老人越來越多。老人總體上是儲蓄的。人口結構的這種變化,使發達國家民眾儲蓄傾向在上升。另一方面,理性的人開始意識到養老的危機,意識到目前的即付即收(Pay as you go)養老體系是不可持續的。有這種危機感的人越多,儲蓄的傾向越明顯。 新興經濟體是另一種原因而儲蓄。1995年墨西哥危機、1997年泰國、韓國、印尼危機、1998年俄羅斯危機、巴西危機、2001年阿根廷、土耳其危機。所有在經濟舞台上嶄露頭角的新興經濟體,幾乎無一倖免地遭到了因貿易逆差而起的危機。由於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和IMF的虐待,它們總結了一條血的教訓:貿易一定要順差,外匯一定要攢。 這些從危機中出來的新興經濟體,後來都成為美元儲蓄大戶。這種儲蓄,與發達國家以備養老不同,是以備綢繆、防止危機重演。還有中東。這些賣油國的收入實在是太多了,花都花不掉,又不屑於在國內投資搞多元經濟。
所有這些錢,在全世界都找不到投資熱點。去哪裡呢? 美國。 為什麼去美國? 以中國為例。中國是外匯管制的國家。在人民幣升值、大家都不願意要美元的情況下,出口企業掙的美元都不願意留在手裡,都拿到外匯市場上換。在買方很少的情況下,央行只好接盤。所以央行攢了巨額的外匯儲備。 幾萬億美元的外匯,首先考慮的是美國國債。美國國債是這些巨額儲蓄的最好去處,因為體量夠大、流動性夠好、夠安全(保值),無可替代。 中東國家也是如此。 國家的儲蓄就是這樣流向美國的。 企業和居民的儲蓄,通過各種基金和金融媒介,流向美國的股市、樓市和實體經濟。承認不承認,美國長期是全球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地(個別年份會被中國反超),表明在全球缺少投資熱點的時候,美國實體經濟還是有得可投的。 股市的例子,最典型的是90年代納斯達克泡沫;樓市的例子,是次貸危機前的美國房地產市場。這些現象沒有什麼可以爭論的,基本是事實。伯南克理論引起較多爭議的,其實是誰為誰的因、誰為誰的果的問題。
一般的理論,認為是美國經濟結構出了問題。可賣的不多,或不願意賣(比如所謂高科技和軍民兩用)。有認為賴美國財政赤字。這種理論的因果觀就是:美國經濟是因,他國的順差和儲蓄是果。因為可賣的不多,所以貿易逆差,致使中日等國積攢了巨額的儲備(即儲蓄)。 伯南克認為正相反。由於全球缺少投資熱點、發達國家要為養老而儲蓄、新興經濟體為防範危機而儲蓄、中東因錢太多而儲蓄,全球儲蓄過剩。而這些儲蓄都優選美國為第一流向,簡單說,就是全世界的儲蓄都往美國跑。 這有兩個後果。一是壓低了長期利率(因為錢太多);二是相繼吹大了股市(九十年代)和樓市(次貸前)泡沫。因為利率低,原本就愛借錢消費的美國人有了更好的借錢消費的條件;因為股市、樓市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美國人有了更加勇敢地借錢消費的信心。花錢的條件和信心都具備,那就花吧。所以,進口的東西更多了。 而由於全世界的錢都跑往美國,導致美元升值。這進一步打擊了出口、鼓勵了進口。 所以伯南克的因果觀與一般觀點是相反的。他認為,各國的儲蓄是造成美國貿易逆差的原因。簡單點說,是因為各個國家不投資、不消費、只攢錢,造成了美國人的股市泡沫、樓市泡沫、負債消費和貿易赤字。 這一觀點隨即引起了順差國尤其是中國的憤慨。呵呵。 伯南克還指出了一個令我很感興趣的現象。他說,日本、德國在其他方面與美國經濟都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這兩個國家的樓市、股市沒有什麼泡沫(尤其是德國,誰炒房誰傻)。所以,民眾的財富效應不強,不會因為虛擬的財富效應誤導而過度消費。所以,這兩個國家都沒有像美國那樣因過度消費而出現貿易逆差。 聽起來,也怪有道理的。 伯南克的理論,大家都可以辯。我比較重視的,是他得出的一個結論。他說,如此分析,不是要責怪誰,而是要看這樣的情況是否可持續,對美國和世界經濟是否有危險。對美國的危險,就好象亞洲金融危機和所有因資本大規模流出的危機一樣:萬一資本流動突然轉向了呢?
這樣的情況目前看,好象沒有可能。但所有的危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You never know(不可預知)。 如果資本逆轉,美國的舊煩惱都會煙消雲散。但是,招致美國舊煩惱的美國還會存在嗎?推薦閱讀:
※比特比究竟是什麼鬼東西?
※中國貨幣分析:貨幣層次(2)
※關於宗、馬虛實之爭的思考
※世界三大灣區
※一周10%的correction
TAG: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