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盲目相信專家的我們,還能獨立思考嗎?

這個世界很複雜,我究竟該相信誰說的話?

這是《思維的利劍》第九章的標題。在這一章中,我提到,專家的話最值得相信。

「專家的話最值得相信」是一句正確的廢話,每個人都知道要相信專家的話,人們只是分不清楚哪些人是真專家,哪些人是偽專家。

相信與知道不一樣

E=mc^2,這是愛因斯坦提出來質能等價公式。

假設,有人站出來問我:「你知道E=mc^2嗎?」

我會說:「我知道,中學物理學裡講過,物理學科普書里也很常見。」

如果這個人再問我:「好,那你來證明一下這個公式。」

我只能回答:「我的物理學水平不夠高,沒有能力推導這個公式。」

那這個人就可以說:「根據柏拉圖的說法,知識是得到辯護的真信念。你現在沒有能力為E=mc^2辯護,那你就不能說自己知道這個質能等價公式。」

此人的說法,我很難應對。這是《思維的利劍》第37到38頁里的原文。

在這個意義上,我的確不知道E=mc^2。我只是盲目地相信了一群物理學家的說法,自己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去驗證這群物理學家的說法是否正確。

我們可以盲目相信專家的說法嗎?

《思維的利劍》是一本試圖讓讀者學會獨立思考的書。既然是獨立思考,那似乎就不應該盲目相信專家的說法,否則怎麼還稱得上獨立思考?

然而,我作為本書的作者,依然會盲目相信專家。一群物理學家說:「引力波是存在的」。我盲目地相信了這群人,也認為「引力波是存在的」。

去醫院看病時,醫生給我做出了某個診斷,我也盲目地相信了醫生的診斷。

我不能真的花時間成為物理學家後,再選擇是否要相信物理學家的話。我也不可能成為專業醫生後,再選擇是否要相信醫生給我的診斷。

物理學家和醫生與我相比,在這兩個專業領域內,超出我的水平太多,我沒有能力驗證他們的說法是否正確,只好選擇盲目相信他們的說法。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能做的,最多就是多找一些專家,多方比較一下他們的說法。

人生在世,必然要盲目相信專家。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成為專家。於是,我們必然要在絕大多數領域依賴別人的專業知識。我們只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擁有獨立思考能力。

對我來說,目前只在心理學和哲學中擁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也並非全或無的,而是程度性的。如果你的心理學水平比我更高,你的哲學水平也比我更高,那你在這兩個領域中的獨立思考能力就比我更強。

如何區別真專家和偽專家?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我們或多或少都是專家。比如,大家都是漢語母語者,與不會說漢語的人相比,自己就是說漢語的專家。

如果大家接受過高等教育,或者在某個職場中歷練了很多年,那也會有自己的專長所在。在自己所專長的領域,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就特彆強,不容易受他人的蠱惑。比如,假設你就是心理學專家,你就不容易受到哪些愚蠢的育兒建議的誤導。如果你是經濟學專家,也就不容易被糟糕的投資建議所誤導。

那麼,我們該如何區分真正的專家和偽裝成專家的騙子呢?

通常,我們可以將區別真專家和偽專家的方法,劃分為兩類:

1.中心策略:我們自己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只要和某人交談一番,就能知道這個人是否也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比如,我們都是說漢語的專家,只要和某人說一番話,就知道這個人是否會說漢語。一個不會說漢語的外國人,幾乎不可能偽裝成會說漢語。每個專業領域,都像是一門語言。很難不懂裝懂。如果你不懂心理學,但又想假裝自己懂心理學,那我只要和你說幾句話,就可以拆穿你的偽裝。

2.外周策略:我們並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但我們認識一些專家,可以參考他們的說法。比如,小明是說法語的專家。小強號稱自己也會說法語。但是我們並不懂法語,於是就讓小明代替我們,與小強對話一番。然後,我們就可以問小明,看小強是真的懂法語,還是假裝懂法語。同理,假設我有一位很懂地理學的朋友,那就可以委託他幫我鑒定某個人是否是地理學領域的專家。

總結起來就是說,要想區分真專家和偽裝成專家的騙子,我們有兩種可靠途徑。一是自己成為專家,二是擁有一些身為專家的親友。也就是說,要麼直接使用中心策略去驗證一個人的專業水平,要麼間接使用中心策略,委託一些專家幫我們鑒定某個人的專業水平。

在採信專家建議的過程中常犯的錯誤

假定我們已經知道要採信專家的建議,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還是會遇到以下常犯的錯誤:

1.忽略了專家的專長領域,在專家的非專業領域中也選擇相信其意見。比如,張三是著名的暢銷小說作家,他在虛構文學寫作領域算得上專家。但是,他寫的小說中可能涉及心理學、經濟學等專業問題,在那些專業問題上,張三不一定能給出恰當的答案。

2.在思考複雜問題時錯誤地採信了刺蝟型專家的意見,忽略了狐狸型專家的價值。刺蝟型專家就是頭腦中只有一套思維工具的專家,他們很擅長在自己的那個領域中解決抽象的學理問題。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大多是複雜的,不能被單個簡單模型所概況,此時就需要通識型的狐狸專家,從多個角度進行深入的分析。

3.忽略了專家可能處在利益相關的位置上。比如,李四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為了獲取聲望或財富,不得不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與同行進行商業性互相吹捧。王五是專業的化妝師,為了賺錢,他不得不推薦一些不太靠譜的產品,以便從商家或廠家收取回扣。

4.在重大決策時只考慮正方專家,沒有考慮到反方專家。人們總是有一種證實偏誤,就是去尋找能佐證自己觀點的專家,忽略那些反對自己的專家所給出的破壞性論證和建設性問題解決方案。在不重要的決策中,偶爾犯點錯誤,可以幫助自己吸取教訓。但在重要的決策中,失敗所帶來的後果特別慘重,就一定要考慮到反方專家的建議,兼聽則明。

5.誤以為名氣越大的專家就越厲害。如果從幾百年或幾千年的時間尺度來看,的確是名氣越大的專家就越厲害,否則他們的名字不會被寫進教科書里供後人學習和敬佩。但僅從幾年或者十幾年的時間尺度來看,名氣越大的專家可能更擅長讓別人誤以為自己很厲害。畢竟,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每投入1個小時用於真才實學的培養中去,就不能把這1個小時用於投入到自我包裝和宣傳中去了。

6.誤以為在某個隨機性極大的領域中有專家和菜鳥之分。專家大多是經過經年累月的練習和積累,憑藉自己的個人實力成為專家。但在很多領域中,取得成就依靠的是運氣,而不是實力。此時就無所謂專家與非專家的區分。中彩票的人不是中彩票專家。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是否自己不簡單才把別人想的複雜?
異地戀情侶如何保持新鮮感?
從《不殺之恩》聯想開來:誘惑太多的時代,信任互助特別難能可貴
被絕交了 怎麼辦?

TAG:思考 | 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