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峰 | 反思高職教育成長:繁榮、隱憂、機會

當下的高職教育可謂冰火兩重天,一面是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與政策的大力扶持,一面是社會民眾的認可不足與改革的創新乏力。

在中國做教育需要虛實結合,形象工程得要,真才實學也得有,這是特殊國情所決定的。但虛張聲勢相對容易,如買設備、掛牌子、裝軟體、爭名份,而腳踏實地卻很困難,如練內功、見實效、出人才、獲點贊。究其原因,有底子和能力的問題,亦有體制和觀念的障礙。

當高職教育教學改革進入深水區後,如何提升高職院校的內涵競爭力,切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成為高職教育走向未來的成敗關鍵。

打鐵還需自身硬,職教改革僅靠政策的推力是不夠的,尤其對於體制內的院校,本身缺乏市場化基因,觀念理念多有掣肘,此刻必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才有突破之可能。

其實,高職教育改革的機會與路徑非常之多,關鍵還是看追求、觀念、人才、努力。

我還是持有多年前的一個看法:高職教育行業目前還沒有湧現出高手,行業競爭格局依舊傳統與落後,當下所謂的高低優劣仍是量的差異,而非質的突破,且差異不足以構成核心競爭力。

1、政策哺育下的外延式繁榮

從國家戰略層面看,大力提倡與推進職業教育,著力提升我國從業者的整體職業素養與工作技能,實為當下之必然,這毫無問題。

這種由上至下的觀念洗禮、政策推進和資源投入,鋪天蓋地般灑向職業教育大地,必然帶來職教領域的空前繁榮。

然而,這種繁榮是外延式的,而非內生式。外延式繁榮本身並沒有什麼錯,政策扶持和資源投入也是國家意志的具體體現,但外因終將轉化成內因進而發揮價值。

這種轉化才是行業健康成長之關鍵,不然蓋了大樓、添了設備、裝了軟體、立了名頭,一切轟轟烈烈。然而,最終價值轉化還要立足於「教」與「學」,還要立足於人,真正投資的還是在「人」,這種由外延到內涵轉化,最終成效幾何,值得反思。

2、資源爭奪中的實踐隱憂

政策牽引與資源投入,必然帶來對資源的爭奪,這不用迴避。

每所院校當然都想在此過程中有所斬獲,分得一杯羹,這也無可厚非。

要分蛋糕當然需先做評價,一評價就會有指標、有分數,於是,實踐的腳步便跟著上面的指揮棒轉,而非扎紮實實的圍著學生的教學轉。

舉例說明:看看當下科目繁多的各項大賽。

為了爭資源,就得有成績,但各學校所培養產出的學生實際能力如何,這實在難以橫向比較,還是基於行業大賽的成績對比來得直接。

於是,科目繁多的大賽紅紅火火。承辦權要爭、名次更要爭,本來爭也沒啥,但回看一眼一線的教學活動則變成了「應賽教育」,這種「應賽」是重點突出式的,忽略了其它學生,緊盯參賽選手的。

一個更有意識的現象是,誰能獲得大賽名次,尤其是一等獎,這裡大有講究。看看歷屆大賽的結果,誰心裡都有本賬。大賽的軟體是官方指定的,想參加必須用,要使用就得買,這生意模式杠杠滴。

熱鬧的大賽過後:教育主管部門落實了中央要求,辦了實事;各學科教指委有了具體成果,發揮了專業作用;提供大賽軟體或產品支持的企業,宣傳了自己,利潤頗豐;獲獎的學校得了榮譽,爭資源有了底氣;參加的教師作出了成績,評職稱一準兒管用;比賽的學生經受了鍛煉。似乎一片歡聲笑語。

但以賽帶訓,實效幾何,只有自己知道。

3、回歸市場的創新機會

政策也好,大賽也罷,都是一種手段與策略,我並無否定之意。

只是手段與策略需要更立體,除了外延式的努力外,也不要忽略內涵式的創新與突破。

內涵式創新與突破為什麼少呢?一是難,沒有真功夫,不下笨功夫,難見成效。二是慢,見效慢,成長慢,認可慢。

踏踏實實在一線做教學,成天想著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到真東西,這還真難判斷。

辛辛苦苦搞出點東西,可能連教學成果都算不上,因為你無法發表。學生的滿意與獲得幾個比賽獎項相比無足輕重。

越是這種尷尬局面,其實越有創新機會,關鍵是誰能創新思維、大膽嘗試、打破現狀。

這裡僅概要性談一個可能的創新機會:雙創的機會與路徑。

當下國家鼓勵雙創,學校也可行動起來,由學校、老師甚至學生共同參與創個業,創業後干點啥呢?

回歸教學一線,就干點兒對教學有實效的產品,比如經營模擬軟體,這個我最熟,也有發言權。

現在的此類所謂的實驗實訓系統都是由軟體公司提供的,其實此類公司既不懂學科,又不懂教育,懂的只有編程。當下產品的BUG其實非常多,不是軟體邏輯上的BUG,而是教學邏輯的BUG,這些深層次的BUG他們根本看不出來,所以也無從改進。好在無知者無畏,他們自己也覺得自己成了教育教學的專家。

還是由於上述外延式繁榮,要求學校必須得有實訓系統,於是紛紛購買,再於是軟體公司搖身一變成了教育教學改革的專家,名頭越來越響,地位越來越高,影響越來越大,依我看極其可笑。

學校創業成立的公司就是要干這個活兒,開發一套更適合一線教學使用的實訓產品。軟體公司能幹的活,學校肯定比他們幹得更好,部分功能實現也可以外包,具體辦法非常多。

管理專業師生負責整體設計和需求描述;電子專業師生負責軟體開發;一線師生進行體驗與反饋;營銷專業師生負責全國銷售;旅遊專業師生負責一年做N次研討會、體驗會。老師就是員工,學生也是員工,上課就是上班,等等。

這事兒能成嗎?肯定可以成,但最最關鍵的是「人」,你得找到一個懂產品、懂市場、懂教學、懂很多很多還要有經驗的「牛人」,更關鍵的是牛人還得願意干。

連軟體公司都能做出個教學實訓產品四處賣,身處教學實踐中的學校當然完全沒有問題。

通過此類創新創業讓分散的教師真正成了基於組織的團隊,不然,學校中的老師都是個體性的,缺少天然的協同,因為沒有研產銷,只有語數英,誰也搭不上誰。

最最重要的是,這可以讓老師真的找到自身的價值並獲得回報。等業務走上軌道了,賺了錢,讓教師富裕起來。當然,這一切還需要在創業之時確立的制度性安排,這是需要大智慧與大勇氣的。

先別說這方案不可能,是你根本想不到,說詳細了你也未必能理解。再說,觀念與機制也是一道大坎兒,有費勁邁坎兒的機會早又賺它了幾百萬,沒時間跟你較勁,只是拋磚引玉而已。

總體來說,改革的機會在於內涵式創新,在於回歸市場一線,回歸教學主體,內生式的成長,並以此為核心向外拓展,策略的、資源的、政策的,等等等等。

推薦閱讀:

TAG:職業教育 | 教育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