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羅亭》--由小說人物想到身邊人,這就是經典的共性

今天(2.18)在家看完屠格涅夫的《羅亭》,雖然這本書寫的是19世紀40年代俄國進步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但「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並不是那個年代才有的,在現在也很多,由小說想到身邊的人,這就是經典小說的共性吧。

因為這部小說加上最近的一些事情,我的心情有點不可名狀。除夕從外地回來就聽說了一件事情,我的父親除夕又出狀況了。在除夕大家庭(18人)團圓的餐桌上,他因為對我的SY打斷他說話(也許有以前的一些小積怨)感到憤怒,而當眾對著SY的臉啐了一口痰。

我的父親在我小時候的心理是偶像的存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走哪都有他的聲音,跟我們講的都是積極正確的為人處世的價值觀。他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或者那個DNA產生了這個重大的影響。他年輕的時候喜歡談論國家大事,天文地理,他的記性很好,看過一遍的新聞或書能夠完整複述出來。他總說他是被埋沒了,他嫌教書的爺爺膽子小,在恢復高考的時候不敢輔導他(那時他快30了,剛剛結婚),他沒能去參加高考。他對奶奶也有意見,因為接班的時候,奶奶沒和他這位長子溝通,就直接讓爺爺把班給叔叔接了。我懂事的時候印象中就是他非常喜歡聊天,基本都是他在聊,別人聽,他喜歡打斷別人,而不喜歡被人打斷。後面我漸漸知道了他為什麼這麼喜歡說話了,因為在那個年代農村像他記性這麼好,又看過一些書的人不多,他講出來的很多事對於那時候的人來說都很新鮮,人家願意聽他講,他在講的過程中收穫了作為人的成就感和自尊,而他把那些事情中聰明厲害的角色漸漸變成了他的腦海中隱約的自己,他沒有意識到這中間有想像與現實的巨大差異,他沒有想過突破自己,追求他理想中的樣子,這也是我後面想到的。

回到現在,現在諮詢這麼發達,人手一部手機。別說年輕人,年紀大的人也沒有閑心聽人聊過時的新聞和那些不確切的歷史了。他在年老的時候遭遇了對他價值的全面否定的狀況,而他現有的能力並不足以應對這種狀況,酒精成了他的好朋友,而這位「好朋友」一直在傷害他的神經系統,所以在除夕這樣的情況下,他會因為一件極小的事情失去情緒控制。

從他自詡自己是我們@地的「陶淵明」,喝醉酒後喊說我女兒以後中國的第二個吳儀開始,他的思想就已經脫離了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實際。

明明是計劃寫一篇讀後感,卻快寫成了《我的父親》了。這算不得這本書的讀後感,只能算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句話引發的感想。

)


推薦閱讀:

《人民公僕》讀後感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第二章總結
真愛與輪迴--《擺渡人》讀後感
<虛實之間>-書摘-1

TAG: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