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你應該讀懂的財富收入指南——

好哥們找我:

哥們兒三年攢了17W,交給你投資,一年之內給我搞個首付出來。

(我:。。。)

思忖之後,答覆道:

你還是先買房吧,小一點也可以。

01

從一套房子說起

二十幾年前,我還在小學時,父親做了公務員,舉家搬遷到政府大院。

當時的房子——

160平,三室兩廳還有一個超大的陽台。

12W,政府出一半,另一半由個人負擔。

那個年代,還不流行銀行貸款。

父母都是公務員,借了點錢,三年之內全部還完。

而現在——

自我畢業之後來青島已經8年,工資翻了6倍。

(主要是當時薪金低……)

看好的地段房價也是翻了六倍。

不賺不賠?

錯了,大虧特虧!

房屋總價-個人年薪=剩餘首付+銀行貸款

總價的基數不同,直接導致償還時間愈加久遠。

這裡面還未加上物價攀升會削減償還金額等等因素。

不要相信高曉松之流——

跟你說著「詩與遠方」的人,早就擁有了財富自由。

而你——

或是買了房,銀行貸款三十年;

或是因為房價的增長,依然在買房面前躊躇不決。

為何這般努力,到頭來在房價面前卻是一言難盡?

02

時代不同了

現在的這個時代,從經濟學角度講——

是資本增速遠高於薪金增速的時代。

房價如此,諸多事情也如此:

公司面臨破產,靠賣掉北京一套房產救活;

孫正義自己經營的公司遇到危機,拋售部分阿里巴巴的股票安然度過……

種種案例,比比皆是。

有人說,時代變了,大學畢業憑藉一份安定的工作和不錯的薪水,還能享受舒適生活的芳華去了。

我深以為然。

03

賺錢的方式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分析了三種賺錢方式:

第一種,以錢生錢。

像是孫正義投資了阿里巴巴,待到上市,資金翻了200倍有餘!直接一躍成為日本首富;

像是投資了滴滴的騰訊和阿里,滴滴上市,資金翻了70倍!

這些人,是VC,是天使投資人;

這些機構,是諸如紅杉資本、海銀資本,在IPO之前融資;

這些人,用手頭的閑置資產投資可靠的人,然後等待如滴滴程維這般創業者,為他們打下天下,同時獲得豐厚回報。

第二種,是依靠信息及資源的不對稱來賺錢。

比如,我知道山西的煤最便宜,我運送到南方去。去掉運輸費用,中間的差價就是我的利潤;

比如,眾人所知的奧美——比甲方爸爸更熟稔營銷和廣告,提供專業服務,從而獲得信息回報。

我們所知道的老闆、創業者、企業家都屬於此類。

所以,創業的風口就是發現了市場的機遇,然後提供人力、資源或者產品來解決信息或者資源的不對稱。

「風口」一詞的來源——

雷軍。他從金山走後,一直做天使投資人,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做小米,是為了夢想。

當時,手機市場中大家熟知的品牌,諸如Iphone或者三星,價位太高;

而相比這些高端機,再往下就是國產機——

大聲量,雙卡雙待……

市場對高性價比的手機呼之欲出。

所以,小米橫空出世,一度把飢餓營銷做到了極致。

第三種,就是類似我們這些人——

依靠付出時間和精力換取勞動報酬的人。

打工者。

職位可以是經理、主管、總監甚至總經理等等。但逃脫不開的,依然是「打工者」三個字。

朝九晚五,時間不自由。

大公司,看領導臉色;小公司,看老闆臉色。

而榮升高位,著實是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事。

舉我的栗子:

和朋友喝酒,他問我:

你在500強工作,這輩子能做到副總裁嗎?

我一臉驚恐,彷彿天方夜譚。

於是他說:那天天加班還有什麼意思?

其實說白了,四個字:

生活所迫。

04

財富自由

看懂了三種賺錢方式,也就明白:

依靠打工希冀獲得財務自由,雷同於在大公司當上總裁——

天方夜譚。

難道打工者去創業,不也是九死一生嗎?

其實,還有別的路徑。

就是投資。

風險,是打工者與創業者(和投資者)最大的區別。

李笑來在得到的專欄里曾經說過:

人類從海洋生物進化為陸地哺乳動物時,最大的改變就是放棄了部分安全感。

因為少了這部分安全感,所以少去了360°的視野,所以敢於冒險的幾率增大,敢於嘗試的幾率增高,嘗試成功的幾率由此變大。

畢竟,做些什麼知道壞的結果,好過永遠都不做,永遠都不知道最終的結論是什麼。

風險的背後,是安全感的主動放棄。

也是這個時代,能否賺取充足資本,最終實現財務自由的前提。

05

答案

回到最開頭朋友找我的問題。

看過《時間的朋友》的人都知道——

未來,是不確定的。

朋友說要搞個首付——

未來房價漲是一定的,但具體漲多少是不確定的;

股市收益長期來講風險趨於零是確定的,但具體收益多少,什麼時候能達到峰值是不確定的;

所以,用股市收益換取首付這件事情也是不確定的。

但財富的增長,在合理的方法和平常心的態度下,又是確定的。

比如,股神巴菲特。

投資或是理財,除去銀行存款和支付寶,很大程度都是不確定的。

即便是銀行,也有倒閉的時候;

即便是馬雲,也有終有一日被其他互聯網公司打敗的時候;

只是,目前這個階段,大家把錢存在裡面,安全是相對確定的。

而,安全又一定程度上損害掉了更大的收益。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講過機會成本。

就是選擇一種投資理財品種的同時,失去了其他選擇的機會。

失之交臂。

我特別喜歡知乎上的一句:

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參考答案。

選擇怎樣的人生,和選擇怎樣的投資一樣,都是在選擇之後放棄了另外極有可能的最大機會。

十年前,很多人放棄了多買一套房子;

五年前,很多人放棄了買幾個比特幣;

很多人都與財富自由失之交臂,失去了最大的機會成本。

而現在呢?

應該懂得投資。

把眼光放在未來,才能把握現在的機遇。

關於財務自由,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關注乘楓破浪公眾號,回復關鍵字「科大訊飛」 / 「GAFATA」 / 「區塊鏈」/「寧德時代」,獲取更多的信息。

更多文章分享:

《乾貨 | 王煜全直播-CES展中隱藏的投資機會》

《2017-2018<時間的朋友>中隱藏的投資指南》

《預測 | 2018年七大投資趨勢解讀》


推薦閱讀:

券商自研交易體系的誕生與展望(一):起因與困難
癌股周記:世界金融海嘯,股災4.0降臨
飛蟬智投庄珏林:用「大數據+R語言」攻克海量計算難題,助力智投發展
不聽話差點要了我的狗命

TAG:財富自由之路書籍 | 證券 | 證券投資 | 股票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