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遊記里的佛道之爭?
當下網路上的佛道之爭,可以說有愈演愈烈之勢了。很多人都產生了疑問,這種狀況的出現,正常嗎?其實是很正常的。對於漢傳佛教的歷史來說,從來就是爭鬥與融合併存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這個問題呢?西遊記的作者其實已經給出了我們答案。
(一),西遊在崇佛嗎?
崇佛,是西遊記給人的第一印象。很明顯嘛,一路向西幹嘛?黑熊精歸佛了、紅孩兒歸佛了、牛魔王歸佛了等等這些散仙妖精都歸佛了,不是在說明佛教好嗎?不是說明佛教比道教厲害嗎?更何況師徒五人一路西行也是拜佛求經呢?向佛,是西遊的一個主線。
但是,西遊作者所描繪的佛,真的是佛教里佛嗎?
其實不是的!他是漢傳民俗化後的佛。
第一:佛的出身為什麼是「道」。
西遊記有一個明確的前提,那就是「化胡為佛」。也就是說,佛教是「道」的一個分支。為什麼西遊作者要給出這麼個大前提呢?
這是基於作者比較原始的道家觀念的(請注意我的措辭,是「原始的道家」,而不是「道家」或者「道教」,至於其詳細區別,可以參考:道教和道家的區別是什麼?以及我的其他文章,謝謝)。從莊子開始道家就出現了一種思想:道術將為天下裂;荀子又提出融合百家方為「道」。天下任何一門學術,任何一家思想,可以說都能從《道德經》里找到最基礎的理論源泉。墨家的無私、楊朱的自私、兵家的詭道、法家的刑治等等。其中只有莊子和韓非子二人被稱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為啥?
韓非子:那位說,韓非子不是主張嚴刑峻法嗎?而老子主張無為,二者尿不到一個壺裡去呀?怎麼就「最得老子思想精髓」了?
先說,老子的思想精髓。大家都知道「無為」,但不知道無為後面還有一句「無不治」,「無為」是一種手段而已,「無不治」才是目的,我的親!老子還說「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請問,這「聖人」不得已而用之的「兵」,還是「無為」嗎?當然就不是了,那是「有為」!無所為無所不為、有所為有所不為,該折騰時折騰不該折騰時不折騰,什麼時候該怎麼著,那得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宜,不能死板教條,就叫做「周行妥善」。「周行妥善」是文始道門最高心法。這「周行妥善」是沒有統一標準的,狼有狼道、羊有羊道,天道自然、各行其道。為「羊道」而滅「狼道」,就不叫妥善。
以下引用部分可以直接略過,往下看。
韓非子主張以「法」、「術」、「勢」三法治國。通俗地講就是,該「醍醐灌頂」時就「醍醐灌頂」、該「當頭棒喝」時就「當頭棒喝」、該「放任自流」時就「放任自流」。該教化的教化、該刑罰的刑罰、該自主發展的任其自主發展而不干涉。韓非子主張「廢先王之道」,難道「先王之道」錯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得知道什麼是「先王之道」。先王之道,其實就是指春秋以前一直流傳的「仁德」治世之道。那位說,不好嗎?很好!但是不適應當前社會形勢了。上古那個年代還不是「家天下」,部落首領相互比拼的是「看誰對自己的部落民眾好」,越好就越受人尊敬,就越有資格做「王者」。分封制,是部落意識形態的延續,是老子「小國寡民」教導的對象。范蠡、蘇秦、張儀等這些人幾乎都是在維護當時社會的一種既定平衡狀態。因為維護既定狀態,就是「天下大治」。那個時候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承擔起統一天下,實現天下「玄同」的「大道」。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家天下的意識增強了,由原來為整個部落民眾著想,變為了為自己家族傳承著想了。必然會產生紛爭,面對這個紛爭怎麼辦?那一套「仁德」其實已經變味兒了,由大眾的「仁德」變成了自家的「仁德」了。怎麼辦?人人皆公,就需要成其私;人人皆私,就需要成其公。天下大一統就勢在必行了。韓非子的思想就是為了天下「玄同」。看到沒,同樣是道家思想,該「小國寡民」就「小國寡民」,該「玄同」之時就要實現「玄同」了。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詐偽。莊子說:聖人出,有詐偽。「詐偽」不一定是貶義詞,但死心眼兒一定會死得很難看。韓非子他的主要出發點是從「聖人」的角度。而莊子更多還兼顧了「民」應該怎麼認識「道」。也就是說作為普通民眾,一群被管理者,在一時不能改變這種狀況的情況下,應該如何調整心態。身不能「逍遙遊」,但是心可以「逍遙遊」。
文始道門的思想里也是認為天下所有思想都是「大道」的一個分支,是為了解決某一特定問題而採取的措施。就像一個醫生給人治病,要按病抓藥(不同教派的思想),跟精神病人交流,你得拿他們聽得懂的話。治理愚人跟治理智者的手段也是不一樣的,「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跟王侯將相要談治國之道,跟老百姓你得談柴米油鹽。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佛教在統治愚民方面,確實比道教厲害。道家主要走的是上層路線,教導統治階級如何實現天下玄同,很少告訴大眾該如何具體離苦得樂。而佛教正好相反,很少告訴統治階級該如何治理國家。
道家用玄理去教化普通民眾,講「道可道」,與佛家講「不吃肉就是善」,二者的收效可想而知。同樣,你用佛家思想告訴統治階級不要殺生,請問他們會照做嗎?如果照做,請問江山如何打下,社會如何去穩固?即便如「不吃肉就是善」,他們也是不會政策性推廣的,為啥?畜牧業怎麼辦?經濟怎麼發展?他們即便是嘴裡說著尊佛,實際還是採用了原始道家,諸如文始門的思想,陰陽善惡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就叫做「周行妥善」,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宜,不能死板教條。這樣才是真正的自然之道,治國之道,也是普通民眾里的智者所行之道。
由此可以說,道家思想主要是講給少數能聽得懂的社會精英們的,而佛家思想是講給大多數普通民眾的。道家思想不好執行、不好落到實處。就像文始門提倡的「周行妥善」,你沒有標準咋執行?反觀佛教很多教義和戒律,都是一點點落到實處的。那位說道教不是也有戒律嗎?請詳察!道教的戒律大多是抄襲佛教的,原始道家不要說戒律,連所謂的「信徒」都沒幾個。即便是那些諸侯都還得聖人們去給他們講道,他們還都懵懵懂懂的,何況普通民眾呢?
當我們從不同角度、不同施法對象來看待佛道的話,我們就會客觀理性了。
那位說,我怎麼總覺得你的文字里總是在抬高道,貶低佛呢?
那是您的狹隘!我毫無此意。面對一頭牛,你又是從解剖學、又是從營養學、又是從生物學夸夸其談,還不如學庖丁,這樣才能最直接把肉吃到嘴裡。佛和道,在不同領域的教化,其優劣也是顯而易見的。不要以為上層社會就有多高級,不要以為普通民眾就很低級,讓他們都能實現「心安理得」的精神教化,才是真道。否則,一切都是「偽道」。
弱者最最不幸的是認識不到自己的弱;愚者最最不幸的是自作聰明。認清自我,也是一種道,處之而樂,就是得道。
(二),西遊記里的如來佛是現實佛教的佛祖嗎?唐僧是高僧嗎?
答案是否定的。西遊記里描述的這個佛祖並不是佛教或者佛經里的佛祖,而是中國人民俗眼裡的佛祖,跟印度那個釋迦牟尼八杆子打不著。這個佛祖可以是王母娘娘五閨妮的兒子,也可以是無生老母的兒子(無生老母三個兒子:太上老君、如來、彌勒),說法多多,但就不是那個凈梵國太子;唐僧也不是歷史上那個玄奘法師,作者描述的是類似農村辦喪事兒時那些會念幾部歪經的和尚而已,老百姓眼裡、身邊隨處可見的那類嘰嘰歪歪的和尚而已。所以,讀西遊如果您以為西遊是在崇佛,那反而是在打佛教的臉。何以見得?
我們來看真假美猴王里的一段:
他兩個在那半空里,扯扯拉拉,抓抓掗掗,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靈鷲仙山雷音寶剎之外。早見那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聖眾,都到七寶蓮台之下,各聽如來說法。那如來正講到這:
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妙音。 概眾稽首皈依。流通誦讀之際,如來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
這是西遊故事裡少有的一段如來佛正兒八經講法的情節。但是如來講的這一段真的出自佛經嗎?還真不是!他是出自道教的《太上洞玄靈寶升玄消災護命妙經》,原文如下:
天尊告曰:汝等眾生,從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空無定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若能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妙音,識無空法,洞觀無礙。入眾妙門,自然解悟,離諸疑網,不著空見。清靜六根,斷諸邪障,我即為汝,說是妙經,名曰護命,濟度眾生,傳教世間,流通讀誦。
西遊作者讓佛祖講道經,是不是很無厘頭?!
再說唐僧,號稱是:千經萬典,無所不通;佛號仙音,無般不會。但是他整個一部西遊記,講過一段正兒八經的佛經經典嗎?(《心經》除外)
水陸大會裡講的是:
那法師在台上,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
稍微有點兒佛學知識的人看看這些經,什麼感覺?
比丘國佛道大辯論,代表佛家的唐僧與代表道家的國丈,看看唐僧是怎麼辯論的:
唐僧說:為僧者萬緣都罷,了性者諸法皆空。大智閑閑,澹泊在不生之內;真機默默,逍遙於寂滅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凈而千種窮。若乃堅誠知覺,須當識心。心凈則孤明獨照,心存則萬境皆侵。真容無欠亦無餘,生前可見;幻相有形終有壞,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誠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還知事事無為;善計非籌,必須頭頭放下。但使一心不動,萬行自全;若雲采陰補陽,誠為謬語;服餌長壽,實乃虛詞。只要塵塵緣總棄,物物色皆空。素素純純寡愛欲,自然享壽永無窮。
不懂的猛一看唐僧好高深哪!但是您如果知道這段話的出處,您會怎麼想?原文如下:
世事無窮,觀來盡空。既向玄門受教,便於心地下功。大智閑閑,澹泊在不生之內;真機默默,逍遙於寂滅之中。原夫要長靈苗,先持心地。六根凈而千種滅,三界空而百端治。見聞知覺,是障道之元因;恬淡清虛,乃頤真之大義。若乃堅成學道,須當了心。心靜則孤明獨照,心存則萬境皆侵。真容無欠亦無餘,生前可見;幻相有形終有壞,分付何求。明知諸法皆空,萬緣都罷,行功打坐,乃道之狂。布惠施恩,即德之詐。大巧若拙,還知事事無為;善計非籌,直要頭頭放下。但使一心不動,萬行自全,每暢神而度日,實知命以樂天。任經春夏秋冬,飢餐渴飲;或對風花雪月,穩步安眠。若能對境忘情,逢場作戲,本來了在方寸,何必修於累世。永嘉既悟,強留一宿而歸;盧行猶疑,謾等三更而至。是知物物皆空,塵塵總棄,性外更無實相,目前儘是虛泡。長生有物而混成,神鬼莫測;大象無形隨處是,天地難包。信乎本要明心,何勞苦志,諒不由他,誠能自已。大辯忘言,真經絕字,賴啼烏宣揚,落花指示,石女親傳,木人舉賜。淺智少識者,則曰不然不然;高明廣見者,乃雲如是如是。故悟則處處平夷,迷則頭頭踏刺。大抵欲修天外大成功,莫掛人間些子事。——《心地賦》
作為佛教高僧,又是引用的道教經典。你唐僧引用就引用吧,還給改頭換面了,顯得很雞賊。如下:
1,唐僧說:為僧者萬緣都罷……了性者諸法皆空。原文是:既向玄門受教……明知諸法皆空。
為僧:說的是佛教徒。玄門:說的是道家。偷換了受眾對象。
2,唐僧說:行功打坐,乃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誠是修行之本。原文是:行功打坐,乃道之狂。布惠施恩,即德之詐。
二者意思正好相反,高下立見。文始門的修法講究兩個層次:修法和修行。修法就是道家內丹採氣法,修行呢?就是「日行一善」,每天做一件過過腦子的妥善的事兒,而不是愚善(我們「智者正道」微信公眾號平台有專設的「日行一善」欄目大家可以到那裡發帖交流,同修共進)。為的是處事做到「心安理得」,心安理得則心靜,心靜則氣定,氣定則神安,神安則入道。如果只注重「行功打坐」,就是「枯禪」,捨本逐末。「布惠施恩」,當布則布,當施則施,不能為了行善而行善,行善為了得善報,不行善怕遭惡報,那就不是真正的行善,就是「德之詐」。
您看原文是深得老子之教義的。反觀唐僧的說法,反而就成世俗愚見了。
每當看到西遊記里這些個情節啊,不由人想起了《天龍八部》里那個以小無相功催動少林七十二絕技跟少林高僧比武的鳩摩智,簡直是洞房夜閃了腰,是哭不得是笑不得。
那麼作者為啥要這麼安排呢?
其實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菩提祖師所說之:
祖師道:「『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旁門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哩?」
雖出自菩提祖師之口,卻是作者的思想表現。大道已經分裂為「三百六十旁門」了,每一門都有「正果」就是說都有其可取之處。但都不是「正道」。
那麼什麼是正道呢?
師徒五人一路西行,所遇種種磨難,其實都代表了一種種思想一種種行為該怎麼去面對和認知。逐漸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逐漸提高認知水平,逐漸做到「周行妥善」。即便登上靈山取得真經,也還不算最終得道,也還差「一難」。再過通天河,老鱉棄渡,老鱉代表長壽,放棄單憑「長壽養生」就能入道的邪見。還不算完,還得跟「陰魔作號」鬥爭。陰魔,就是自己內心的陰暗面。完了,才是:
一體純陽喜向陽,陰魔不敢逞強梁。
須知水勝真經伏,不怕風雷閃霧光。自此清平歸正覺,從今安泰到仙鄉。
水勝:道勝。真經伏:佛法伏。此起彼伏。至此,才得「恆道」。恆:為滿月,引申為完備。只有融通百家,取其合理,去其偏執,才是「恆道」,才是大道,真道,正道。
那麼,哪些不是真道、正道呢?
(三),西遊路上的那些道士們。
西遊記里可以說到處充滿丹道玄機,如果說是貶道,那是說不過去的。但西遊記里又確實有很多貶道的內容,那麼作者到底貶的是哪些道呢?可以說作者崇尚的是正道,貶的都是那些歪門邪道。比如蜈蚣精一回:
長老依言,四眾共入,但見二門上有一對春聯:「黃芽白雪神仙府,瑤草琪花羽士家。」行者笑道:「這個是燒茅煉藥,弄爐火,提罐子的道士。」三藏捻他一把道:「謹言,謹言!我們不與他相識,又不認親,左右暫時一會,管他怎的?」
通過孫悟空的這麼一笑,表現出作者對「煉丹弄葯」一派道門的不恥。
還有車遲國那一套隔板猜物、開膛剖腹、砍頭下油鍋、祈神降雨等等,以及通天河童男童女的「淫祀」,等等等等等,作者都是一種嬉笑怒罵的姿態。
因為西遊記崇佛抑道思想已經深入人心,這些論述文章隨處可見,我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了。大家明白意思就是。
那位說西遊記是在「貶道」嗎?卻也不是。西遊記所貶之道,都是旁門左道,而不是菩提祖師口中的「長生大道」。何為「長生大道」?一路西去,還能扭頭東回,堅持正念,與邪魔作鬥爭,去除內心陰暗面,才是正道;該怎麼辦時就怎麼辦,不一味地逞強斗勇,遇事兒過過腦子,是為「周行妥善」,就是真道。
總之一句話,西遊記一不是在崇佛,二也不是在貶道,不偏不倚、各有推崇、各有鞭笞。若非得從中分出高下優劣,那就是你的邪念。
以「恆道」之心,遍觀天下諸家,認清各有其優、各有其劣,同時要反對那些極端的教條,這才是客觀公正的「妥善」思想。
推薦閱讀:
※如果說大道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那為什麼道教還講鬼神暗中掌管人間禍福呢?
※淺說《莊子》中的神仙形象
※出家人、香格里拉人就肯定淳樸嗎?—世外桃源在哪裡?
※為什麼會有很多人供燈安歲, 太歲是木星?
※天人合一是否真有可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