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公共生活」課題,及其研究方法

引言:楊蓋爾的《公共生活研究方法》針對的是某一課題的研究方法,而這一課題即是「公共空間——公共生活」,其本質是發掘有關行為與建設環境之間關係的研究方法。本文的講解與討論,一方面關於這個方法,另一方面是關於這個課題。

關注「公共空間——公共生活」課題,其意義與作用何在?

首先要明確我們為什麼要關注於「公共空間——公共生活」這個課題?是否可以迴避?

作用:城市的設計規劃成功與否,最本質的出發點與判斷標準:即是否滿足了人們的各項生活需求,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公共生活的品質如何。所以一切關於優良城市發展策略,都繞不開這個課題。

同時這個課題也越發成為的交叉學科的陣地,而「公共生活研究」是一項運用在「城市規劃與建設」、「城市更新」中的交叉學科研究的代表。

意義:關注與公共空間公共生活研究,應對於廣泛的城市課題,能有效解決包括人性化城市、城市同質化(千篇一律)等等課題。

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即對居住、生活、遊覽等一系列生活活動的有效支持,並富有持續的吸引力。

提倡公共生活多樣性——即創造一個支持其內容的客觀物質環境,倡導環境友好型的出行方式城市空間,不應以犧牲公共空間的開放性和無障礙性為代價,而被私有化和商業化所瓜分。

課題對應的方法:「公共生活研究方法」的方法體系之詳解

對方法的研究應先與其他具體的研究,同時方法應該為所研究的對象,量身定製的方法,往往是以目標與研究對象的屬性特徵為依據與導向的。方法的研究,往往是從最終目標逆推而來的,這樣無風的銜接,才是合乎邏輯與令人信服的,這樣的操作才能得到科學的成果。

根據實際的情況有針對性的調整,同時形成一張正面的方法體系,依據時間的推移不斷地完善,這就是一個方法論與方法應用逐步成熟的過程,作為一個可預見的成果之一,越來越被我們重視。 方法的重要性,在這本書中即研究城市的過程中,有如下的先後順序與「逆推過程」:

城市更新改造以及新城的建設——城市公共空間公共生活研究課題——方法體系的選擇也即「公共生活的研究方法」的學習與靈活應用——深入這個方法之具體:制定與觀察與記錄,以及後期的分析為核心,再鋪展開具體的操作。

較之之前針對城市的宏觀視角的一系列文章,揚蓋爾的《公共生活研究方法》中的研究更側重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微觀」領域及物質領域——以期創造一個符合人們心理、生理,行為習慣及文化認知的公共生活空間及整體環境。

當然在楊蓋所著的這本書中,他強調的是對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以上所述方面的共性的研究,也即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價值觀與認知不應該止步於此——即期待城市的各個區域乃至各個不同族群、不同國家人類所生活的城市,都能建成一致性的、良好的公共空間與整體環境。

思考「公共空間——公共生活」課題的關鍵詞:吸引力、普世性、差異性

所以在此我們再次提及「城市活力」這個話題與關鍵詞,一座城市是否有活力與吸引力,它的判斷依據是它的受眾對此的反應——城市中的受眾或者說一般市民評價一個事物,總是自發用腳投票的。

從定性的角度來分析便是一個地區同一時間內戶外活動人數的多少,公共活動人數的以及對應的舉辦的活動的多少,商業氛圍的濃重與否等等方面,來判斷一個城市或地區是否有足夠的活力。

而從定量的研究角度來衡量,便是將「城市活力」抽象化為頻率、出行次數、活動次數、滯留時間、人口基數等抽象的可量化的數據。

針對以上的特點,我們不難看出普適性、差異性這兩個方面所對應的元素:「普適性」是為了吸引人們到大街上來,需要創造人們舒適的最基礎的生活環境,需要符合人們的普遍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心理尺度等等。而「差異性」便是便是在普適性的基礎上,更加發揮地區的自身獨有的有魅力之處,以期與其他地區形成不一樣的魅力。

在這裡我們可以將它們兩者的直接作用與指向性作用,定義為「普世性」吸引了人們到大街上來,並開展各類活動;而富有魅力的「差異性」,是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人們的出行頻率和滯留在外的時間。 這裡想說的依舊是城市的整體活力是有限的,因為現實中已有的差異性、地理性、物質屬性等等,導致了區域之間的吸引力的差異和吸引力的不均勻分布。故而,針對普適性差異性的行為,其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追求活力的無限提升,而是達到一個相對滿意與理想的狀態,並實現這個狀態的維持——「可持續發展」。

所以,我們可以確認,建設城市最終的目標或者一個理想城市應該這樣的狀態——整體不斷升華充分釋放熱情與活力後,達到的一種「可持續續發展」的狀態。(其他衡量或定義?)

當前的工作重點

不去糾結城市的究極狀態,但是我們通過與優秀城市的橫向對比,可以發現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存在的眾多問題與潛力——因為實體世界的物理局限性(活力過度了集中了,甚至會導致地區的過度擁擠,出現問題)。他們都是服務於整體的,以期通過努力得到城市某一地區原本應該有的(能承載的、能被實現的、科學合理的)活力狀態。

而我們認為,一切城市更新與優化工作的原點與最初基礎,即本書所敘述的核心論點——城市應該支持必要性活動之外的各類無目的的活動,也即「人們尋常的以步行為主的出行活動」。這恰恰是我們現今城市最缺的。

而在現實世界的城市發展中,「普適性」與「差異性」這兩者往往是同時出現的,相互交融的,兩者的範圍和緯度不同,但有重疊區,兩者並不矛盾。我們難以比較「普適化」與「差異化」兩者的意義和作用的大小,但我們可以認為普世化是相對更基礎的工作,這符合我們的認知和工作的邏輯,也是當前我們的城市工作中最迫切需要(關於如何普適化如何差異化會在夏天文章中在論)。

「公共空間——公共生活」課題的發展歷程

楊蓋爾的《公共生活研究方法》這本書,他的主要目的:一個是為了啟發人們關於認真關注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另一個目的是,為人們提供研究公共空間公共生活關係的工具及啟示。 反現代主義的城市化的相關著作、言論、立場、人物、理論、嘗試與活動,有如下一些代表:

1.20世紀60年代環境設計領域最先開始了探索。為此他們需要較好的理解公共空間、公共生活以及建築環境等之間是如何互動的,以及一些被創生的定義與新的概念,使得人們去意識到曾經被忽視的一些領域。

2.20世紀80年代末,人們認識到了對「公共生活——公共空間」關係的分析和指導原則,應該被上升為一種工具,並可直接應用到城市規劃的實踐之中

3.對現代主義城市進行批判,以及後續對人性化城市進行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簡雅各布斯、威廉·H·懷特、克里斯托弗·亞歷山大、揚蓋爾等等。 對人性化城市的預設其實並不難,因為城市的生活與我們息息相關,也被我們所熟悉所熟知。感性的說,我們應該感受與體驗我們的城市及城市生活;更理性的說,我們應該遵循一套更系統的規律和方法,去發掘並梳理出某些現象背後的關係,並通過量化的手段進行更深入的發掘和梳理。

關注「公共空間——公共生活」與「公共生活研究方法」的具體操作

我們當前針對城市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關係的相關研究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為了評價現有的城市狀態和水平,另一方面是找出它們之間具體的關係,以及影響城市生活的某些因子,最終應用到改良生活、改良城市與創造更好的城市環境的行為中。

理性的說,我們是通過一系列的觀察記錄,以及其他的量化手段來等等方式,來進行分析和評估的,即通過「具象化——抽象化——具象化」的過程與反饋至設計中的機制,來進行評價、關係梳理、後續優化,並最終會應用到我們的城市更新工作中去。

同時,針對操作的具體過程,揚蓋爾在這本書中強調了人相對於冰冷的技術手段的重要性——一方面是人工觀察的方法,另一方面方面是通過科學技術的手段(如錄像監測,GPS定位等客觀工具技術手段),來進行數據採集、現場現象記錄、後續分析等的工作。

而對此,我們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是:這兩種方式缺一不可,應該共同參與,相互促進——因為它們各有利弊:一方面技術可以輔助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精準度;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強調的),在分析的某些階段,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技術無法代替的,人能通過他的感受、預判、分析在某些方面進行獨特的工作,這就類似人工智慧是無法替代設計師的工作,設計師在設計行業永遠不會消失。

我們所做的工作,涉及了環境、行為、心理這三大方面。以及無數相關的其他子領域,這是一種交叉了多學科的研究工作,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與之相對應的多學科交叉,同時也是有理論與實踐基礎的研究方法。

結語:我們應該批評中國為典型的錯誤觀念主導的城市建設。中西方城市環境,現階段的差別主要在於街道——街道應成為承載市民生活,能容納大量人與活動的,過渡性場所與主要場所;而相對而言建築應更加獨立,為一種獨立街道的個體並附屬於街道,而不應分擔與越權、轉換角色。

如果倒置與錯位,這樣就會出現兩個極端:要麼城市蕭條,要麼街道擁擠與混亂。很可惜當前的中國的城市佔滿了這樣的極端:大部分地區蕭條零落,小部分地區擁擠並混亂不堪。

?旨+?A??:


推薦閱讀:

全世界都在抄襲OMA?
城市更新系列:再讀「趣城」
研一結束了1,關於城市更新
城市設計之鄉鎮規劃(東涌鎮大穩村案例)

TAG:城市設計 | 城市規劃 | 公共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