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體新的認識
作者:羅兵 郵箱:firstlb@163.com
時間:2016-2018
生命科學論文集
對人體新的認識
完善血液循環理論,揭示人體患病的生物學原理
前言
1616年,英國生理學家W.哈維根據流體力學中的連續性原理,從理論上論證了血液循環的存在。到1661年,義大利M.馬爾比基用顯微鏡觀察到了毛細血管的存在,正是這些細小的血管將動脈與靜脈連在了一起,從而進一步驗證了哈維的血液循環理論。
在血液循環中,血液的流動是需要能量的,雖然血液循環的原動力來自心臟,但它是通過何種方式使靜脈血前進的,卻一直沒有找到答案。人體運行的方式和規律,以及困擾人類的疾病就和這個答案密切相關,下面的三篇文章就是圍繞這個問題來展開。
目錄
① 探索人體系統
文章說明
② 出生季節決定壽命的內在原因
文章說明
③ 關於醫學
……………………………………………………………………………………………………………
探索人體系統
原標題——我對人體生病根源的探索,該文發表在《上海中醫藥報》2016-05-13(16)
作者:羅兵
郵箱:firstlb@163.com
對於人體系統筆者有一個判斷,人類這個物種形成時人體系統是沒有缺陷的,也就是自然的生活,在生命期內系統就能正常的運行,沒有自身疾病的產生,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等,在生命結束時絕大多數人是無疾而終。如果判斷是正確的,就應該能找到讓系統正常運行的方法,並且這個方法是自然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是有意為之,不是另外創造的。為何有文字記載以來人類沒有一個群體的系統能正常運行,是哪裡出了問題?據筆者的分析和判斷,人類這個系統的自然生活狀態應該是直立行走前的生活狀態,那麼這種狀態有什麼特點,和我們現在有什麼區別,它是如何影響系統運行的?由於我們現在都是直立行走,就通過觀察動物來做分析、判斷。
以前曾經學習過道家的一種鍛煉方法,知道了對身體的拍打就有可能將經脈中的瘀血從皮膚滲出,再通過觀察圈養的和野生的哺乳動物的生活狀態,筆者判斷四肢奔跑這種動作中,在前肢和後肢觸地時對人體產生的振動就有可能使人體所有經脈保持暢通,人體系統原本可能就是靠這種方法保持所有經脈暢通的,也可以說人體系統是被安排(設計)成這樣的。
為了驗證假設(判斷)是否正確,筆者開始模仿動物奔跑時的動作,考慮到人類現在的腳太長,且通過實踐發現四肢奔跑時上肢觸地時的振動對人體的影響更大,就通過做「俯身沖」—模仿動物奔跑時上肢觸地時的振動和在適當的時間敲打下肢的經脈(或經常打戶外羽毛球)來模擬四肢奔跑時前肢和後肢觸地時對人體產生的振動。
在最近3年半的時間,筆者幾乎每天都堅持做「俯身沖」,總共做了已超過50萬個,這期間人體出現了很多奇特現象,在人體經脈位置用手輕敲經常會有疼痛出現,疼痛點往往還會沿經脈移動,在疼痛區域會有瘀血自然滲出或加力敲擊後滲出,滲出的瘀血肉眼就能看到,滲出持續的時間有幾天也有一個多月或更長時間。在農曆轉季的時候,在立春(或立夏、立秋、立冬)前後24小時內,做「俯身沖」時,一定會有某條經脈的某處出現疼痛,後來隨著對氣的逐步認識才得知,出現疼痛的經脈是那些從氣量最低轉為較低的經脈,這是由於氣量增加後壓力增加,當經脈中的氣前進時,就有能力使氣量最低時在某處聚集的不能移動的瘀血發生移動,這就像在夏季,河水變大後,河道的瘀泥容易被河水帶走是一個道理。
下面是一個瘀血沿經脈移動的例子,在2015年立冬後,筆者發現頭的左右兩側出現疼痛,後來疼痛點移動到了左右兩側肋骨,一段時間後疼痛點又到了左右兩側胯部,用手敲擊,左側有瘀血滲出,右側瘀血滲出不明顯,再後來疼痛點到了腿部,用工具敲擊,左側有瘀血滲出,右側瘀血滲出不明顯。查看經脈圖發現,由瘀血和深筋膜摩擦或擠壓造成的疼痛點,通過一定的時間從頭部的膽經到達了肋骨的膽經,然後又到達了胯部膽經的帶脈穴,再繼續向下到了腿部膽經的環跳穴、懸鐘穴。(註:當瘀血到達環跳穴時用手就能摸到,那裡扁肌的腱中出現了一些呈膠囊狀的物質,手按會疼,而當瘀血滲出後,呈膠囊狀的物質基本沒有了,再按就不疼了;當瘀血到達懸鐘穴時用手就能摸到,那裡的圓索狀肌腱明顯變粗並且用手按會疼,而當瘀血滲出後, 此處肌腱恢復原狀,再按就不疼了。疼痛產生的原因是瘀血和深筋膜的摩擦或擠壓造成的。)
筆者發現,某條經脈的疼痛及瘀血滲出的時間和季節相關,未滲出且散開的瘀血沿經脈移動時,剛移動或移動到經脈比較窄處就會出現疼痛,當瘀血沿經脈移動並停留在關節處,關節運動時,就會出現響聲,比如膝關節和肩關節。
沿著氣循環的方向,瘀血會進入有表裡關係的下一條經脈,比如胃經中的瘀血會進入脾經,肺經中的瘀血會進入大腸經。筆者判斷瘀血也會進入沒有表裡關係的經脈,但目前還沒有很明確的證據來證明。
筆者還發現,隨著經脈變得比以前暢通,通過肉眼和手摸就能發現人體的一些變化,以前在皮膚上出現的紅點、老年斑、眼袋、白髮、牙病、靜脈曲張、皮下硬塊、遇冷風流淚、肉芽、扁平疣等這些人體癥狀,在經脈變得暢通後都在逐步減弱和消失。仔細觀察紅點和白髮,筆者還發現了它們的變化出現了反覆,當紅點附近經脈中的瘀血移走後,紅點面積會變小,但當前面瘀血沿經脈移向紅點時,又能看見紅點的面積變大;白髮情況類似,當瘀血移走,白髮減少,前面瘀血又移動到這裡後,白髮增多。
通過長期做「俯身沖」時人體出現的各種現象,以及這些現象發生的時間,經過分析、思考、歸納,再參考《黃帝內經》中對經脈及位置和走向的描述,作出了以下結論,人體原本保持經脈暢通的方式,找到了經脈在人體的具體位置,發現了人體自身運行的規律,分析了疾病產生的原因:
⑴ 人體系統原本是靠四肢奔跑將經脈中的瘀血振散或滲出,並促使未滲出的瘀血沿經脈移動,最後被人體處理,使經脈保持暢通,確保人體系統處於正常運行狀態。經脈的路徑、氣的走向就是按照在四肢奔跑時產生的振動能將經脈中的瘀血振散並促使瘀血移動來設計的。
⑵ 經脈位於人體深筋膜中,它在肌群處通過由深筋膜構成的肌間隔,在跨過關節處大部分是位於肌腱的深筋膜上,並且隨著經脈中氣的壓力改變,經脈的截面積也會改變,深筋膜最重要的作用是作為營氣的通道。營氣的作用就相當於現代工業控制系統中的執行機構,它通過深筋膜對靜脈血管一些位置的外壁形成壓力,氣前進時,就帶動靜脈血前進,人體系統通過改變氣量(氣壓)來控制靜脈血的流量,從而實現了對動脈流入組織、器官血液量的控制。
⑶ 人體按照自身的規律在運行。在不同的季節,各經脈中的氣量(氣壓)隨農曆四季會發生變化,和天象的變化同步,變化的規律是:①肺經、大腸經中的氣量(氣壓):秋天最高,夏天、冬天次之,春天最低;②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心包經、三焦經中的氣量(氣壓):夏天最高,春天、秋天次之,冬天最低;③膀胱經、腎經中的氣量(氣壓):冬天最高,秋天、春天次之,夏天最低;④膽經、肝經中的氣量(氣壓):春天最高,冬天、夏天次之,秋天最低。各經脈中的氣量在每一天也會隨時辰發生變化,變化的規律是,某條經脈在對應的時辰,經脈中的氣量(氣壓)是一天中最大的,比如胃經在當地時間的7點至9點氣量(氣壓)最大,其它按經脈時辰圖類推。
⑷ 人體自身運行的規律決定了在不同的季節人體器官獲得的血液量不一樣,比如人體的生殖器官就在農曆冬季得到了更多的血液滋養。
⑸ 疾病產生的原因是經脈中有瘀血阻塞。經脈某處或多處有瘀血阻塞後,氣的作用受到影響,相關的人體組織、器官就不能獲得需要的血液量滋養,其發揮的功能達不到人體系統對它的要求,人體系統運行就不正常,就可能造成人體出現以下情況:①免疫功能下降,病菌病毒侵入人體產生疾病;②心腦血管出現問題;③皮下出現硬塊;④細胞出現變異等。
人類很幸運,雖然人體系統很複雜,但是產生疾病的原因卻很簡單。知道了人體運行的原理,人體系統正常運行的條件,人體運行的規律,以後就一定能使所有經脈保持暢通,確保人體系統處於正常運行狀態,使人類以後不再受疾病的折磨。
文章說明:
這篇文章得出了如下重要結論:人體系統原本保持經脈暢通的方式;經脈在人體中的具體位置;發現了在血液循環系統中,靜脈血前進的動力來自經脈中的營氣;經脈中的營氣的氣量或壓力隨農曆季節和時辰會發生變化,並導致各器官或組織獲得的血液量發生變化;疾病產生的原因是經脈中有瘀血阻塞,經脈中的瘀血會沿著營氣循環的方向移動並進入下一條經脈,當經脈中某處有瘀血聚集後人體就會逐步產生某種疾病,同時這裡的瘀血還會阻礙其它瘀血的移動,在瘀血的前後容易聚集瘀血,造成其它疾病,這就很容易解釋為何有些疾病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上述發現將會比較容易找到讓瘀血移動或滲出的有效方法,治療疾病的效果將大幅度提高。
補充:
非人靈長類動物主要棲息在樹上,其行為習性造成了四肢觸地奔跑這種運動較少,它前肢觸地對身體的振動就較少,相對於其它哺乳動物在行為上和人類較相似,它們身體中的經脈也應當會有瘀血阻塞,其阻塞點和人類的一些阻塞點位置相似,它們的身體出的問題也就會和人類某些方面的問題是一樣的,這可能就是造成非人靈長類是某些人類傳染病病原的易感動物的原因,比如人類和非人靈長類動物都易感染埃博拉病毒,並且只引起人類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發生埃博拉出血熱。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從爬行變為直立,人體一些器官的形態、位置發生了改變,人體血管增加了一些類似單向閥的靜脈瓣膜,但是人體控制部分中控制血液的方法並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因為它無法改變。以前研究人類進化的科學家他們並不知道這一點,對於他們提出的關於人類進化的觀點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對於人體,有些能夠進化有些可能不能,進化可能是有規則的,如果人類的進化造成經脈中的瘀血不能被滲出、移動和處理,經脈不能保持暢通,那麼一定會付出代價,如果一直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最終就會像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一樣,從地球消失。
……………………………………………………………………………………………………………
出生季節決定壽命的內在原因
作者:羅兵
郵箱:firstlb@163.com
摘要:人類的身體一直遵循古老的節律運行,當地球和太陽的相對空間位置發生變化,人體各器官和組織獲得的血液量以及器官和組織的功能將同步變化。在受孕前,精子(從精原細胞到成熟的精子)和卵泡(從初級卵泡到成熟卵泡)獲得的營養隨中國農曆季節變化,可能是出生季節決定壽命的內在原因。
關鍵詞:壽命;晝夜節律;年度節律;人;精子;卵子;發育;季節
0 介紹
在自然界,不僅動物的繁殖和遷徙與季節性有關,還有很多事件也與季節性有關,幾乎所有內在過程都能發生季節性改變(Foster and Leon Kreitzman, 2011)。不同的季節會帶來不同的疾病(Foster and Leon Kreitzman, 2011),比如乳腺癌的發病率在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冬夏兩季居中(Foster and Leon Kreitzman, 2004)。然而至今我們對產生這些現象的內在原因卻知之甚少,本文通過人體運行隨晝夜和季節的變化,揭示出生季節對人壽命的影響。
1 材料
1.1 人體運行隨時間的變化
在北半球,泌尿生殖器官在中國農曆冬季獲得的血液最多,得到了更多的營養,在中國農曆夏季獲得的血液最少。在一天之中,泌尿器官在地方太陽時下午3—5點獲得的血液最多,生殖器官在地方太陽時下午5—7點獲得的血液最多(Luo, 2016)。圖1是泌尿生殖器官獲得的血液量隨中國農曆季節變化的規律。中國農曆春夏秋冬開始的時間分別是:太陽達到黃經315度、45度、135 度和225度的時間,也就是大約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
圖1 平均血液量的季節性變化
註:
圖1顯示,在北半球,泌尿生殖器官在中國農曆冬季獲得的血液最多,得到了更多的營養,在中國農曆夏季獲得的血液最少。
春季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15°(2月3日、4日或5日)
夏季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5月5日,6或7)
秋季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35°(8月7日,8或9)
冬季開始:太陽到達黃經225°(11月7日或8)
圖1說明:自然界依照自然程序而運作,人類也不例外,人體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人體血液不像河中的水一樣自由的流淌,是受人體控制的,人體通過控制靜脈血的流量,對動脈血流入毛細血管的流量進行了控制。人體有一套控制系統,該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人體按照自身的規律(程序)運行,人體控制系統共有24路子系統,人體左右兩側各12路,它們分別控制對應器官和組織的血液,這些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繫。人體自身規律決定了在不同的時間人體分配給各器官和組織的血液量會發生變化,也就是各器官和組織獲得的營養和發揮的功能隨時間會發生變化。
1.2 人類男性精液參數的日變化
精液樣本是從早上(上午7:00-7:30)和下午(下午5:00-5:30)提取的。下午男子的精液,尤其是精子的數量,以及快速運動的比例都比較大(如表1所示)。
由於精子發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精子質量的晝夜節律不太可能來源於精子生成和成熟的晝夜變化。引起射精的神經肌肉機制的功能變化更有可能確定精液中精子的濃度更高或更低。 這種精子運動的晝夜變化可能來源於精液成分如激素,細胞因子,營養物質,氨基酸,電解質以及尚未確定的來源於血液或局部產生的物質對精子的影響(Cagnacci et al., 1999)。
Tab. 1 精液參數的日變化(Cagnacci et al., 1999)
Note:
Mean(± SE) sperm number per ejaculate(total), per ml(concentration) and with different motility(percentages calculated on corresponding total number and shown in parentheses) observed in 54 males, with specimens collected in the morning(7:00–7:30 am) and afternoon(5:00–5:30 pm). Mean(± SE) number of recovered spermatozoa at pellet swim-up and number with different motility immediately after, and at 1 and 2 h after pellet swim-up, are also reported.
義大利摩德納大學試驗發現,在下午6.25出現一個男子精子的效力峰值。
(2015年8月13日每日郵報報道:http://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3195487)
1.3 人類男性精液參數的季節性變化
精子濃度和快速運動百分比從春季(3月,4月,5月)到夏季(6月,7月,8月)顯著減少,秋季(9月,10月,11月)和冬季(12月,1月,2月)恢復。此外,在冬季(12月,1月,2月),觀察到正常精子形態的百分比最高(Levitas et al., 2013)。
快速運動精子的平均百分比在夏季達到最低點(3.45%),在秋季有所改善(4.92%),在冬季達到高峰(5.03%)(Levitas et al., 2013)。
1.4 出生季節對人壽命的影響
在北半球的奧地利和丹麥,秋天(10月,11月,12月)出生的人比春天(4月,5月,6月)出生的人壽命更長。澳大利亞的數據顯示,在南半球,模式轉移了半年(如圖2所示)。
圖 2 Deviation in remaining lifespan of people
born in specific months from the average remaining lifespan at age 50(Doblhammer et al., 2001).
註:
在北半球國家丹麥(綠線)和奧地利(藍線),每年第四季度出生的人比第二季度出生的人壽命更長。對於澳大利亞(紅線),模式轉移了半年。
2 方法和結果
選用公開的研究資料,根據實驗數據、統計資料和人體運行,作與時間有關的分析,發現它們之間的關聯。
1)在一天之中,生殖器官在地方太陽時下午5-7點獲得血液最多(Luo,
2016),比較早晨和下午的精液樣本(Table I),下午精液樣本中精子的數量、快速運動精子的比例相對較大(Cagnacci et al., 1999), 這些數據顯示,血液的增加與一些精液參數的改變,在時間上呈現對應關係。這似乎可以推測,當生殖器官獲得的血液較多時,射精的功能可能變大,導致精液中精子的數量增加,同時精液中的精子可能得到了更多的營養,導致精液中快速運動精子的比例立刻增加。在一個年度,生殖器官在中國農曆冬季獲得的血液最多,在中國農曆夏季獲得的血液最少(Luo, 2016),在精液樣本中,精子濃度和快速運動百分比從春季(3月,4月,5月)到夏季(6月,7月,8月)顯著減少,秋季(9月,10月,11月)和冬季(12月,1月,2月)恢復。此外,在冬季(12月,1月,2月),觀察到正常精子形態的百分比最高(Levitas et al., 2013)。這些數據顯示,血液的增加與一些精液參數的改變,在時間上呈現對應關係。這似乎可以推測,當生殖器官處於獲得血液較多的季節時,射精的功能可能變大,導致精液中精子的數量較多,同時精液中的精子可能得到了更多的營養,導致精液中快速運動精子的百分比較大。然而,在冬季(12月,1月,2月)時正常精子形態的百分率最高(Levitas et al., 2013),卻可能是精子從產生到發育成熟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血液滋養的結果。
既然生殖器官獲得血液量的變化可能造成了一些精液參數的變化,那麼,精子從產生到發育成熟的過程中如果獲得了更多血液的滋養,精子中影響人體壽命的因素也可能受到正面的影響,從而帶來更長的壽命。
2)在北半球的奧地利和丹麥,秋天(10月,11月,12月)出生的人比春天(4月,5月,6月)出生的人壽命更長(Doblhammer et al., 2001) 。對比圖1和圖2(Doblhammer et
al., 2001),我們能發現,奧地利和丹麥出生在秋季(10月,11月,12月)的人,帶給他們生命的精子從產生到發育成熟有較長的時間處於中國農曆冬季,獲得了更多的營養,出生在春季(4月,5月,6月)的人,帶給他們生命的精子從產生到發育成熟有較長的時間處於中國農曆夏季,獲得了最少的營養。分析顯示,壽命增加和血液增加,在時間上呈現某種聯繫,這似乎可以推測,秋季出生的人壽命相對較長和精子從產生到發育成熟的過程獲得了更多的營養有關。如果卵子再生周期從初級卵泡發育開始計算,血液的季節性變化對卵子產生的影響和精子類似。
中國農曆冬季和夏季人體生殖器官的血液模式與壽命增加是一致的,可以合理的解釋出生在秋季(10月,11月,12月)的人活得比那些出生在春季(4月,5月,6月)的人長。
綜上所述,人體生殖器官獲得血液量的季節性變化,導致精子和卵子在產生到發育成熟的過程獲得的營養隨季節變化。雖然更多的內在因素可能會影響壽命,血液量的季節性變化可能是最重要的內在原因。
3 討論
關於在一天之中精液參數的變化,義大利摩德納大學試驗發現,在下午6.25出現一個男子精子的效力峰值。下午6.25大約就是地方太陽時下午6點(摩德納大學位於東經10.9度,時差約為16分鐘。),在一天之中生殖器官在地方太陽時下午6點獲得營養峰值。根據這個實驗數據可以推測,在北半球的一個年度,地方太陽時下午6點一個男子精子的效力峰值應該出現在太陽到達黃經270度的那天(大約12月22日前後),如果太陽到達黃經270度的時間是在地方太陽時的凌晨或深夜,峰值可能出現在前一天或後一天。
在圖2中,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出生季節對壽命的影響與北半球的奧地利和丹麥的模式轉移了半年(Doblhammer et al., 2001) 。這個現象可能揭示出了人類還不知道的人體功能,人體系統不僅擁有辨析經度的能力還擁有辨析南北半球的能力,當人們從北半球到達南半球後,人體系統就會作出調整,泌尿生殖器官獲得血液最多的季節將改為從太陽到達黃經45度開始,獲得血液最少的季節將改為從太陽到達黃經225度開始。
(註:在中國農曆的冬季或夏季,對同一個人分別提取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精液樣品就可以測出一些精液參數是否有很大的變化,也能測出人體系統調整過程所用的時間。另外,對同一個人分別提取在農曆轉季前後精液樣品就能測試出一些精液參數較大的變化。)
影響壽命的因素除了內因還有外因。在受孕前大約90天內,如果男女雙方不能獲得適當的食物,在受孕後,如果母親不能獲得適當的食物,那麼精子(從精原細胞到成熟的精子)、卵子(從初級卵泡到卵子)、胚胎和胎兒的發育過程就不能獲得正常的營養。
關於出生季節決定壽命,以前主流的觀點認為和冬季食物短缺有關,然而2011年英國作的人口統計發現,雖然食物改善,但是壽命的差異依然存在。
人類現在已經不需要為了食物來選擇出生季節,如果遵循中國農曆季節,選擇自己相對更好的「種子」,在大約2月受孕,並在受孕前90天內,使人體處於健康狀態,從公開的統計資料來看,那麼以後出生的人將會更健康、壽命更長,出生缺陷發生率也將明顯降低。
4 結論
中國農曆冬季人體生殖器官獲得的平均血液量最多與壽命增加是一致的。在受孕前,精子(從精原細胞到成熟的精子)和卵子(從初級卵泡到卵子)在大約90天內獲得的營養隨中國農曆季節變化,可能是出生季節決定壽命的內在原因。
5 致謝
感謝參考文獻的所有作者。
參考文獻
Cagnacci A., Maxia N., Volpe A. (1999) Diurnal variation of semen quality
in human males. Human Reproduction 14: 106-109.Doblhammer G., and Vaupel J. W. (2001) Lifespan depends on month of
birth.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8: 2934-2939.Levitas E., Lunenfeld E., Weisz N., Friger
M. and Har-Vardi I. (2013) Seasonal variations of human sperm cells among 6455 semen samples:a plausibles explanation of a seasonal birth pattern. American Journal of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8: 1-6.Luo B. (2016) My exploration about the causes of human illness. Shangha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1239: 16.Russell G Foster, Leon Kreitzman. (2004). Rhythms of Life: The Biological
Clocks that Control the Daily Lives of Every Living Thing. Beijing:Contemporary China Publishing House: 196, 203.Russell G Foster, Leon Kreitzman. (2011). Seasons of Life: The biological
rhythms that living things need to thrive and survive. Shanghai: Shanghai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16, 189,191.附錄A:人體運行方式
在太陽系,太陽發光發熱提供能量,地球和月球圍繞太陽轉,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和月球也自轉,這些轉動形成了地球的晝夜和四季,以及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產生於地球的人類與其它生物和這些轉動密切相關。
地球和太陽的相對空間位置發生變化,人體各器官和組織獲得的血液量以及器官和組織的功能將同步變化。人體是按照地球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來運行的。對於人體的每個器官和組織,在一天之中,人體系統分配給它們的血液量會變化,它們發揮的功能也會變化。在每一天,人體系統分配給它們的平均血液量會變化,它們發揮的功能也會變化,其中在春夏秋冬轉季的那一天變化最大,在北半球的一個年度,人體內在四季的春季是從太陽到達黃經315度開始,太陽每移動90度,下個季節就開始了。在不同的季節,人體系統分配給每個器官和組織的平均血液量會變化,它們發揮的功能也會變化。
中國文化可能很早就認識到了人體內在的季節,雖然中國農曆是基於月球周期的,但中國農曆季節採用的是人體內在的季節。中國傳統醫學在5000年前,在診斷和治療疾病時就會考慮人體內在季節及時辰的因素。其它具有年度節律現象的生物的季節可能和人體的季節一樣。
人體各器官和組織獲得的血液量與功能隨時辰和人體內在季節變化,可能是人體出現生物節律現象的內在原因。
當人們在地球上移動,人體系統將檢測到經度的變化並作出調整,人體的晝夜運行將按照所在地的太陽時運行,這也就導致了時差;當人們從北半球到達南半球,人體可能也能檢測到這種變化並作出調整,人體的四季運行將會轉移半年,人體內在的春季開始的時間將從太陽到達黃經135度開始。
附錄B:人體控制系統和疾病的關係
在人體控制系統中,人體左右兩側各自的12路子系統共有12種晝夜供血模式和4種年度供血模式,每路子系統對應一種晝夜供血模式。
每一路子系統都會按照既定的程序運行,它所控制的器官或組織會出現對應的晝夜供血模式和年度供血模式。比如,呼吸器官的晝夜供血模式是:在凌晨3點到5點,人體系統分配給呼吸器官的血液量比其它時間多,其中凌晨4點是血液量的峰值,靠近凌晨4點人體分配給它們的血液量逐漸增加,離開凌晨4點人體分配給它們的血液量逐漸減少。在北半球,呼吸器官的年度供血模式是:在秋季(太陽到達黃經135度開始)平均血液量最多,春季(太陽到達黃經315度開始)平均血液量最少,冬(太陽到達黃經225度開始)夏(太陽到達黃經45度開始)平均血液量居中,其中一天平均血液量的峰值出現在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的那一天,一天平均血液量的低谷出現在太陽到達黃經360度的那一天。
人體有一些器官或組織的血液只被一路子系統控制,其它則被二路或以上的子系統控制,如果這些子系統的年度供血模式不一樣,那麼被二路或以上子系統控制的器官或組織的血液模式就會比較複雜。
當某路子系統出現問題後,這路子系統所控制的一些器官或組織實際得到的血液量就會比人體系統分配給它們的血液量少,它們發揮的功能就達不到系統對它的要求,這些器官或組織的功能就會與其它器官或組織的功能不匹配,並且「不匹配」的程度會隨血液量變化,也即會隨時間變化。這些器官或組織的功能「不匹配」將造成人體局部和整體運行不正常,並最終導致人體產生各種疾病(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這是人體產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一年之中,當器官或組織獲得的血液量增加時,「不匹配」的程度將增大,在這些器官或組織的功能不匹配處更易患病,患病後疾病生長得更快,導致這些疾病發病率增加,並且疾病的發病率和這一路子系統的年度供血模式具有相似性,不過疾病發病率的峰值在時間上可能會相對延後,因為疾病生長一般也需要時間。另外,器官或組織沒有得到的那一部分血液將會停留在動脈血管中,當這部分血液較多時,就會導致血壓升高。
由於人體疾病是上述原因造成的,因而和疾病相關的現象就會和患病處獲得的血液量及血液量的變化有關。
比如,如果某個器官或組織患有疾病,那麼在一天之中,當該器官或組織獲得的血液量處於增加的時候,由於其發揮的功能變大,疾病癥狀也將變大,在血液量處於峰值的時候,疾病癥狀也將處於峰值。在血液量增加的的時候服藥,就相當於服用了更多的葯,這就是為什麼藥效隨服藥的時間會變化,通過藥效的變化,大致就可以推測出是哪路或哪幾路子系統有問題導致的疾病。
又比如,在一年的不同時間,同一個人對同一種致病因素的反應不同 (Foster and Leon Kreitzman, 2011)。對於傳染性疾病,造成這種現象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是由於器官或組織獲得的血液量隨時間變化,導致造成疾病的器官或組織的功能「不匹配」程度也隨時間變化。像流感,在流感病毒數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當控制呼吸器官血液的子系統的某一部分出現問題後,根據呼吸器官的年度供血模式,秋季(太陽到達黃經135度開始)平均血液量最多,因而流感的高峰應當發生在秋季(太陽到達黃經135度開始),但由於寒冷天氣下的冷空氣將使得呼吸器官中導致造成流感的器官或組織的功能「不匹配」程度變大,造成寒冷地區流感高峰實際發生在溫度寒冷的時間。
知道了疾病和血液的關係後,對於有一些疾病,我們就能比較容易從發病率和癥狀節律,推測出人體患病處的供血模式,從而確定是哪些子系統出了問題導致的疾病。如果患病處的血液是被多路子系統控制,而這些子系統的年度供血模式又不一樣,就會比較複雜。
比如乳腺癌的發病率在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冬夏兩季居中 (Foster and Leon Kreitzman, 2004)。從這種現象大致可以判定乳腺癌患病處的年度供血模式是:在春季(太陽到達黃經315度開始)平均血液量最多,秋季(太陽到達黃經135度開始)平均血液量最少,冬夏兩季平均血液量居中,人體有兩路子系統是這種年度供血模式,並且它們的晝夜血液量峰值分別發生在凌晨2點和0點,到底是其中的哪一路或者是兩路子系統都出了問題還不能確定,但是如果能準確的測量出乳腺癌癥狀的晝夜峰值,那麼峰值一定是發生在在凌晨2點或0點亦或是兩者之間。
又比如,哮喘病癥狀在晚上加劇,峰值發生在凌晨4點 (Foster and
Leon Kreitzman, 2004),從這個現象可以判定哮喘病患病處的晝夜供血模式和呼吸器官的晝夜供血模式一致,由此可以確定,哮喘病是控制呼吸器官血液的子系統出了問題造成的。如果人體控制系統的子程序都處於正常運行狀態,人體每個器官或組織就能獲得了人體系統分配給它們的血液量,它們就能正常運行,人體系統也就能正常運行,當人們生活在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在生命期內絕大多數人就不會生病。
文章說明:
在文章正文中論證了出生季節決定壽命的內在原因。人體的運行方式和規律,造成出生季節決定人的壽命。
一年最後一個季度出生的人,不僅壽命更長,也更少患病,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世界上有很多研究機構都對這個廣泛存在的現象做過研究,普遍的觀點認為和孕婦冬季食物缺乏有關,然而2011年英國作的人口統計發現,雖然食物改善,但是壽命的差異依然存在。現在孕婦增加食物攝入後,新生嬰兒超重比例上升,在中國新生嬰兒超重率近20%,超重嬰兒比例不斷攀升,直接推高了剖腹產率,超體重兒將來面臨著一系列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等。
文章附錄中「中國農曆季節的春夏秋冬不是按照氣候來設置的,採用的是人體內在的季節。」——中國古人太偉大了,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發現人體內在季節的,筆者認為這個是中國文化很重要的部分,它將造福全人類,地球上每個人的健康都將受益,以後全世界都會使用中國農曆的春夏秋冬。
文章附錄中「當人們從北半球到達南半球,人體可能也能檢測到這種變化並作出調整,人體的四季運行將會轉移半年,人體內在的春季開始的時間將從太陽到達黃經135度開始。」——這個結論可能會對進化論的某些觀點帶來衝擊,沒有去過南半球的人,就不可能進化出檢測南半球的能力,即使人類祖先生活在非洲南部,他們遷徙到北半球後,長期不用這個能力也會退化至消失。不知道航天員到太空後,人體運行將會作出作怎樣的變化。
人體某處患病其實就是控制人體供血的經脈中有瘀血阻塞,氣的運行受到影響,患病處沒有獲得人體分配給它的血液量,造成功能不匹配,最終導致疾病。
知道了人體運行方式和規律,以及血液和疾病的關係,就能對一些和疾病相關的現象做出簡單合理的解釋。比如原發性高血壓產生的原因,藥效隨服藥的時間會改變,心跳、血壓、肝功能、腎臟功能、細胞新生、體溫等一天內發生著變化。
通過藥效的變化,大致就可以推測出是哪路或哪幾路子系統有問題導致的疾病。
……………………………………………………………………………………………………………
關於醫學
作者:羅兵
郵箱:firstlb@163。com
現代生物學是在不了解人體運行方式和規律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如果在這方面沒有改變,生物學的應用學科醫學就很難有實質的進步。對人體有什麼樣的認識就會產生什麼樣的醫學,每種醫學都是根據自己對人體的認識來解釋疾病產生的原因和尋找治療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中醫和西醫。
1 關於中醫
中醫到底是什麼?自然界依照自然程序而運作,人類也不例外,人體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人體血液不像河中的水一樣自由的流淌,是受人體控制的,人體通過控制靜脈血的流量,對動脈血流入毛細血管的流量進行了控制。人體有一套控制系統,該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人體按照自身的規律(程序)運行,人體自身規律決定了在不同的中國農曆季節和不同的時辰人體分配給各器官的血液量不一樣。比如泌尿生殖器官在農曆冬季獲得的血液最多,而在農曆夏季獲得的血液最少,在一天之中,生殖器官在下午5—7點獲得的血液最多,下午6點是峰值。
人體控制部分主要包括經脈、營氣、衛氣和自身運行的程序等,目前經脈(位於深筋膜中)可以通過解剖發現,但現在的儀器還不能探測到營氣、衛氣等。經脈中的營氣是人體控制部分的執行機構,負責執行人體的命令,控制提供給器官的血液量。控制的方式是:營氣通過深筋膜對靜脈血管一些位置的外壁形成壓力,氣前進時,就帶動靜脈血前進。人體通過改變氣量(氣壓)來控制靜脈血的流量,靜脈血流量得到控制,動脈血流入器官、組織的毛細血管的流量就得到了控制。
經脈某處或多處有瘀血阻塞後,氣的作用受到影響,相關的人體組織、器官就不能獲得需要的血液量滋養,運行就不正常,同時其發揮的功能達不到人體系統對它的要求,出現功能不匹配,人體系統運行也就不正常,這時人體就會逐步產生各種疾病。
中醫所說穴位是經脈通道中瘀血容易聚集的地方,就如同河道中有的地方瘀泥容易聚集一樣,穴位能治病的原因是當穴位有瘀血聚集後,將引起人體出現某種病症,瘀血滲出或移動後,產生病症的原因沒有了,病症也就消失。
人體疾病分為兩大類:1,自身疾病——人體控制部分的經脈中有瘀血阻塞,造成某些器官或組織不能獲得需要的血液量滋養,導致功能不匹配,在這些器官、組織區域出現病症,並引起人體系統運行不正常,比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2,病菌病毒侵入人體所患疾病——人體控制部分的經脈中有瘀血阻塞,某些器官或組織不能獲得需要的血液量滋養,其發揮的功能達不到人體系統對它的要求,導致功能不匹配,系統運行就不正常,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外在病菌病毒侵入人體後就會產生疾病,比如流感等。
對於人體而言,只要控制部分正常運行,那麼其它部分就能正常運行,人體系統就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從中醫的本質來說,中醫所有的治病方法,包括藥物、針灸、拔罐、刮痧等,其目的都是為了打通經絡,但目前中醫對人體控制部分的認識還有不足,經脈為何會有瘀血阻塞,如果是生命系統有意安排或設計成這樣的,那麼人體原本解決經脈阻塞的方式是什麼,這些問題沒有找到正確的答案之前,就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使經脈都變得暢通,控制部分也就無法處於正常運行狀態,人體就會有各種疾病產生。在產生中醫的時候還沒有科學,對人體的各種現象還不能用科學的名詞來描述,這個需要改變。
補充:
日本的研究發現,手指的血流在冬季減低,夏季增加,寒冷引起的皮膚溫度反應(動靜脈交通枝開放) 在夏季高,冬季低,即使在冬季和夏季實驗時都保持同樣的室溫,反應仍然表現出這種差異,提示血管運動中樞的活動有四季節律,使血管收縮張力隨季節而變動。由此可見,「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客觀地反映了血管機能狀態變化有四時節律這一現象。
來源:吳今義, 曾道冰. 《內經》和時間生物醫學[J]. 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79, (4): 1-20.
上面這段話是作者(吳今義, 曾道冰)引自北海道大學教授伊藤真次於1974年發表的文章,手指的血流在冬季減低,夏季增加,這個現象和人體運行規律是對應的。冬季血流最大的是人體腎經、膀胱經所控制的器官和組織,在人體的小腳趾上,血流在冬季增加。如果中醫早一點來做這方面研究,可能很早就把人體一些器官血流隨時間(時辰、季節)的變化測出來了,中醫上個世紀末就科學化了,就不會像現在被有些人稱為偽科學。
我國名老中醫顏德馨教授領導的「瘀血與衰老」科研組,經過3年多努力,終於得出了一個頗具新意的結論:人體衰老的原因是氣虛血瘀,氣血失去平衡。用益氣化瘀藥物可以達到抗衰老的目的。它打破了脾腎兩虛的傳統觀念,是國內抗衰老學說的一個突破。《人民日報》曾刊出「人體衰老上海有新說」的報導。
顏德馨教授所說的氣虛血瘀很了不起,但目前中醫行業還在堅持脾腎兩虛的傳統觀念,到中醫院看病,不是說你脾虛,就是說你腎虛,或脾腎兩虛。
到底中醫所說脾腎兩虛是否存在呢?人體直立行走後,上肢就缺乏觸地時產生的振動,心經和心包經中的瘀血就很難沿經脈移動,再加上其它原因(比如重力、上身振動少及振動方向不對,像膀胱經在腰椎下部的走向呈現N字形,由於現在直立行走,振動方向不對,可能會造成瘀血在N字形處較難移動,出現瘀血累積,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發生。) ,這就會造成脾經和腎經中的瘀血很難移動到心經和心包經,而胃經和膀胱經中的瘀血卻又能相對較易的移動到脾經和腎經,造成脾經和腎經中的瘀血累積,最後導致營氣經過脾經和腎經時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就出現了中醫所說的脾腎兩虛的現象。從分析來看,中醫所說的脾腎兩虛是正確的,判段得很準確。同樣的道理,上肢缺乏觸地時產生的振動,還影響到肺經和肝經,造成呼吸器官及肝較易患病。瘀血在某條經脈阻塞的信息還會以一定程度遺傳給下一代。
顏德馨教授認為衰老的本質為氣血失調,氣虛血瘀,其中「虛」是現象,「瘀」是本質,「虛」是歸宿,「瘀」是原因。因為任何一種病因和各種疾病的發生均將影響氣血的正常循行,首先出現氣血失和,流通受阻,瘀血停滯。由於瘀血的存在,氣血失去平衡,臟腑得不到正常濡養,後才出現臟腑虛衰,精氣神虧耗,氣化功能受損,臟腑生理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加重氣血失衡,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後臟腑功能衰老以至死亡。
上面這段話特別精彩,他搞清楚了瘀血和氣的關係,「虛」是歸宿,「瘀」是原因,這段話的重要意義在於,對於疾病的分析和治療,應該考慮的是經脈中的瘀血,而不是氣的變化,也不是脾腎兩虛。遺憾的是他沒有把氣和血分開來講,他說的瘀血既有血管中的也有經脈中的;還有就是沒弄清楚經脈中瘀血產生的原因,其實不論人體系統正常與否,經脈中都會有瘀血產生,這是常態,當有疾病發生後可能會增加瘀血的產生。如果他知道了經脈的具體位置,以及人體原本解決經脈中瘀血阻塞的方式,他們可能就能找到有效的方法解決經脈中瘀血阻塞的問題,他在有生之年或許已經幫助中醫這個行業征服了世界。
2 關於西醫
現代醫學(西醫)通過人體解剖已基本了解了人體構造,並建立了血液循環理論,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還沒搞清楚,就是靜脈血是靠什麼動力使其前進的,雖然原動力來自心臟,但它是通過何種方式使靜脈血前進的。其實人類現在所患的各種疾病(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以及免疫力下降就和這個問題的答案密切相關,這裡包含了人體最重要的未知秘密。
在《生命的季節》中,有這麼一段描寫:「據傳,病原微生物學說的創始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彌留之際宣稱:「細菌根本不算什麼,細菌滋生地本身才是問題所在(這裡的細菌原文是germ,germ雖偶爾指細菌但更多是指病菌)。」很明顯,同時暴露在同一種疾病病原物面前的兩個人,一個會生病,而另一個不會。類似的,在一年的不同時間,同一個人對同一種致病因素的反應也不同。每個個體都有獨一無二的內部環境,當個體的內部環境與季節一起變化,我們對疾病的易感性也會隨之改變。」
上面這段話特別重要,它說明對於上述疾病,疾病的產生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兩者缺一不可,對於這種疾病,現代醫學的主攻方向是外因,如果能完全解決外因也可以,比如感冒疾病,有大約200種病毒會導致感冒,但很難有藥物對這麼多病毒都有效。如果以前生物和醫學把研究重點放在 「細菌滋生地」上,可能疾病已被人類攻克。在筆者的文章(出生季節決定壽命的內在原因)附錄B中,特別描寫了 「細菌滋生地」,也就是人體功能不匹配處。
生物和醫學的研究重點應當從病毒、細胞、基因轉移到供血系統上面來,也就是如何使人體控制系統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3 總結
近代西醫通過人體解剖已基本了解了人體構造,並建立了血液循環理論,在血液循環系統中,西醫至今還沒搞明白的靜脈血前進的動力這一部分,正是中醫研究的領域,這裡是中西醫交匯的地方。由於中醫對它所研究的領域在認識上還有不足,還不能全面科學的表達,造成血液循環理論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還停留在17世紀的水平,並導致現在的醫學仍沒有實質的進步,原本比較簡單的生病原因,卻被複雜化了。由於使靜脈血前進的動力(營氣)是隨時間(地球自轉和公轉)變化的,人體就有一套系統來控制這個動力,也就是人體控制系統,中醫本質上是研究人體控制系統的醫學,以後中醫最好改名叫人體控制醫學。在整個人體系統中,人體控制系統最奇妙、最美麗,它反映了生命的本質。
生命的特徵是:如果供血系統(控制系統)出現問題,人體某處就會逐步患病;如果供血系統恢復正常,患病處就會逐步恢復正常,基因記錄的信息也會隨之改變。生命系統可能就是這樣安排或設計的。
20180123於深圳
推薦閱讀:
※癤癰的形成原因和治療方法
※這個世界還真不能缺少中醫
※濕氣是個什麼鬼
※為什麼國人痴迷於「養生」
※面相部位詳解二 眼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