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
十三篇,6000餘字,個人認為書的前六章是它屹立千年之所恃,包含了大量從軍事中概括出的極具普適性的道理,不拘泥於戰爭,從政從商都有用武之地,孫武也因此被稱為軍事哲學家,與孔墨法等思想家齊名,在某些方面升華到了術而近道的程度,讓人仰止。這是一種基於人性和社會性的思想成果,中國古代在社會學方面的成就委實驚人,讓人敬佩。除了思想價值,文章的文采也是它千年長盛的原因,恰當的比喻,華美的排比,精妙的詞句極其精彩,僅憑文學價值也足以傳世,有些時候,雖然不知道後人是不是對文章進行過潤色,但正因為此,它才是流傳最廣,名聲最大的兵法吧。有時候,經典並不是因為後世之書在思想上不能超越,而是真的缺乏那種美感,藝術和哲學的和諧完備,讓外行人也能甘之如醴。經典如此,前人珠玉在前,無法點評,抄錄些我最喜歡的內容:
《計篇》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詭道也。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最佩服孫武這一點,用堂堂正正之氣,大開大闔之筆,明明白白的說「兵者詭道也」,讓人生不出穢心。
《作戰》
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就像現代人的雞湯文里常說的,重要的是去做,訂一百遍讀書計劃,也不如先開始執行再根據自身情況完善來的重要。
《謀攻》通篇皆妙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子兵法》里的止戰思想,以此篇最為具體,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形篇》通篇皆妙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讀了此篇第一次知道什麼叫「先為不可勝」,開闢了新的思維模式。
極優秀的散文,讀起來有《阿房宮賦》的感覺,就是我之前說的文學之美與思想之美的結合。雖然風馬牛不相及,但我讀Ent的文章也常有此感,並不是說他達到這種高度,而是融合科學與詩帶來的美是相通的。
《勢篇》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觀。味不過五,嘗。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陰陽,簡單質樸的辯證思想,也許這就是世界的本質也說不定呢。
《虛實》通篇皆妙
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振聾發聵,點金之句。
推薦閱讀:
※讀書:《渴望生活——梵高傳》(序幕)
※讓人生停止灰暗
※Notes on CSAPP, 20180218
※冰河
※只有拋棄自大才能進步《全球通史》上讀後感一
TAG: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