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辨別孩子得了多動症?

「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不聽話;這個孩子怎麼經常丟三落四;這個孩子做作業怎麼這麼拖拉……」近日,一位智商高於平均值30的三年級學生小娟,因患有「多動症」導致成績總是處於全班中下水平。「多動症」也再一次成為了各位家長熱議的話題。

  

  究竟怎麼辨別孩子得了多動症?成人會患有多動症嗎?多動症能自愈嗎?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數字科技館採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主任張紀水。

  中國數字科技館:導致小兒多動症的原因有哪些?有遺傳嗎?

  張紀水:多動症的病因較為複雜,主要有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等方面引起的。有遺傳因素,雙生子,寄養子,基因學研究已證實。

  是具有遺傳因素的。分子遺傳學研究提示多動症與多巴胺-受體之間有一定相關性,額葉和基底神經節在調控運動活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腦部這些區域的機能障礙可使其抑制機能降低,從而可導致多動症。

  中國數字科技館:怎麼辨別孩子得了多動症?孩子「安靜」也是多動症的表現嗎?

  張紀水:辨別多動症有嚴格的診斷標準。包括4部分。癥狀學特點,起病時間(12歲之前起病)和癥狀持續病期(癥狀持續至少半年),嚴重程度(影響了學習,交往,生活),鑒別相關疾病。

  正常孩子該安靜的場合能安靜,該學習的時候能專心,該活動時就活動。多動症在多種場合都不能安靜專心,該學習時仍多動,分心。簡言之,疾病會影響社會功能(學習,社交和自理等),正常孩子不影響社會功能。我們治療的目的就是提高社會功能。

  多動症全稱「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包括3個類型,多動為主型,注意缺陷為主型,多動和注意缺陷混合型。男孩以多動為主,女孩以注意缺陷為主。所以女孩給人的印象「外在行為平靜」,其實「內在思維活躍,注意力分散」。我們的治療要重在調整「內在的多動」。

  注意力分主動注意力和被動注意力。主動注意力指學習,寫作業,聽課時的注意力。被動注意力指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的注意力。一般多動症孩子的主動注意力存在明顯的缺陷。治療主要改善主動注意力。

  

  關於智力水平,一般正常智力範圍80到120分。表面上看注意力和智力是兩個維度,通過智力因子可以分析出注意力水平。注意力會影響智力的發揮,影響學習成績。一方面,有些孩子智力結構有問題,如左右腦智力水平偏差太大。另一方面,我們發現不同智力水平的多動症孩子,預後是不同的。如80分智力的多動症和120分智力的多動症,積極治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智力水平高的孩子預後會更好,能充分發揮他的才智,甚至做出更出色的社會貢獻。所以我們提出「高功能多動症」這個概念。應給予重點關注。

  中國數字科技館:成人會患多動症嗎?

  張紀水:成人也會患多動症。兒童患病率5%到10%,成人患病率約3%。兒童多動症到青少年期有70%的孩子還有癥狀,趨於多動減輕,注意力仍有缺陷。30%會持續終身,成年期注意力缺陷明顯,影響工作效率,工作質量,人際關係和自己的生活。

  中國數字科技館:多動症如何治療?能自愈嗎?

  張紀水:多動症的治療是綜合干預模式,早發現早治療。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心理治療,家庭治療,感覺統合訓練,腦功能生物反饋訓練,學校干預,利用社會支持系統等。

  

  部分孩子存在「任務啟動困難」的問題,家長會有體會,解決的辦法是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適當的陪伴,家庭作業適度的陪伴以輔助啟動。

  經過綜合干預,社會功能改善,工作交往正常,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生活正常,達到臨床治癒。自愈率低,一般不會完全自愈,40%到60%會殘留部分癥狀,如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易發脾氣等。



「熊孩子」大多數都是形容一些孩子過於調皮,而這類熊孩子之中多動症兒童佔了很大的比重,首先多動症的孩子會引起很多人的煩惱,甚至會被人理解為沒有教養。大家都知道兒童好動是天性,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的表現為好動。最近有網友發帖子詢問到底怎麼才算是多動症,帶著這個問題下面就讓我們和杭州復旦的專家了解一下如何辨別多動症。

步驟/方法:

1注意力有障礙是公認的多動症變現癥狀之一,表現為上課不能認真聽老師講授,易受外界的細微干擾而分心,做作業也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做事不能堅持始終,不能按照規則、要求去完成等等。

2小動作特別多也是多動症的變現癥狀之一,常聽一些小學老師反映說自己班內哪幾個孩子小動作嚴重增多。過分地不寧靜,如來回奔跑,在教室內不能靜坐,常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或站起等等。

3多動症兒童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即使看「小人書」「動畫片」時也不能專心致志。但好動兒童則不同。還有,好動兒童在嚴肅、陌生環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哭鬧;多動症兒童無此能力。

注意事項:

通過上述文章相信您對如何辨別多動症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在這裡提醒廣大的家長們要學習了解有關兒童多動症的知識。不要責備、怪罪、打罵孩子,要和孩子耐心的溝通。



推薦閱讀:

TAG:多動症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