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摘抄筆記 01:翻譯的標準

作者:馮慶華

翻譯的標準關於翻譯標準,我國曆來就有不同的看法。早在漢朝和唐朝,就有「文」與「質」之爭。主張「文」的翻譯家們強調翻譯的修辭和通順,強調翻譯的可讀性。主張「質」的翻譯家們則強調翻譯的不增不減,強調翻譯的忠實性。這實際上是意譯與直譯之爭。然而,「文」與「質」作為翻譯標準都有其片面性。

我國比較全面的翻譯標準是由清代翻譯家嚴復於1898 年提出的,他認為優秀的譯文應該做到「信」、「達」、「雅」,即忠實於原著,譯文流暢,文字典雅。

當然,後人對嚴復的「雅」字有著異議,認為文字典雅的原文理應把它譯得文字典雅,但如把文字並不典雅的原文硬是處理成典雅的譯文,這同「信」是背道而馳的。於是,後來的翻譯理論家們給嚴復的「雅」換入了新的內容:保持原文的風格。原文雅,譯文也就雅;原文不雅,譯文也就不雅。

郭沫若先生對嚴復提出的翻譯標準作了這樣的評論:「嚴復對翻譯工作有很多貢獻,他曾經主張翻譯要具備信、達、雅三個條件。我認為他這種主張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完備的。翻譯文學作品尤其需要注意第三個條例,因為譯文同樣應該是一件藝術品。」(1954 年8 月在全國文學翻譯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1951 年,傅雷先生提出了文學翻譯的「傳神」論,這是比「信」、「達」、「雅」更高的翻譯標準。傅雷先生認為,「以效果而論,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譯文同原文在內容上一致,這叫「意似」,是翻譯的最低標準。譯文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上和精神上同時一致起來,或稱「形似」和「神似」,這是翻譯的高標準。

然而,由於文化上的差別,翻譯中「形似」和「神似」往往不可兼得。當這兩者發生矛盾時,人們往往取顯而易見的「形似」,而捨棄需要細心體會才能得到的「神似」。應該說,在突出主題、渲染氣氛等方面,「神似」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大地超過「形似」。因此,「神似」和「形似」不能兼顧時,我們應大膽地擺脫原文形式,著意追求譯文與原文的「神似」。

1964 年,錢鍾書先生提出了翻譯的「化境」之說:「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變成另一國文字,既能不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風味,那就算得入於『化境』。」

「化境」之說是對「傳神」論的進一步發展。

所謂「化境」,就是原作向譯文的「投胎轉世」,文字形式雖然換了,而原文的思想、感情、風格、神韻都原原本本地化到了譯文的境界里了,絲毫不留下翻譯的痕迹,讓讀者讀譯作就完全像在讀原作一樣。

「化境」是比「傳神」更高的翻譯標準,或者說是最高的翻譯標準,因為「傳神」論要求的「神似」實際上是譯文與原作精神上的相似或近似,而「化境」則要求譯文與原作在除了文字形式以外的所有方面相等一致。這的確是翻譯的理想,是每一位翻譯工作者和學習翻譯的學生的努力方向。

早在1792 年,英國著名學者亞歷山大· 弗雷賽· 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論翻譯的原則》里,就提出了翻譯的三項基本原則:

一、譯文應完全複寫出原作的思想(相當於「信」);

二、譯文的風格和筆調應與原文的性質相同(相當於「雅」);

三、譯文應和原作同樣流暢(相當於「達」)。對翻譯的初學者,我們可用「忠實與通順」這一翻譯的基本標準。

「忠實」就是正確地理解和表達原文的思想,「通順」就是譯文文字流暢地道。

對初學翻譯的人,不能使用過高的標準,因為這樣一方面不現實,另一方面容易使初學者望而生畏。

應該說,翻譯能做到「忠實與通順」已屬不易,但是,隨著學習者翻譯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有必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初學翻譯的人除了明確「忠實與通順」這個起點外,還應該學習更多的翻譯理論,為自己確定「信、達、雅」、「傳神」和「化境」的努力方向,從而使自己的翻譯實踐能力和理論水平有計劃地快速提高。


推薦閱讀:

「CATTI二筆不過,MTI白讀?」
苦中帶樂的翻譯成長之路
怎樣系統全面的複習MTI?
12天突破英漢翻譯批判(3)
MTI院校篇二

TAG:M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