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文王造字

文王造字

商王武乙三十四年,王季娶商人摯氏次女太任。

文王最早出生在武乙三十五年。

同年,武乙崩。

武乙之子文丁繼位。

文丁十一年,文丁殺王季。

同年,文丁崩。

在商,文丁之子帝乙繼位。在夏,王季之子文王繼位。

《尚書·周書·無逸》云: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

文王在位五十年。

《古本竹書紀年》云: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

武王十一年伐商。

文王、武王,兩代人,用時六十一年,終於滅商,爲王季報了仇。

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

《古本竹書紀年》云:帝乙處殷。二年,周人伐商。

父仇不共戴天。

帝乙二年,也是文王二年,文王伐商。

此時的文王最多也就是個十三歲的孩子。

結果呢?史書沒有記載。但不用問也能知道,肯定是大敗。

光有勇氣是不夠的,此時的夏人還沒有滅商的實力。

打不贏商人,回去臥薪嘗膽,也不會有太大的機會。

相對於商人而言,夏人還是一群野蠻人。

天鑒可憐,一籌莫展的夏人終於等來了機會,商人發生了內亂。

在甲骨卜辭第四期,即武乙、文丁之世,貞人消失了。

貞人也即高級祭司,和商王發生了嚴重的衝突。

王權和神權的衝突在所難免。在世界史上也是屢見不鮮。

而強勢的商王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對於貞人來說,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和強大的商王對抗。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夏人是商人最大的敵人。

貞人奔夏。二者一拍即合。

這個過程包含推理的成分,不過是嚴密的邏輯推理。

今人研究證實,周原甲骨不早於文王之世。

換言之,在文王之前的夏人,都不識字,都是文盲。

周原甲骨的出現,代表夏人不僅有了文字,還有了宗教。

史書上沒有告訴我們貞人奔夏的事。

但是貞人的消失和周原甲骨的出現,絕對不是一個巧合。

把這兩塊歷史的拼圖放在一起,是一個完美的契合。

雖然都是甲骨卜辭,但是殷墟甲骨和周原甲骨還是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周原甲骨的字體小如粟米,筆劃細如髮絲。

這只是表面上的差別。

西夏文字看起來很像漢字,但是西夏文字我們基本上都不認識。

甲骨文和後世的大篆、小篆,看起來也很像,但即使是甲骨文專家,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甲骨文不認識。

甲骨文的字素大多數我們都能認識。因此,這些不認識的甲骨文的大概意思我們也能夠猜到,但要想找一個對應的漢字來隸定,卻是辦不到的。

商人文字和夏人文字,使用了相同的造字法,會意。

夏人文字保留了大量商人文字的字素,但同時也新造了很多的字素。

例如,手,就是夏人新造的字素。

所有提手旁的漢字,在甲骨文中是不存在的。

不能說甲骨文和我們今天的漢字是兩種文字,但二者之間的差異也是相當大的。

在商國逃亡來的貞人的指導下,夏人學會了造字。

傳說中是黃帝的大臣倉頡造字,在歷史上我們找不到倉頡的蹤跡。

所謂的黃帝,在造字這個環節,是文王的化身,我們還是把這個功勞記在文王身上吧。

文王,因其造字而名也。


推薦閱讀: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周公克商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武王東征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夏人龜卜
西天取經,究竟是不是天地諸神的一次陰謀?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