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入門指南

x

咖啡,作為世界上最複雜的混合物,其種植史已經有上千年,在星巴克和速溶咖啡大行其道的國內,我這裡特指的咖啡,也就是精品咖啡有著不小的發展空間,本文將從一個剛剛入門的咖啡新手的角度,為大家詳細地介紹咖啡的入門知識。

(本文共1504字,完成閱讀大概需要5分鐘)

與速溶咖啡和星巴克相區別,第三波咖啡浪潮也稱精品咖啡浪潮,而速溶咖啡和星巴克則分別為第一波和第二波咖啡浪潮,第三波咖啡浪潮起源於,以個人的理解主要是以單品化為主要目的(那麼什麼是單品咖啡呢,我們一會會說到),而第一波主要是以速溶為主,第二波以商品化和深烘焙及精品化為主。我更願意把精品咖啡浪潮稱為咖啡的Renaissance,我們回到了咖啡本身而不是其他的附加物,大家公認的精品咖啡定義是:少數極為理想的地理環境下生長的具有優異味道特點的生豆製作的咖啡,並且評分要大於80分。

很多新手想問:那麼,我該如何去飲用一杯精品咖啡呢,其實拋開器具,我的建議是尋找你所在城市的精品咖啡館,那些寫著使用現磨咖啡豆,使用手沖咖啡器材的獨立咖啡館都可以成為你品嘗第一杯精品咖啡的地方。

但是,有很多小夥伴找不到自己家附近的精品咖啡館,或者下定決定陷入咖啡這個深坑的小夥伴可以考慮自己上手一些簡單的器具來體驗自己做咖啡的樂趣,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點簡單的壺具們。

我在這裡給大家推薦的是聰明杯,聰明杯可以說是入門壺具中操作最簡單的了,只要控制好水溫,研磨度,浸泡時間就可以解決製作咖啡中的大多數問題,我特別喜歡用他來處理淺烘焙的豆子,一個方法借鑒自WBC北京賽區某參賽商家,可以在他的基礎上微調,主要方法就是現在聰明杯中加入熱水(我喜歡用88-92攝氏度),然後在上面均勻地撒入咖啡粉,之後攪拌浸泡萃取,小夥伴可以用這個方法結合自己的口味和咖啡豆的脾氣,慢慢的摸索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總之大家不要為了一兩個具體的沖煮參數所限制,結合自己的咖啡豆和口味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的咖啡館也會使用聰明杯進行杯測,雖然懶了點但是很好用,大家也可以把聰明杯當作手沖濾杯使用,就我個人的體驗而言,有幾個參數大家要注意

1. 水溫

水溫可以說是對咖啡影響最大的參數了,差不多每隔著2.5攝氏度就會使咖啡風味產生一個明顯的變化,我最初喝耶加雪菲的時候,常常用85°來製作,咖啡里總有一種我不認識的味道,後來我改用94°,才真正體會到花香,蜂蜜,檸檬。直到有一天我吃了一個沒熟的橘子,又感受到了之前那個我不認識的味道,可能我這樣說有點誇張,但是那種青澀的淡黃色的味道成為我處理非洲豆一定要避諱的味道,有想仔細了解咖啡風味的朋友請自學風味輪,我不久也會專門寫一篇有關咖啡風味的文章。

2. 研磨度

很多朋友剛開始沒有自己的磨豆機,對研磨度的變化缺乏一個直觀的了解,對於聰明杯來說,研磨度的影響並不是很大,除非你的粉太細或者粗,聰明杯的容錯率很高,推薦使用手沖偏粗研磨度,可以讓買豆的店家代磨,但是研磨後的咖啡豆香氣會大量散失,這是不爭的事實。

3. 浸泡時間與金杯法則

有朋友可能會問金杯法則是什麼,你可以把他理解成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咖啡的萃取率範圍,而萃取率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咖啡中水溶性物質溶解於水的量對於咖啡豆總質量的比值,我么可以把萃取率定為一個多元函數,裡面的物質分別命名為x1,x2,x3,……xn,,其中[x]代表風味相關物質,萃取率B= f(x1,x2,x3,…..xn,t), 風味 F = f(x1,x2,x3,…..xn,t),其中每個x變數關於t的上升時間不同,也就是說可能甜味30s達到最大值,苦味則要40s,當萃取率達到一定的值,就可以滿足金杯法則,但是風味卻不一定達到你最喜歡的範圍,對於一般的咖啡豆,苦味基本是最後達到峰值的,也就是說,泡久了的咖啡會有苦味,在聰明杯中,我推薦使用2min左右的一個萃取時間。

今天就先說到這裡,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推薦閱讀:

人情濃,咖啡香 | 十個獨(Zhuang)立(B)烘培咖啡館(上)
星巴克的咖啡為什麼中杯和特大杯容量翻倍,價格卻只差6元?
為什麼泡咖啡,奶粉都是先放咖啡、奶粉再放水?
怎樣打出豐富持久的奶泡?
凍干咖啡和一般的速溶咖啡相比是否含有較少的丙烯醯胺?

TAG:咖啡 | 咖啡製作 | 精品單品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