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守住了大片疆土,蒙古及其他曾佔據北亞的民族卻沒能做到?


1 俄羅斯和其他曾經佔據廣闊領土的中亞、北亞游牧民族(匈奴 突厥 蒙古等等)在文化特質上是不同的。俄羅斯是一個森林漁獵民族,後期發展出的哥薩克可以看做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部落聚合形式,和子孫分封的制度決定了這些草原民族會再一個強大首領的強力下迅速聚集,有在其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分封中迅速分化瓦解,被同化和各個擊破。俄羅斯從基本的生產方式上是森林漁獵民族,但是最初基輔羅斯卻是在北歐的維京(瓦良格)海盜的統治或者說凝聚力之下形成的,之後的沙俄時期,沙皇和相當一部分工匠有都有日耳曼血統。在南歐草原空虛之際,流亡的農民又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游牧戰爭軍事團體——哥薩克。一個中央集權的農奴制國家,深處寒帶,對資源和土地又有著迫切的渴望,其國家的穩定性,凝聚力是游牧民族說無法比擬的。從文化特質上 海盜+日耳曼+農奴+哥薩克的結合確實博採各種經濟文化形式之長, 統治者不管殘暴還是「昏庸」都以開疆擴土,征伐武功為目標,技術人才方面學習德國,農奴是再好不過的被統治者,在加上可以匹敵任何游牧民族的哥薩克軍隊來為沙皇而戰。怎麼有不勝的道理。

2 俄羅斯搭上了熱兵器時代的快車,通過西面歐洲各國的戰爭,俄羅斯比東面和東南面的游牧民族更早接觸了新式的火槍和大炮,並憑藉沙皇的敏銳直覺大力發展。在新式武器的面前,游牧民族的騎兵第一次失去了他的絕對優勢。

3 俄羅斯的崛起過程不光遇到了中亞北亞游牧民族的衰落期(土耳其也是),沒有一個強大的游牧帝國與之抗衡,最後與中國的利益邊界相碰撞時也是中央之國的衰落期。

4 民族政策不同。游牧民族大軍的部落聚集形式,儘管已其中的領導地位的部落命名,但實際一波波的西進大軍中是不斷裹挾新征服地區的部落(不投降的殺光,投降的就為我所用)。但由於游牧經濟形式限制了游牧民族的人口,所以所謂的主體民族/部落是少數,所以在中國北方的匈奴、突厥、蒙古還是黃總人,今天的」匈奴後裔「楚瓦什,保加爾; 土耳其 卻都是白種人。所以幾代之後,幾次分封,儘管汗可能還是蒙古血統,但整個國家的主體全都是當地人了(相對於蒙古,軍隊和國家的主體民族都是突厥語民族----以金帳汗國為例),所以游牧部族無法在堅決保持自己民族文化和語言的條件下實現如此廣闊的土地的統治。俄羅斯的對被征服地區的民族政策卻殘酷得多,首先是宗教手段,皈依東正教的就當做自己人。比如對保加爾(韃靼)人的分化,比如沙俄時期遠東的中國人如果娶俄羅斯老婆就是必須皈依東正教。對於民族比例威脅其統治的地區,實行民族屠殺和民族強制遷徙,比如車臣,比如克里米亞,比如遠東。這樣結果就是在邊境線上,東面實現了俄羅斯族佔主體,高加索及黑海一帶,俄羅斯族在戰略要衝地區占絕對主體。


哈哈,敢問哪個佔據西伯利亞蒙古高原的民族沒有守住一段時間,俄羅斯才守了多長時間,未來是啥樣的都不好說啊


人多


推薦閱讀:

TAG:突厥 | 俄羅斯 | 清朝 | 中國古代歷史 | 蒙古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