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八集「合」?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八集「合」於2018年2月26日在央視一套與九套首播。
相關問題:
評價整季: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評價第1集: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一集《器》?
評價第2集: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香」?
評價第3集: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三集「宴」?
評價第4集: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養》?
評價第5集: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五集「食」?
評價第6集: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六集《酥》?
評價第7集: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七集「生」?
這集差不多代表了本季平均分,也代表了本季的價值觀。
首先這集有一處考證錯誤:中國關於辣椒最早的記載並不是湯顯祖的《牡丹亭》,高濂的《遵生八箋》已有辣椒載錄,而成書更早。
就中國歷史上辣的演變、辣椒出現前提供辣味的食材、辣椒的傳入和傳播,以前寫過一點東西:
蟲離小僧:古卷食遺——辣?zhuanlan.zhihu.com這集剛開始,從辣椒說到川菜,老師傅拉開架勢庖制那道「甜燒白」時,還是有一點心動的——雖然第七集已經死透了,但保不準這集能詐屍,挽救整個劇集!
導演:你想多了
舌尖3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確實沒有讓人失望
辣椒,散葉白菜,結球白菜……然後山西火鍋和客家盆菜蜻蜓點水亮了個相後,來到台灣,你猜怎麼著,還是白菜
??????
是不是有毛病?!
你們跟腌白菜叫個什麼勁?
這集的毛病,也正是整個《舌尖3》的通病:
食材不少,美食不夠
可以理解這季舌尖立意在呈現「樸素、普通和傳統的食物」,但是顯然沒有處理好,樸素不是平庸,更不是沒完沒了黔驢技窮般的重複。
中國人吃了千百年白菜,以白菜為主材的美食何其豐富!為什麼要花掉半集時間只講一壇腌白菜?
這集另一個毛病,也是《舌尖3》另外一個通病:對於「傳統」的執拗說教。
他們甚至不惜抓取了一位廚師父親形單影隻獨自進餐的樣子,向觀眾強調「傳統流失」現象。
他的女兒只是外出吃頓火鍋,請不要斷章取義的誘導觀眾生出「空巢老人」的印象來道德綁架,從而滿足你們的說教。
口味和生活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優秀的傳統文化當然值得保留,值得喚醒,但傳統和創新並不矛盾,誰說吃火鍋的人不能吃甜燒白?
顯然,本季劇組陷入了某種思維怪圈,固執的認為《舌尖》精髓在於人文,於是在前兩季基礎上變本加厲的渲染放大,並猛增傳統文化內容,使得美食和文化比例嚴重失當。
這種感覺,跟數學老師走進教室說:「下節體育課不上了」,情人節男票帶著前女友出現說:「大家一起玩耍吧」是一樣的,你們一廂情願奪走了我們期盼的東西,就別怪我們說話難聽。
你們文案說:食物五味,生活百味。豐富的味道構建起宏大的中餐味覺體系,拍出來的東西,卻單調寡味。
你們想要用食物承載太多東西了。
老實說,食物是有這個承載能力的,但很遺憾,你們沒有。
據說,舌尖3的團隊,在關於白菜歷史的考證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我很疑惑…
現在我懂了,畢竟經費足夠嘛(* ̄︶ ̄)
┄┄┄┄┄┄┄┄劇組給的台詞,一直強調凌老師的酸菜乾凈衛生,最後還嫌棄凌媽媽做的酸菜長出腐敗菌。
卻理所當然地,用凌媽媽腌的酸菜蘸大醬。
酸菜蘸大醬,一般用的是酸菜心,而且這樣吃的東北人,相對而言沒有做燉菜的多。
片子里是怎麼做的並沒有說清楚,但如果是酸菜心,都是洗乾淨生吃的。
真是這樣的話,這前後就有些矛盾了…
如果,是我個人在這裡狹隘了,但這劇情是不是也太生硬了?
這真的是為了表達飲食文化而延展出的內容嗎?
┄┄┄┄┄┄┄┄19:43~37:27,近20分鐘,接近全片40%的時間,你講一個酸菜,果然主角都在最後出現啊。
你做廣告我忍了,為什麼要把大白菜和中國人劃等號?
而且,再用一個東北後代的台灣人,把這個坑給填回來。
導演,你是把我們都當白痴嗎?
你告訴我,川粵兩地什麼時候用大白菜來做酸菜了?!
——————————四川人做酸菜用的菜,在當地叫做「青菜」,這個名字真的是很囧啊(* ̄︶ ̄)
找了好一會兒,明確了一下,就是以下這種。先說一句題外話,剛剛很好奇到百度上搜了一下舌尖的導演組,結果發現官方名單內貌似沒有第六集的鹿鳴導演,叛徒不假。這裡一共八集,陳某導演兩集,那麼除去劉鴻彥之外的六位導演合起來導演了七集,所以哪一集不是他們導演的呢?最好的那一集。(嘲諷一下而已)。
我發現,那些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家,
往往會逐漸認識到創新和傳統並舉的重要性無論是第六集的陳勛先生,還是這一集的陳伯明老爺子,無論他們是否有著對於之前文化的依賴,但他們總歸能發現創新的重要,也能放下對於過去的執念。
這樣不是最好嗎?這一集想要在立意和拍攝結構方面回到第六集的水平目測基本不可能,但是台詞沒有那麼陽春白雪了,故事也好玩了很多,也沒勁黑了,能不能留個不錯收官的結果就看看我們這位東北酸菜大學生物學教授的大作吧。
恐怖法國波哥酒又來了,隨便再寫幾句。
!!!京杭大運河那個小人真的很開創性的拍攝啊。比上一集春夏秋冬擺盤不知道高到哪裡去,還很可愛誒,這一集不論是故事還是台詞都從頭至尾透露出一種簡單而有趣。結構方面稍微覺得有點尬,我覺得這一季的結構都太生硬了,但是這一集的兩個故事的確是講得不錯,就是我覺得這位。。。。emmmm生命科學學院帶學生在家腌酸菜的教授,雖然很科學,但是有點齣戲。啊看完了做個小小的總結,這一集還是拍的很不錯的,我覺得給到7.5和8分差不多。拍到後面漸漸自然了起來,沒有刻意的情感拔高,各個題材的食物講的篇幅詳略恰到好處。但是「合」這個主題我覺得終究沒有成為主題,我覺得這一集如果用「遷」或者「變」更好。這一集不論是從貴州到四川,從東北到台灣(此處必須嘲諷一下為什麼把酸白菜放到結尾又提一下),從山西到客家,這一集拍攝的重點始終還是沒有放在融合上。我覺得這主要是因為導演選擇的意向是「味」,由味講合的確容易,但這一集貌似只講了味覺的不斷變遷和地域的轉移,不斷的適應創新和改變發展貌似沒有著筆太多。到了最後這一集的情感不知道怎麼又突然往團圓之情和鄉土之情上歪了一下,但是總之看到後面川菜的不斷進步和圍龍屋的拆改,人們總能認識到發展和適應才是第一前提,還是很欣慰。
至於說到情感這個方面,我覺得這一集更有家庭氣息,普通人氣息,更加真實,除去被拍成公益廣告的川菜老師傅那一段,其他地方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比如酸白菜那裡的母子對話,儘管篇幅佔多,但是並不覺得突兀和彆扭刻意。也沒有人來賣自己祖祖輩輩的慘,貨車司機父子也是很溫情。這一集不管有沒有太大的問題,它總是有亮點的。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京杭大運河的小人,這也是一種創新啊。還有就是這一集從角角落落都流露出一種接地氣和鄉土氣,不是貶損,只是說它漸漸恢復成為一個雅俗共賞(這個詞語也許不很合適)的大眾化節目了。最後我說一點題外,講大菜那之前給了江蘇揚州一點鏡頭,我當時又齣戲了。揚州要是多講講,也許有一群人會給這一集打更高分。這一集結構上的進步我認為是最大的。鏈接一個對第一集的評價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362713/answer/323698748
不是我吹,光是開頭那幾碗蘸水的做法就夠好好拍一段的,結果。。就沒有結果了。
還有遵義的那個羊肉粉,居然不好好詳細講一講怎麼做,就通過運輸辣椒的事情一筆帶過?我特么。。。
另外節目里說羊肉粉這個粉怎樣怎樣,但是運輸辣椒的父子吃的卻是米皮。
做川菜那幾個老師傅叭叭叭說了半天,結果也沒做什麼菜出來,有頭無尾的,唉。
失望,失望至極。作為梅州人,看到預告又有關家鄉的。早早等著,等了很久終於等到那一段。
講到遷徙,嗯有戲,要講什麼講什麼,好期待。
講到某個圍龍屋裡的飯店,好期待會出現什麼熟悉的菜肴。
「盆菜」?這不是珠三角東莞,順德那邊的嗎?作為一個本地人,從來沒有吃過這種樣式的菜,且不說菜的內容,連名字都沒在本地聽說過(不排除是我孤陋寡聞)。
黑人問號臉。
我大膽猜測,隨便在路上抓一個本地人來問問,說起客家菜,沒人會說到盆菜。
客家人是個很好的題目,穿起兩岸三地的情感,講述雖然遠隔千里,但在飲食上又千絲萬縷,這就是同一世界,同一個中國胃,又符合統戰的目的,刺激美食旅遊,多好。非要講故事。而且傳統成為高頻詞。有必要嗎?
也可以講一下海外華人世界的各種美食。不拘泥於地理上的中國。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國美食。有中國美食,海外華人就胃系祖國。豈不美哉。
一句話,跑題,不及格,立意有問題的作文。
推薦閱讀:
※在攝影過程中遇到過哪些趣事?
※有什麼表現反差萌的例子?
※女人在這個社會該怎麼做?男人呢?
※生活中有哪些容易實現又刺激的體驗?
※為什麼2004年毒奶粉事件阜陽市受災最嚴重?
TAG:紀錄片 | 美食 | 生活 | 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