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戴高樂曾經希望法國陸軍部組建一支10萬人的裝甲部隊,下轄6個裝甲師。如果實行對法國戰役有什麼影響?
夏爾·戴高樂曾經希望法國陸軍部組建一支10萬人的裝甲部隊,下轄6個裝甲師。如果這個項目實行,對法國戰役會產生什麼影響?
題主的描述應當是來自戴高樂的《建立職業軍隊》(Vers lArmée de Métier),實際上,先前的埃蒂安納也提出過類似的想法:組建一支由坦克,機械化步兵和自行火炮組成的機械化部隊。
裝備重型武器的十萬人的軍隊將攜帶武器和補給,在短時間內移動80公里,為此我們需要800輛卡車和400輛履帶式車輛。這些載具將會攜帶2萬名突擊隊隊員,他們會突然的接近敵人,襲擊敵人。
我們需要至少50噸的突擊坦克在夜幕或是煙幕的掩護下碾碎障礙,為裝甲步兵和炮兵開闢道路。當敵人的防線被攻破時,我們應當像往日的騎兵那樣,利用快速坦克勇往直前擴大戰果。進攻結束之後,軍隊將會補充人員,坦克,彈藥,油料,之後繼續攻擊另一處目標。(埃蒂安納 1922)
「6個正規師完全摩托化、履帶化,部分擁有裝甲. 他們是一支擁有強大火力,機動和偽裝的機械體系,至少提供10萬人才能運轉這部隊.」(戴高樂 1934)
實際上法國在德國開始進攻法國之前,是有自己的裝甲師的(四個)。更早些的時候,33年從騎兵部分組建了一個輕機械化師,算是法軍機械化的過程之一。
"我們有一隻機械化騎兵預備隊,一旦戰爭開始,他們會保證我們的安全." (魏剛 1939)
我們再來看德國這邊的情況:35年成立三個裝甲師,之後一直在訓練,總結歸納了訓練過程中的裝甲部隊本身的和裝備的缺點,並進行優化。37年佔領奧地利,裝甲部隊學到一堆有用的東西。1938年德軍裝甲部隊參與到了西班牙內戰中,又是一次鍛煉。進攻波蘭,也讓德國頗有收穫。總的來說,德國還是稍微領先的。
如果從埃蒂安納時期開始認真的考慮新軍種的話,到還是有可能。在30年代,在39,或是40年開始做這件事,不存在的。一方面是根本不會有良好的訓練,另一方面,如果強行實施這樣的武裝計劃,當時的情況可以說完全不允許。
33年,法國負債到110億法郎
35年,法國鋼產量減產50%,鐵減產67%,汽車減產35%
36年9月25日,法郎第一次貶值。
37年6月30日,法郎第二次貶值。
38年5月,法郎第三次貶值。
39年,法國和部分英國的飛機加起來,是德國的五分之一。
....
除非,法國政府不擔心國內愈演愈熱的共產主義、法西斯運動、資本外逃等一系列麻煩的問題。
就算是實現了類似的武裝計劃,在德國取得戰略制空權之後,也不太樂觀。
德軍方面
古德里安會增加2-3個裝甲師用於南線
法軍方面在火車上和城裡爛死的裝甲師會從三個變成五個按照戴高樂《戰爭回憶錄》的記述:開戰後,法國意識到裝甲部隊的重要性,就把坦克集中起來,搞起了裝甲師,還特意找到戴高樂,讓他帶領第四裝甲師對德作戰。
然後……然後……戴高樂說是戰果不錯,把德軍反推了一把。但後面,就沒提了。其實也就是被斯圖卡給炸懵逼了……
關鍵是戰術和調度上的問題。
實際上法國裝甲部隊也不是沒集中起來使用過,但是部署地點不太適宜作戰(早期試圖從比利時擊潰德軍裝甲力量,但失敗)+大量關鍵地帶並未布置任何裝甲力量——即使法軍給步兵部隊分散部署坦克作為戰術支撐點和防禦手段,以法軍坦克和對應德軍坦克的質量來說,即使只作為自行反坦克炮使用(德軍主力還是斯柯達的坦克),法軍在陣地防禦戰鬥中也很難吃虧。
實際上法軍連給步兵部隊配置足夠有質量的坦克這點都沒有做到,而不少裝甲部隊則是問題重重,裝甲過重,後勤不足以及徹底的缺乏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還有制空權的喪失(不易從鐵路調動)都是嚴重問題,導致實際上坦克部隊很多不能有效的投入裝甲作戰。
法軍的實際行動中是步兵部隊被突破——少量裝甲部隊試圖反擊——被優勢力量擊潰——解圍失敗,很難阻止德軍的攻勢。
六裝齊進
推薦閱讀:
※二戰東線德空對地攻擊聯隊的硬體糾結史
※【日常不負責任吐槽】戰車精英隨身隨時攜帶50-100公斤級別炸彈自毀座車的日常
※二戰:瓜島爭奪戰(七十)「換血」行動
※一段希特勒演講的爭議
※#6.Day of Inf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