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後,由於多方面原因,心理測驗一直成為禁區。粉碎四人幫後,心理測驗才在科學的春天中復甦。」怎麼理解這句話?

這可以算是心理方面的解放了。在80年代的作品中,幾乎每一本都有,都有文學或技術方面的作品。起初,80年代前的災難很難過,為80年代的思想解放而歡欣鼓舞,但在我看到這一萬次之後,我終於懷疑了。我認為這些話有一半是真的,另一部分是中國人的習慣。順手幾句話,上能拍馬屁表忠心,下能給自己保保平安,何樂而不為?

在大陸書籍中,抹黑前朝,歌頌當今,三千年來,書中記載的太多太多,所以這種話不必當真,如果較真內容真假,自己考證一下。

還有人提到心理測試學受到蘇聯的影響。蘇聯的大體情況,曾在網上看到過一位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的口述,蘇聯當年引進和修訂西方的智力測驗,並學習西方將教育兒童智力測試用於分類教育中。

如考高分的子女進入重點班,實驗班獲得更大的挑戰,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重點人才培養。得分過低的兒童進入特殊班級,接受簡單教育,作為一般社會工作者培訓,能更好地滿足他們智力發展的需要。然而,大規模的兒童智力測驗卻產生了一個令人尷尬的結果:資產階級後裔的知識產權明顯高於工人階級的智力。

這意味著,許多蘇聯先烈流血犧牲的果實,下一代十月革命的勝利將被這種方式徹底顛覆,而且是通過智力測驗這種方式……這種思潮,蘇聯領導人意識到這是一種和平演變。

所以這是合乎邏輯的禁止心理測試,80年代前我國不也是借鑒蘇聯模式嗎,所以這樣做就明了了。



初時真的為80年代前的災難痛心,為80年代的思想解放而歡欣鼓舞。鄭日昌的《心理測試學》里的話,這應該算是心理學的範疇,你可以用嗯問心理學老師


因為那時候打擊這些啊,認為不符合政治了。凡是有一點點不對就批鬥,而心理學他們更是不相信了、



推薦閱讀:

該如何看待 「試著去做好某件事 連續失敗」 這件事?
男友知道我有多囊要我懷上孩子才能和我結婚,我該不該為一個不確定的結果努力?
怎樣自然地去聯繫已經許久未聯繫的人?
如何遠離負能量?

TAG:哲學 | 心理學 | 邏輯 | 心理 | 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