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征北戰》的真相?

對電影《南征北戰》,現年四十歲以上的國人都會印象深刻。之所以印象深刻,並非由於這部電影拍得多麼好,而是因為在「文革」中幾乎所有的中外電影都被當成「毒草」禁演,只有《南征北戰》等很少的幾部「革命性」強的影片准許放映,供人們翻來覆去地觀看。由於看的次數太多,人們對影片的故事情節簡直是滾瓜爛熟,比如《南征北戰》里的「張軍長」、「李軍長」和「趕快伸出手來拉兄弟一把」之類的台詞就一度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

《南征北戰》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其背景就是1947年國、共軍隊在山東進行的兩次決戰,其中「張軍長」的原型是國軍精銳部隊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李軍長」的原型則是當時國軍「第二綏靖區」副司令長官李仙洲,「張軍長」被消滅的那場戰鬥是赫赫有名的「孟良崮戰役」,「李軍長」被殲滅的那場戰鬥則是之前發生的「萊蕪戰役」。整部《南征北戰》電影就是表現「我軍」運用靈活機動的「運動戰」的戰略戰術調動「敵軍」並分割、包圍、殲滅之,從而頌揚「毛主席、黨中央」在軍事方面的「英明偉大」。應該說,這故事自有一定的歷史依據,但並不像電影里講的那麼簡單。比如「萊蕪戰役」,其時國軍以南、北兩線進行夾攻,「華東野戰軍決心集中主力24個師的兵力,將北犯之敵誘進至適當地區,選其突出的一路圍而聚殲」,「但由於進攻之敵齊頭並進,穩紮穩打,不便分割殲滅」,於是轉而北上,在萊蕪縣城及其周邊圍殲了李仙洲集團。不過,南線的國軍不好打,北線的國軍就那麼草包?究其實,陳毅的華野能取得「萊蕪戰役」的勝利,是與一個人的幫助分不開的,這個人就是時任北線集團主力的國軍四十六軍軍長韓練成。

韓練成原是馮玉祥西北軍的將領,後投入蔣介石麾下,並因在危難時救過蔣而得到重用。他早在1927年國共合作時期就與中共有過聯繫,1943年擔任蔣介石侍從室高級參謀期間在重慶秘密會見周恩來,表示要「投靠中國共產黨」,雖未正式加入中共,但卻成為中共的「一個摯友和密友」。1946年底他到山東指揮四十六軍不久就與中共華東局取得了聯繫,並讓華東局派來的聯絡員住在自己的軍部,從此,有關山東國軍的最機密最詳盡的軍事情報就源源不斷地送往陳毅的華野司令部。尤其是《南征北戰》故事所講的「萊蕪戰役」前夕,他更是把李仙洲集團的軍事進攻計劃和部署和盤托出,還提出自己具體的配合與掩護共軍的建議。「萊蕪戰役」中,他隨時報告李仙洲集團的動向,遲延自己所率領的四十六軍的行動,當李仙洲集團準備突圍時他又找借口拖延從而為共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最後他臨陣消失,使四十六軍因失去指揮而混亂不堪——至此,他圓滿地完成了「戰爭史上少見的奇事」:幫助對方毀滅自己所率領的軍隊。

韓練成在「萊蕪戰役」中的作為讓我想到膾炙人口的傳統京劇《三岔口》中的那一幕:任堂惠與劉利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互相摸索,有時就在跟前也不知道,欲廝打卻無從下手。兩軍對壘的現代戰爭一般來說就像這《三岔口》,雙方誰都想知道對方在哪兒、有何本事、下一步準備怎麼做,這時了解對方的情況就極為重要。而在「萊蕪戰役」這個「三岔口」,國共雙方都在黑暗裡摸索時,韓練成就像一個夜視儀一樣及時地戴到了共軍的眼前,使國軍的動向展露無遺,這仗打下來,國軍不大敗虧輸還待如何?

萊蕪戰役」中共軍共消滅國軍五萬多人,創了「國共內戰以來的最高紀錄」,這其中韓練成所起的作用怎麼估價也不為過,後來性情厚道的朱德為此就曾多次說:「韓練成有奇功,功不可沒!」新中國成立後論功行賞,韓練成先後擔任過蘭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科學和條令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戰史研究部部長、甘肅省副省長等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還當過第一、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及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等,雖談不上有什麼實權,但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方面的優裕自是不在話下,可見中共高層對他的讚賞。

但是,韓練成在「萊蕪戰役」中的作用一直被諱莫如深,不僅在一般的歷史教科書里不可能提到,就是在具體的軍史、戰史里也難見痕迹,直到1984年他去世後才逐漸有所披露。其實,一個國民黨將軍、蔣介石的親信居然「棄暗投明」,這本來也足夠作為當年「我黨」的口號「深得人心」的事例,但也許塑造「我黨」最高領導人「英明偉大」的「軍事家」形象更重要,因此所有的成功戰例都要完全歸結於領導人「軍事思想」的「勝利」之下,韓練成也就只能埋沒在歷史的塵煙之中了。

由此我想到,我們被灌輸的許多現、當代歷史概念也是這樣,你不能說它完全沒有歷史依據,但它的被刪減修飾卻造成歷史觀的不完整乃至偏頗。為自己的需要「打扮」歷史應該說是政治人物的自然衝動,而能否糾正或防止這種「打扮」卻是一個社會是否成熟和健全的標誌。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那多靈異手記里的故事真相是什麼呢?
尋秦記的計謀排名?
如何看待外國電影中的「酗酒」問題?
揭開「力哥說理財「不可告人的真面目
能簡單說說共濟會的真實情況嗎?

TAG: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