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42歲工程師跳樓事件如何看出中年之殤?
42歲,對於女人,是徐娘半老的年紀,對於一個男人,正是風華正茂的歲月,但是對於歐建新,這位中興通訊下屬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主管來說,卻是人生的寒冬,在公司決定解僱他的第十天,這位家庭的頂樑柱,曾經公司的技術骨幹選擇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冰冷的大理石板成為他最終的歸屬,他用這種極端的選擇為我們映射出IT公司員工的中年之殤。
技術純熟無奈體力不支,IT註定是場青春飯
每年的大學招聘會,爆出高工資的行業都是IT互聯網或者通信,在我們看來,被華為、中興錄取,那就是一輩子的飯票,拿著高於同齡人幾乎一倍的工資,享受著10+月的年終獎甚至還有超額的股權獎勵,但是好與不好,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了解。
我曾經認識一位朋友,年紀輕輕便進入著名的互聯網公司工作,一個小女生,入職之後就開始無休止的加班,這種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在我的印象中,周中的她們不知道何時下班,即使下班,也要回到家中繼續奮戰到凌晨,第二天還需要繼續上班,而周六固定加班,周日可能加班,這還是剛剛入職非技術類的人員狀態,如此的負荷,年復一年,沒有人因為你是女孩子,沒有人因為你已經年過30就會憐惜你。
小愛今天寫過一篇關於360水滴攝像頭的文章,其中對360所謂的研發攝像頭就是為了做公益的說法非常不屑,畢竟在互聯網公司,用壓榨年輕人的青春來換取利益的公司,你很難想像他們任何項目不以賺錢為目的,而這種超負荷的壓榨,造就了程序猿們脫髮頻發,白髮蒼蒼。在IT界有一句話,如果過了30,你還不能轉到管理崗,那麼你的互聯網命運就算到頭了。
中年之殤:家庭重擔在肩,公司盤剝更甚小愛看到過一句話:公司提供給你豐盛的晚餐,就是要通宵到深夜。這對於剛入職場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自然無可厚非,但是人過30有了家庭,身體的機能已經開始退化,即使大腦同意全心去工作,身體也已經跟不上大腦的腳步了,但是中年的男人幾乎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而銀行卡中還有沒有還清的貸款,如果另一半沒有穩定的工作,整個家庭的重擔都在他的身上,為了扛起一個家,他只能去拚命,用時間換取養家糊口的報酬,而且不能夠鬆懈,在那個崇尚狼性的職場,有太多的狼在虎視眈眈的盯著你的崗位,而且沒有了精力的中年工程師,是各家都不要的存在。
機械行業有一個潛規則,一般的加班都選擇年輕人,而且選擇年輕的男孩子,但是這對於互聯網公司完全不存在,中年的程序猿正是技術中堅,有經驗有技術,正是老闆壓任務的主力,這個年紀,不會因為年事高而得到老闆的憐憫,或者老闆看著你的剩餘價值,還要更加快速的去搾出來。
勇氣論:自殺不是勇敢,而是對生活的絕望站在高層的頂樓,迎著微風,想像著跳下去的後果,那種感覺真的非常微妙,你會想到人生的美好,只有極少數人才會想到社會的惡,我曾經想過,一個人是有多麼大的勇氣,敢於在高層跳下去,不會顧及血肉模糊的肉體,沒有任何可以挂念的親人。
經過內心的推演,我終於是悟了,明白了一個人放棄生命,選擇一種對肉體不敬的方式結束生命,不是勇敢,而是絕望,程序猿的生活近似於圈養(沒有不敬),沒有朋友圈,沒有私人生活,人生的軌跡只有吃飯,睡覺,工作,然後單曲循環,歐建新般年過40的程序猿,在HR找他談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在這個圈子已經沒有容身之地,而面對家庭的重擔,面對外界的嘲諷,他終究沒有想明白。
反思篇:中年≠被淘汰
歐建新的例子只是個例,我們相信背負著太多壓力的中年程序猿還是會抗住這種壓力,但是選擇默默忍受,任其自然不是解決之道,中年危機下的程序猿也該反思一下,如何才能夠保持競爭力。
首先來說,中年到了一個人成形的階段,太多的人放棄了年輕時候學習的精神,又沒辦法落下架子去接受新的技術,這也就造成了固執堅持,難以與世界接軌的怪圈,中年危機最大的問題還是空虛,是面對工作和生活雙壓力下變得麻木。中年危機的第一步還是要在自己,想清楚自己的人生軌跡,尋找人生的樂趣,或許當你丟下面子,進入年輕人的圈子,你會發現生活多了很多樂趣。
其次來說,中年危機的核心是壓力,有了家庭的糾纏,如果另一半沒有工作,就會讓男人壓力巨大,本來需要十二分精力去完成的工作,被家庭纏繞的男人只能有八分精力去完成,家庭的壓力影響到工作,到頭來兩邊都是一團糟。所以小愛建議大家的另一半最好不要變成全職媽媽,至少保持對職場的嗅覺,這樣一旦出現變數,不會讓整個家庭垮塌。
最後來說,中年危機的解決是減壓,中國人最缺的是什麼,是心理輔導,其實不論公司要不要,有沒有收入,一切都是可以解決的,但是這種壓力需要發泄,而這種發泄口就是心理輔導,中國的男人幾乎沒有人去做心理輔導,如同古人之言,川壅而潰,傷人必多。中年危機的終極解決方法,還是學會發泄情緒。
希望歐建新的例子是這種選擇的絕唱,通過規範勞動法配合增加中年程序猿的心理疏導,來幫助這群人度過人生的中年危機。
推薦閱讀:
※怎麼才能留「好」學?
※臨近發版,設計師該忙些什麼呢?
※ISFP職業規劃:一位斷了線的31歲ISFP風箏女孩
※如果打算將Neuroscience做為事業發展的方向,專業選擇的優先順序應該是什麼樣的?
※【職場】你到底要賺多少,才能不那麼焦慮